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4页
    裴泠泠没有异议,她很快就翻开笔记本看了起来。
    第一句话裴泠泠之前在井底就看过。
    “我从四川回来之后,就把自己关在了这个地方,我看到了那些东西,我知道了一切,我知道我逃不掉了,所有知道真相的人都逃不掉了,这是诅咒,也是命运。”
    裴泠泠深吸了一口气,她暂且在心中将笔记本的主人当成刘婆婆来看待,如果后面发现了不一样的线索,她再打乱自己的猜测也来得及,她将这一页翻了过去,继续看后面的内容。
    这个笔记本的内容,和当初苏可的手账本比起来,简直是晦涩难懂到了一个神奇地境地,不仅很多?句子都不通顺,字迹也很模糊,而且里面用到了不少奇怪的代词,很多?句子裴泠泠看了好几遍都没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以下内容中的“我”是刘婆婆)
    在最初收到林千山的信时,我就已经察觉出了一些问题,他的言语太过混乱,就像是受到了什么可怕的精神冲击,但?我当时实在被他信中的内容震惊到了,因?此我只以为他是过于激动,才会显得那么语无伦次。
    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我该不该后悔接受了林千山的邀请,带着建民一起跑去那个地方探索。天知道,我们最开始真的只是希望能通过这个项目在学术生涯上有所建树,谁知道我们最后竟然会发现那些惊人的事实?。不过转念一想,如果我们不去,别人
    52、
    也一定会去的,后果只会变得更加可怕。
    事态发展到这一步,我已经不清楚这个世界上的人还有多?少是真实?的,又有多?少虚伪的面孔包藏着祸心,妄图找到那个可怕的城镇。
    这其中让我最?在意的是“眼睛”,我一开始不明白林千山为什么执意要带上他,直到我们到达了那个地方,我才恍然明白,如果没有“眼睛”,我们绝对看不到那个地方,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眼睛”非常可怕,也绝对不值得相信。
    作者有话要说:别急别急,说是暗示,后面都会慢慢解释的。
    本来是想多写点儿的,但确实写不动,不是全职,平时有其他事情要做,而且因为有伏笔要埋,怕写快了会写崩,勉强维持日更。
    orz
    52、
    53、第二章
    那段时间, 川渝地区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不少人声称自己在山洪中亦或是偏僻山区的孤寂小溪中看到了一?些漂浮着的古怪生物,那种生?物的外形很接近于人类, 却又和人类有着极大的区别。
    我很早就听说过这个传闻,但在我看来, 这只是为了博人眼球的都市传闻罢了, 我自认为自己是上过大学的文化人, 当然会对这些传闻感到非常的不屑。
    但是,我没想到这个极为荒谬且不可信的传闻竟然会流传得?这么广, 甚至连寨子里不少山民都专门跑来问我关于这件事的看法,我的态度很明确, 这很明显就是一批人编造出来的故事, 当做地摊文学随便听听就行了,当不了真。
    直到我收到了林千山寄来的信, 我起初完全不明白为什么他作为一个有身份的学者, 会赞成这种一?听就很荒谬的说法。
    为了说服他,我甚至还引经据典找了很多反驳他的理由。在川渝地带,乃至整个华夏的民?俗中,都不乏一些拟人的图腾,包括《山海经》、《淮南子》、《拾遗记》中都有提到。
    但是林千山竟然用我的观点又反过来反驳了我,他说既然在很多当地的民?俗, 包括经典的神话中提及过这种形象的怪物,那就说明这些东西曾经是以某种形式真实存在过的, 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形象才产生了扭曲,在人传人的过程中变成了广为流传的神话传说。
    这种说法我倒是第一?次听说,一?时之间完全没有想出来该用什么证据去反驳。但是我确实是第一?次见到用《山海经》一?类官方认证不可信的典籍作为正面论证依据的方法。
    林千山如果把自己这些想法写成论文发表出去, 一?定会被人认为是疯子,但当时的我,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直觉,竟然有一?瞬间赞同了他的说法。
    林千山在信中称自己曾亲眼见过那种外表类似于人的怪物,他还表示,自己解剖过一?具这种生?物的尸体,尸体里面流出来的并不是血液,而是某种绿色的细胞液。
    他说他将切片细胞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惊讶地发现那些细胞竟然并不是动物细胞,而是
    53、
    某种结构功能类似于真菌的细胞。
    在我看到他的观察报告之后,我终于对这件事产生了改观,如果林千山所说的都是真的,那么这一?定是一个可以颠覆如今学术界的重大发现。
    那段时间林千山给我寄了不少信,他在信中的措辞显得很疯狂,言语也混乱不堪我想他一?定是太激动了。
    本着眼见为实的严谨态度,我和?健民商量了一?下,决定去四川寻找林千山,协助他一?起进行这项研究。林千山听说我们要去,也?很高兴,这种疯狂的发现在被广为人知之前?,还是在小范围内研究比较保险,否则很容易引起巨大的骚乱。
    这过程中还发生?了不少事情,在这里就不一?一?讲述了。
    “眼睛”是作为林千山的助手的身份出现的,我一?开始对他并没有太多的关注,直到我们到达了那个地方,看到了那个地方,我才明白“眼睛”和?我们是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