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怕自己听错了,他小心翼翼地把后门拉开了一条缝,脸色凝重地侧耳细听。
“这么快就一年了啊!”张全东抿了抿嘴。
“他一人顶得上三个人,还不用工资,有他在能省不少钱呢!”张全东说道。
当初的条件就是只包吃住,不用工资。
卡卡知道厨艺轻易不外传,做学徒自然得刻苦,所以欣然接受了。
“能拖就拖呗,实在拖不了就隔一段时间教他一点皮毛,反正厨艺又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成的,花个三五年入门,不是很正常吗?”张全东耸了耸肩说,三五年的时间,能省下不少工资呢!
躲在门外的卡卡听到这几句话,心中顿生怒火,下意识就想掀门而入,当面质问张全东。
但是,最后他还是咬紧牙关忍住了。
当面质问又能如何,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更何况他还是在异国他乡。
后厨内,何亮听完张全东的话,点了点头,若是让那个泰国小子整天干杂活,没时间练习厨艺,就算教几招给他,想必也得花很长时间才能学会一招半式。
“师傅,您果然厉害!”何亮恭维道。
“其实我还是很欣赏他的,够勤快,可惜他是泰国人,咱们的厨艺怎么可以教给外国人,对吧?”张全东不忘给自己找借口,一脸的大义凛然。
“就是。”何亮立刻点头。
张全东一直在盯着后巷的门,估摸着卡卡也该回来了,对何亮说道:“行了,不说这事了,我先回去了,等下卡卡回来,你叫他也早点回去吧!”
“知道了,师傅。”何亮回道。
张全东离开后厨之后,卡卡才从后门进来。
何亮看了他一眼,心中莫名闪过一个念头,刚才我跟师傅说的话,他应该不会听到吧?他的中文好像不怎么样。
下意识冒出来的念头来得快,去得也快。
何亮对卡卡吩咐道:“你动作快一点,快点把这些食材收拾好,我要关店回去休息了。”
“知道了。”卡卡点了点头。
第二天,卡卡跟张全东辞职,没有大闹,没有征兆,只是简单地辞职离开。
跟大多数被生活捶打的人一样,没有时间争吵,只想着尽快找到以后的出路。
————
宝华风尚杂志社。
主编办公室。
杂志主编祁东梁和朋友马跃正在饮茶闲聊。
下属拿着最新一版的《宝华风尚》来给祁东梁过目。
“主编,这是这一期的风尚,您看一下。”下属把杂志递给祁东梁。
马跃开玩笑道:“现在还有人看你们这个杂志吗?”
祁东梁瞥了他一眼:“当然,我们读者多了去了。”
“现在很多杂志都用电子版了,你们没打算改进吗?”马跃说道。
“有啊,半年前就已经是电子版和纸质版并行了,再过个一年半载,估计就会全部转向电子版了。”祁东梁说道。
“我还以为你们杂志社食古不化呢!”马跃笑着说。
祁东梁给了他一个白眼,要不是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哪容得下这家伙在这里满嘴放炮。
祁东梁翻了一会儿手里的杂志,点了点头:“嗯,可以发行了。”
他一边说,一边把杂志递给下属。
“等等!”马跃突然开口。
祁东梁疑惑地看着他。
马跃拿过杂志,指着封面上的一行标题:“正宗褡裢火烧——南校区美食街的神奇小吃店。”
“这个南校区美食店是咱们宝华市那个南校区美食街吧?”马跃问道。
“当然,怎么了?”祁东梁一脸疑惑。
“你吃过这个褡裢火烧吗?”马跃又问。
“没有,怎么了?”祁东梁越发感到奇怪了。
“你这个标题错了。”马跃说道。
“哪错了?”祁东梁微微皱眉。
“整个华夏也就只有京城里的两三家褡裢火烧才配得上【正宗】这两个字!”马跃郑重其事地说道。
“就是一个小吃而已,有没有这么夸张?”祁东梁觉得有些好笑。
“这褡裢火烧是老北京的传统名点,由姚春宣夫妻所创,他们两夫妻开了家名叫瑞明楼的小店,专门卖这个褡裢火烧,好家伙,那可是名满京城啊!可惜,后来传到第二代的时候,因为经营不善就倒闭了。”马跃缓缓说道。
祁东梁绕有趣味地看着他,倒闭了,你还跟我说什么正宗不正宗???
“我还没说完!”马跃扔过去一个白眼。
“虽然瑞明楼倒闭了,可这褡裢火烧的配方却是传了下来。这配方被姚家后人卖给了一个姓李的厨师,后来这个厨师就专门做这个褡裢火烧。
现在京城里面那几家真正出名,称得上【正宗】二字的,全都是那个李厨的后人,至于市面上其他的褡裢火烧,那都是旁人自己琢磨的,徒有虚名而已,那味道差了不止一星半点儿!”
马跃说完之后,祁东梁有些无奈地看着他:“所以呢?”
“所以你们杂志不能乱写啊!”马跃斩钉截铁地说。
“老马,就一个小吃而已,至于吗?有几人知道这个故事,又有几人吃得出来?”祁东梁失笑道。
“我知道!我吃得出来!这世界这么大,自然也有其他人吃得出来!”马跃定定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