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学业之后,她或许会继续钻研学术,留在学校里深造。
又或者她会选择另一条路,用她所学的知识与得天独厚的大脑,给科技、医疗等等产业奉献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这样光明磊落又五彩斑斓的人生,才应该是属于她的。
而不是在所谓的“叛逆期”里打架斗殴,逃学喝酒,甚至是离家出走。
叶成泽把一切归咎在自己身上,他认为是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
诚然,他们父女之间有许多的误会和成见,在日积月累之中,这些心结根深蒂固,形成桎梏。
可认真去想问题的根本,其实从来都只在于“信任”二字。
叶成泽不信任叶晚。
他所认定的事实就是——他是个失败的教育者,所以他原本懂事的女儿“堕落”成了那样一个问题儿童。
但叶成泽却从来没有想过,叶晚的诸多问题,或许并不是“不成熟孩子”的任性胡闹。
如果他愿意给予叶晚这样的信任,去站在她的角度了解她,或许就不会让他们彼此渐行渐远。
可惜的是,在叶成泽的认知里,除了自己的女儿“学坏了”以外,没有第二种可能。
叶晚同样不信任叶成泽。
从她生活的玻璃房子碎成渣子的那天起,从她亲眼目睹这个世界真实存在的另一面起。
她就对一切都失去了信任。
小时候,爸爸妈妈教她:遇见长辈要问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要谦让礼貌。在家要做个勤劳体贴的乖孩子,在学校要做个认真听话的好学生。
课本上教她1+1=2,教她祖国的上下五千年历史,教她早上好用英语怎么说。
唯独没有教过她——人世险恶。
对于“吃苦”二字,这世上的人大多都是不陌生的。
小孩子吃的是成长之苦,大人吃的是生存之苦。
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全都是人这一生的必经之路。
但叶晚的成长,却来得实在是太早。
在她还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时,在她还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孩时,她直面了这个世界的恶。
可偏偏,她又是聪慧的。
她的聪明,让她在第一次品尝到“绝望”的滋味时,就明白了它的含义。
然后她的人生,就在这里走向了第一个分岔路。
邢芸不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好母亲。
她与这个家,总是聚少离多。在叶晚的记忆中,她忙得连一起去拍全家福的时间也没有。
叶晚是懂事的,别的小朋友会哭会闹的事情,她都选择了谅解。
哪怕她还不会写“谅解”这个词。
初中三年,是叶晚彻底判若两人的整个阶段。她开始不听管教,也不再倾诉心事,她的表情里总是装着让人想要探究的秘密。
可她依然保留了过去的那个叶晚,哪怕仅仅只在外人面前。
这便堵住了邢芸和叶成泽的嘴。让他们教育她什么呢?她已经做得足够好了啊。别人家的孩子做不到的,她全都做到了啊。
还有什么可要求的呢?
可叶晚越做得好,她与过去的那个孩子就相差越远,也越来越无法让人靠近。
起初邢芸还有时间去想办法改善,但后来她和叶成泽闹起了离婚,两个人彻底没有了精力去管教这个,在别人眼里无可挑剔的女儿。
被父母放养的叶晚,就这样上了高中。
故事走到这里,如果顺其自然下去,也不过是主角变成单亲家庭,然后面临父母再婚,两边都没了自己的地位。
于是她就该奋发图强,考取功名,用自己的实力走上一条不输给任何人的阳光大道。
最后再遇到命中注定的另一半,事业与爱情双丰收,人生得到了圆满。
可惜的是,叶晚又一次拿错了剧本。
她那对闹离婚的父母,一个不明不白地死了,一个马不停蹄地娶了第二任,还附赠一个只比她小一岁的拖油瓶。
这样也就罢了,大不了她还可以离开家自力更生,独自美丽。
可她还是该死的聪明,聪明到只凭蛛丝马迹就发现了母亲死于非命。
有时候叶晚也会不着边际地想:上帝给她这样的智商,就是为了让她体验人间疾苦的吗?
答案尚不可知。
叶晚只知道,只要是她想做的事,她就能做到。
所以她查到了蛛丝马迹,又只身一人涉险,终于如愿以偿地再次和母亲相见。
紧接着,她的人生就在这里,走上了第二个分岔路。
“断舍离”对你来说,是一件容易的事吗?
你或许会回答:得看断的是什么,舍的是什么,离的又是什么。
但对于叶晚来说,这件事简单也简单,难也难。
她断了她的不谙世事,舍了她的安稳人生,却在最后,离不得她的朗朗晴天。
且,屡教不改。
一碗清汤海鲜面,恰到好处地暖了白恬空荡荡的胃。
她放下筷子时,一摸肚子才发现自己已经吃撑了。
“我包里有健胃消食片,你要吗?”
早已经吃完的人拿过背包,翻出药盒递过来。
白恬没有逞强,接住消食片给自己含了一片。
她看了眼手腕上的表,然后看向起身收拾碗筷的人,问:“餐厅几点开工?我们要不先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