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他心识
    看啊,他的心里有话!
    诗曰:
    『无题』
    [一]
    强态欢颜故作吟,
    鸣琴易语又难音。
    明知此举生无意,
    却令伤人胜有心。
    [二]
    岁岁阴晴岁岁金,
    中堂轩敞任风侵。
    平生不惧他人语,
    只恐无心是有心。
    [三]
    生来自是红尘命,
    却把红尘苦作吟。
    故作无情非本意,
    而为情怯畏相迎。
    译:
    [一]
    强拟欢声笑语,又要故作沉吟。
    上好的宝琴,只轻拨便能发出悦耳的声音,可要是弹好,又是如此的难。
    明明就知道,你的举动是无意为之。
    可为什么,却比他人有心的举动更伤我心。
    [二]
    早晨与夜晚的更替,如黄金般珍贵。
    院子又是大门敞开,任凭风侵蚀。
    我这一辈子啊,从未害怕过他人的言语。
    最怕的还是你无心的举动是有心为之。
    [三]
    自出生起,便注定沦落红尘,这是命。
    可在红尘漂泊中,却从未享受,多是苦吟作伴。
    故意装作无情的样子,哪里是我心里的意思。
    就是因为对你有情,我才不敢见你。
    [畏惧]
    害怕是什么,好像就是怕吧?不对,是害。
    那个,形容词可以忽略,作为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男子汉,这世上我还就真没怕过什么。
    以上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肯定是你看错了,其实我还是怕过的,就比如小的时候,只要一不听话,爸妈就拿鬼怪之类的东西来吓我,这就导致我特别怕鬼。
    俗话说的好,“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可我真的没做过亏心事,但还是怕鬼,可能是因为年少吧,小的时候连夜路都不敢走,生怕给哪个鬼索了命去。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便好了许多,尤其是当接触了马克思后,简直就是药到病除,不,是根治。反正我现在不怕鬼了,这句是真话,比陈真还真。
    不怕鬼后,我就想,我还怕什么,好像也没没什么可怕的了,毕竟连鬼都不怕了,其它的算什么,直到我遇到了软体动物,我才发现,我错了。
    不知道大家什么情况,反正我是见不得软体动物,什么毛毛虫,蛆,蚕蛹,鼻涕虫之类的,想想都恶心。乃至于现在,见了都毛骨悚然浑身起鸡皮疙瘩。
    这应该是因人而异,我看还有人吃这些东西吃的挺香。那到底什么是害怕?为什么我怕的东西他人不怕,反之他人怕的东西我不怕?害怕是有标准还是无标准?我是真的怕还是假的怕,为什么小时候怕的长大就不怕了?
    后来我意识到,怕什么,畏惧什么。并不是每个年龄段,对于该年龄段的知识空白,从而导致身体做出的退却,而是面对这事物,你所不能控制的心动。
    讲个大家都不陌生的人,蜘蛛侠,众所周知蜘蛛侠的超能力中,有一个叫蜘蛛感应的东西,每当有危险临近蜘蛛侠就能对其产生预判。
    这就是一种身体本能的退却,是你的身体在面对即将到来的威胁时,所表现的自然反应。这种反应在动物界中是非常常见的,就比如羊遇见了狼,老鼠遇见了猫,它们都会选择退却。
    但这种退却是可以控制的,试想你将老鼠绑在那,再接着放只猫过去,它就算想走也走不了,它的身体仍是会退却,可这种由身体产生的退却便控制住了,且随着时间过去,它的身体会适应这种有猫的环境,然后逐渐调整过来。
    但是,它的心动是控制不了的,它虽调整了身体的退却,可那是出于对现实的认命,倘若这时把绳子解开,它肯定会立刻跑的没影,因为它的内心依旧有个叫猫的恶魔。
    回到人自身,就比如我们看尖锐器具的时候,我们都会产生威胁感,但却不会畏惧,因为我们只是知道尖锐器具会对我们身体构成伤害,而不是因为我们怕它。
    试想我们抛去一切的感官,这些反应还会存在吗?结果是肯定的,一旦脱离了感官,这些由感官所产生的身体反应也会随着消失。因为恐惧真正的来源是内心。
    它来自于情感深处,就好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被蛇咬是物理伤害,是可以恢复的,然怕井绳是精神伤害,这就很难恢复了,物理伤害带来的痛是一时之痛,而精神伤害带来的确是一世之痛。这一点有心里阴影的朋友肯定深有体会。
    所以人的畏惧应该是不能控制的心动,也只有人才会有畏惧,动物是没有的,因为心动也是情感的部分,我们畏惧一个东西,不仅仅和动物一样,是因为有天敌伤害它们,更多的是愧疚,崇敬,等复杂的心情,畏惧不仅仅是害怕,但害怕一定是畏惧。
    不是因为不想接触什么,才畏惧什么,而是因为畏惧什么,才不想接触什么。
    我真正害怕的其实是孤独,就小说而言,里面的每一个主角我都很羡慕,不是因为他们如何的酷炫狂拽吊炸天,而是因为在他们的精神世界很少是一个人,他们的背后永远都站着一个无条件支持他们的人,救世也好,灭世也罢,反正就是无条件支持。
    这些支持对于他们来说,或许比不上金手指和奇遇带来的实质性帮助,可这份支持才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基石,是代表了认同,代表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代表了不孤独。
    正是因为不孤独,主角们才没有畏惧,勇往直前,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为了什么,他们依靠什么,他们仍有退路,所以他们感觉不到畏惧。
    与不孤独比起来,孤独就可怕的多,没有亲情则是亲情的孤独,没有友情则是友情的孤独,没有爱情则是爱情的孤独,在孤独面前一切都是渺小,一切都是死寂,所谓太上忘情,根本就是孤独之至,何来大道,一个人的大道也叫道吗?或许吧。
    孤独也非无可救药,孤独最好的解药便是支持,因为当你知道你不是一个人的时候,你便拥有了意义。
    而我却是一个孤独感极强的人,根本原因在于自身,我不是没有支持,我也知道有人在支持着我,可是由于我自身对支持的极端看法,导致我长期处于一个自认为没有支持的状态。
    正如之前所写,我是一个不懂珍惜的人,我同样喜欢忽视那些对我的支持,这颇有作茧自缚的味道,但事实如此,毕竟作为一个理想的偏执狂,想要被人认同,和认同一个人是很难的。因人而异吧,但支持,真的是个好东西。
    或许,我会感到孤独,但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赠孤独者)
    [强颜欢笑]
    你的笑,除了能让我陶醉,便只剩下不安。
    笑是情感与心灵的符号,是一个人情感的基本表达方式之一,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不喜欢笑,甚至畏惧笑,畏惧他人的笑,畏惧自己的笑。
    我知道,这听起来很荒诞,可又确实如此,我畏惧他人的笑,我害怕他人向我表达的笑,是违背了他原本意思的笑。
    就比如见面礼仪之一的假笑,我是很讨厌假笑的,如果一个人讨厌一个人却还能笑脸相迎,毫无疑问那人是恐怖的,也是我所厌恶的,我讨厌人们用笑去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如果真的讨厌那人,表现出来不就好了吗?
    为什么还要故意装作要好的样子,是为了累着自己,还是为了恶心那人,反正我是不能理解,除去这些还有,那些面对上级,或是与自身毫无相关的权势者时,露出的让人恶心的讨好的笑。
    我认为这些笑都是在玷污笑的纯净,笑本发于内心,而这些虚伪的笑却违背了心,这让人害怕,因为你不知道,一个人对你的笑到底是要表达什么,又或隐藏了什么,笑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词,而是一个混杂了世间各类情感的词。
    讥笑,嘲笑,苦笑,这些能令人一眼看出情绪的笑并不复杂,而真正复杂的是微笑,微笑可以掩盖世间一切情感,所以我害怕微笑,我宁愿有人嘲笑我,讥笑我,我都不愿意面对一张微笑的脸。
    可不知何时起,我自己也染上了微笑,就是那种根本没有缘由,却是见人就笑的无奈,我不知为什么我要笑,我也没什么可笑的,我就算苦笑也好,我都不愿微笑,因为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的微笑到底会不会违心,所以我害怕自己的笑。
    可若是不去笑,他人又觉你高冷,可这样又有何益,与其展示一个笑着虚伪的自己给世人,我宁愿以自己的真性情去得罪世人,至少我自己是真,在世人眼中的我仍是真的,尽管有时会并不讨喜,可是我就是我啊!
    人与人也好,人与自然也好,难道不就是要坦诚相对吗?如果大家都惺惺作态,那何来包容,何来情感的碰撞?难道大家都想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去维护所谓的人际圈子?这有何意义,都是假的?
    其实根本没有人想这样,只是有时我们迫于生活不得不这样,我不得不去苟且迎合。因为人生存的基础在于物质,可若这些苟且迎合能满足物质需求,谁又能抵住诱惑不去苟且迎合呢?
    少之又少,如果在这个随大流的时代特色中,选择孑身一人,多半是会摔的很惨吧,但是我还是主张,在自己能够接受的圈子范围中,尽量的展示一个真实的自己,毕竟等到人老了,将那些有的没的东西看淡了之后,还是会回到最真实的状态。
    若是真的老了,还能回忆一点两点比较有意义的事,还是过的真实一点,真实不等于现实,现实要现实但要适度,真实也一样。
    话虽这么说,但我自己也做不到这点,就比如说强颜欢笑,我是一点也不赞同强颜欢笑的,没有别的原因,因为强颜欢笑一定是有不能言及的苦衷,可谓是太苦了,所以我不赞同。
    可有的时候,不是你说什么它就是什么,正如一句老话,“不是你以为的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强颜欢笑也是一样,嘴上不承认,可身体确是很诚实,有的时候我们就是会控制不住的强颜欢笑。
    或是为了掩饰愁苦,又或是掩饰别的什么,但这说到底,不就是所谓的倔强吗?不愿让人看见自己狼狈的样子而故作坚强,这不就是强颜欢笑的作用吗?
    看似极其有效,可实际上,并不能改变什么,或证明什么,唯一有那么点的用处,还不就只能骗骗自己那不堪一击的自尊心,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像是过得去的样子,可最终还不是苦了自己。
    但对于他人来说,强颜欢笑还是很照顾周围人的感受的,前提是你要笑的够真,这也算的上是人际交往中下策中的上策了。
    相对以强颜欢笑来维持表象,我的方式就有些自我了,我的情感表达中,很少会考虑他人的感受,我的喜怒哀乐就是喜怒哀乐,从来不做掩饰。
    我就喜欢将它们表现出来,在文章里,在歌唱中,在我的一言一行,我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好的,我把我展示出去,展示一个真实的我,既尊重自己,又尊重他人。
    本意是好的,可事实却是相反,有时我的自以为是,是很容易伤害到他人的,就比如我伤心难过的时候,我喜欢分享我的难过。
    不得不提的是,我还真有几分演说家天赋,我的感染力极强,不知不觉中,我一个人的伤心难过就会变为我周围一圈人的伤心难过,这就不太好了,后来我便改掉了自己这个习惯,应该是改掉了?反正挺克制的。
    所以事实证明,情绪的释放也不是越真实越好,但我还是喜欢真实的情绪,无论是他人对我的,还是我对他人的,因为这样就算是不愉快也是真的不愉快。
    你笑了,我却不知道你在笑什么,直到有一天,我也笑了,笑的像你一样。
    [他人语]
    鲁迅先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可以算的上是鲁迅先生的真实写照了,我也很喜欢这句话,但我只喜欢上半句,而非下半句。
    “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我不是很赞同,当然这里仅个人见解,不一定是此话原意,请勿当真,看看就好。
    这句话所强调的其实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感,这点是非常可贵的,对于整个人类族群来说,这又不仅仅是社会责任感,也是种族责任感,所以这句话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我不赞同盲目的社会责任感,因为社会责任感一旦盲目,便会失去它原本的价值。但其实责任并不能与价值挂钩,责任是责任个体自发的使命感与担当,它是一种不求回报的付出,所以它和价值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但是,责任并不能脱离价值,责任的付出可以不求回报,但一定要体现对被付出者的价值,就比如学习,假如我和你是同学,我正好是班长,我责任感爆棚,想要帮你提高成绩,可怎么帮也提不上,且你对我爱答不理,这么一来我的责任便失去了意义,我也不会想到再次帮你。
    责任一旦离开了价值便会淡泊,责任的维持需要意义,没有意义的责任是维持不下去的,“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之所以不喜,是因为在我的解释中,它所表达的就是一种盲目责任感,是一种无条件奉献,这并没有什么不好的,挺伟大,可是太泛了。
    责任的泛滥并不是一件好事,相反它有许多负面影响,试想如果你对一个罪人,一个敌人,也有着与朋友亲人一样的责任感时,那你的责任究竟有何意义,那时你的责任并非特殊而是常态,它已经失去了区别利害的功能。
    我支持有取舍,有意义的责任付出,而不是盲目正义,因为这样做不仅仅会混淆正邪,还会助长邪恶的气焰,打消正义的积极性,得不偿失。
    相较下句,上句就更加讨喜,“横眉冷对千夫指”并不是一个人离经叛道的表现,而是人的理性体现,它不应该只存在少数人身上,而更应该成为多数人的常态。
    或许会有人将它曲解为高冷,叛逆的表现,但其实它并不是,它不是说让人以自我为中心,目空一切,蔑视权威,而是告诫大家在人言浪潮中能保持理性的思考,而不是随波逐流。
    这里就要联系一波社会舆论,按理说社会舆论应是社会多数人的正确价值导向,是具备民主的社会意识体现,可事实上,它却变了味,现在的社会舆论只是少数人用来愚弄大多数人的言论工具,是舆论的人在主导人,而不是人在主导社会舆论。
    它已经很少被赋予正确价值观,大多数情况下,它更具有攻击性,盲目性,在理性缺失的情况下,它甚至成为了以多欺少的强大武器,且愈发残忍。
    就比如有时候,时事热点的来龙去脉,我们都还未知晓,我们好像也不屑于知晓,本着大流便是主流的所谓大势,便开始站队,然后就跟着大众的队伍,开始对小众队伍进行抨击。
    而在这个环节又有多少人会想到人言如虎?恐怕只有那些小众队伍。倘若他们都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理性精神,那倒无所谓,毕竟时间会给我们一切答案,可要是他们没有,那会怎样?
    他们可能会承受不了舆论压力而失去些什么,至于失去什么,这就太泛了,以至于包括了生命。剩下的还有些别的东西,反正大家心里都清楚。
    我们对社会舆论从来看不到它的危害,因为我们始终没有成为过舆论的中心,我们意识不到舆论究竟有多可怕。
    而这种舆论伤害,不仅仅只出现在各大网络媒体,它也普遍存在于街道,学校等群众场所,所谓的小部分人也根本不是小部分,它们的基数也挺大的,可是和那些正义的推手与邪恶的帮凶比起来,它们就少的多。
    在这个信息极度发达的社会,大家还是要重视理性,不要把祖辈付出了鲜血的财宝,而悄无声息的丢掉,到时候可就不是那么容易捡回了,那是需要更多的鲜血,更多的时间,才能重塑属于我们的理性,人类的理性。
    不要让你的话语,成为他人后悔的对象,更不要在他人的话语中后悔(赠“聪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