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5页
    第53章 宴无好宴
    他们还没联系石家,石磊就先一步登门拜访。
    “你们和南城黑帮干起来啦?”他急吼吼问道,“听说顾一元当时也掺了一脚,要是你们真有黑/道背景,那我们不能和你们做生意了。”
    姜蝉哭笑不得,“没有的事,那是他们自己的恩恩怨怨,和我们没关系。”
    石磊吁口气,“没有就好,我刚把你们推荐给织造局,说了满口子好话,他们答应小批量采买试试,要是用的好,以后就不从松江买。这个时候你们可不能拖后腿。”
    姜蝉心头突的一跳,忙问:“什么时候的事?你都和他们说什么了?”
    “七八天前,我去给内务府领牌子办差,可巧管织造局的周公公也在,正和曹公公说着内帑有点捉襟见肘。我一听,把你家的坯布是狠狠一通夸,周公公当时立刻来了兴趣,曹公公也帮着我说话。”
    “内务府都由皇商供货,内廷外廷都有管事的,你们进不去,不过可以经由我家走货。织造局在南边,那头管事的是周公公的干儿,也没那么多条条框框的规制,手段更灵活,你们可以直接承办。”
    石磊不无得意道,“你们有的赚,宫里也省下一大笔银子,两方都有好处!这事要成了,我可是头功。”
    想到那间铺子的主人是松江人士,姜蝉不禁倒吸口气冷气。
    织造局设在苏杭江宁等地,长久以来都与江南的商人合作更密切,官场——商家——宦官连着藤,扯着蔓,关系错综复杂,姜家横插一杠,谁知道触动了哪位大人的利益!
    没搞清楚之前,姜家还是按兵不动为好。
    姜蝉马上婉拒了,“我家的坯布的销路主要是面对老百姓,暂时还不想承接宫里头的差事,多谢你的美意,这笔生意还是算了吧。”
    石磊明显有些吃惊,“为什么?”
    看他样子,应是不知道昨日姜家被勒索,姜蝉也不打算告诉他,于是说:“织坊产能有限,现有的单子都排到明年四五月份了,就算添织机加人手……你知道培养一个熟手不容易,若是耽误了宫里贵人的用度,可就不美了。”
    石磊犹不死心,“听说卫掌柜昨儿个回来了,要不你和他商量商量?”
    姜蝉仍是摇头,“不用问,他肯定会赞同我的意见。”
    “东家,”卫尧臣一步跨进来,身上还带着初冬的寒意,“你找我?”
    姜蝉忙给他引见石磊。
    听完石磊的来意,卫尧臣也是连连摇头,“东家说得是,姜家在京城开铺子还不到一年,通州织坊也才开张半年,现下需要的是稳扎稳打,先把根基夯实。”
    “石东家的好意我们心领了,改日我必当登门致谢。”卫尧臣客客气气地拱手道,“还请石东家和宫里头解释一二。”
    石磊叹了声,神情有些恹恹的,“你们一个两个都这样,好吧,强扭的瓜不甜……但我直接回绝不太好,卫掌柜,不如咱们一起请曹爷爷周公公吃个饭,别让人家误会了咱们。”
    卫尧臣微微颔首:“有劳。张三,好生送石东家回去。”
    那日张三张四被下了蒙汗药,顾一元手下把二人直接扔到姜家门口,二人没有受伤,睡醒一觉就恢复如常了。
    却是挨了卫尧臣好一通骂,骂得二人看见卫尧臣就从心底里打怵。
    一听叫他,张三先是一激灵,然后颠颠儿跑过来,领命而去。
    石磊的身影一消失,卫尧臣脸上的笑容就没了,没好气地骂了一句,“糊涂蛋!”
    姜蝉也是无奈:“他也不提前和咱们说一声,就妄自替咱们做决定,我都不知道说他什么好。”
    卫尧臣转身坐下,“我特地打听了,石家老爷子身子骨不大好,他们几房争得厉害,石磊大概是想在内廷的管事太监面前露个脸,把其他几房压下去。”
    “他极有可能和松江那边的货商关系不睦,这才想替换掉松江布。”姜蝉说出自己的猜想,“他一口气订了咱们三万匹布,西路的需求总共就那么多,咱的布多了,用松江布的就少了。”
    卫尧臣仔细琢磨了会儿,笑道:“有可能,要是棉商突然断货,耽误了我的买卖,我也会生气。可是咱姜家不是谁都能捏一把的软柿子,石磊想让咱家给他抬轿子,门都没有!”
    姜蝉还是有点担心:“那咱们新铺子还开不开?”
    “开!”卫尧臣轻蔑一笑,“还就在南城那间铺子开,管他背后是松江的商家还是其他什么人,我倒要看看,谁敢再来撒野!”
    斜阳的余晖里,细细的尘埃在跳跃,混合着铜鹤香炉飘出的丝丝袅袅的轻烟,整个御书房云雾缭绕,连半躺在塌上的景元帝的脸都有些看不清。
    书案上是一本摊开的折子,十三皇子立在书案前,低着头,同样看不到他脸上的神色。
    软塌旁的司友亮手持拂尘,如老僧入定。
    屋里一丝声音都没有,唯有几声丁当檐铃轻响隔窗传来。
    “老十三,你怎么看?”景元帝终于问话了。
    十三皇子没有任何犹豫,从容道:“儿臣以为,苏俊清的奏折所言非虚,朗朗乾坤,天子脚下,竟有黑帮为争夺地盘械斗!且五城兵马司竟无一人敢管,简直匪夷所思!”
    “父皇顾念母后体面无可厚非,但皇家威严、朝廷公信更为重要。正借此案振肃朝纲,查奸惩佞,决不能到积重难返的地步再想着整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