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当年宣陇皇帝被迫西逃,多少文人墨客嘲讽他的软弱无能,沿路借钱,甚至笑他差点死在山西王卞宏一手下。
更何况一个刚上台三年的睿文皇帝。
大家怕公主都比怕这位皇帝要多点。
与此同时,新东岸与江南时经已经在刊印或许是它们诞生以来,最重要的一份报纸。
因为头版是一张略显模糊的银版照片的翻印。
这是天下第一张皇帝亲笔书信的照片。
稍微有些看不太清楚的照片下方,是誊抄印刷的原文。
书信来自皇帝,文中先是睿文皇帝提及三年多以前为了毁公主与衡王的名声,花了太多钱,再加上他又大操大办了自己的登基典礼,本就不丰盈的国库更是雪上加霜。
马上年后就要清算,他问韶骅,卖船的事怎么到现在还没有个定论,能不能一艘船问倭人多要价一些,要他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最好再年前就把事情办出来。
这短短书信,内容太多了。
普通百姓看了,自然是极其愤怒吃惊。
但上位者的圈子里,只会扼腕叹息说皇帝为什么要留下纸张字迹。
皇帝毕竟年少些,也不算特别有主心骨,韶骅身体不好又不能经常进宫,皇帝忧思重,多小的事儿也想问问韶骅的意思,所以就不得不这样递送没有盖印的折子或书信,让韶骅给他出主意。
但他一定没想到,自己的书信会以最新的照片技术,传阅过大明百姓千千万万的双眼。
白旭宪的纵身一跃,各家报刊的文章刊登,让几乎所有目光都汇聚到了白府。
而当他们赶到的时候,却发现白府大门紧锁,奴仆全都被遣散,白旭宪为了英勇赴死,放心爱的妻子与他和离并送出了府。
白旭宪的母亲似乎也是忠心报国的,看儿子赴死,也无法独活,在家中吞大烟自杀。
白旭宪的两个嫡女则被他珍重的藏了起来,至今不知道在何处。
白府一下子变成了一座空壳。
府上主子死了,甚至连挂白帛吊纸带的下人也没有。
白旭宪竟然以这样决绝的方式,为早些年就交好的言实将军请命!是不是公主也已经把他逼到了尽头,所以白旭宪无路可选,不想连累妻女奴仆,才选择自己英勇就义,自杀在所有人面前?
随着报刊的铅印、各路记者的打探,把白旭宪塑造成了一个孤胆英雄,一个英勇就义的君子。
当时驻守城墙的卫兵,也没想到白旭宪前些天说要借用城墙半个多时辰看个日出,结果就看成了一摊肉泥……
他们当时看百姓聚集的越来越多,怕事情闹大,也怕得罪公主,就赶紧命人收起血字白帛和白旭宪不成样的尸首,草草掩埋。
如今群情激奋,公主、衡王与韶星津这样的关键人物都装死,金陵城守几乎被学子百姓围了个水泄不通,要求他们交出白旭宪的尸首!
舆论已经彻底引爆了大江南北,这件事如果牵扯到韶骅,牵扯到皇帝,牵扯到国库,在这个人人都斥责大明烂透了的时代,白旭宪的死点燃了大家最愤怒关切又最不意外的话题。
大明要这些王公贵族,难道就是为了要几个穿金戴银的吸血虫吗?!
社会上越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真正漩涡中的人们就越是沉默。
言夫人收到白府下人送来的书信。
得知白旭宪的死后,再看着白旭宪遗笔书信中想让二小姐被言家收养……
她天生有几分敏锐,不由得多想:白旭宪跟言家什么时候到了能以死请命的关系了?他因手中有皇帝书信,被公主逼得无路可走,只能自杀来恶心公主才最有可能吧。
只是白二小姐在这件事中,完全是蒙在鼓里的被动吗?
但很快,白二小姐似乎很了解她,也知道言夫人会怀疑。在白旭宪死了两天后,外头□□激烈,甚至有人当众焚烧韶星津的著作,或往公主府门口扔烂菜叶的时候,白二小姐送来了一封书信。
很简短。
就是说,她知道父亲将她托付给了言家,但此刻正是最容易出事的节点,为了不连累言家,她先找个地方藏着,等一切平息,或许会来拜见言夫人。
这白二小姐似乎胸有成竹并不惊惶,但也没有在算计言家……言夫人把不准这女孩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但,不论目的如何,白旭宪这惊天一跳,以最惨烈的方式撕开了王朝的画皮,对言实的理想而言,对大明的未来而言,总是一件好事。
白旭宪毕竟也是真的死了,这女孩乱世恐怕不好独活,言夫人想来想去,估摸自己还是会收养她的。
只是这件事,就先不要告诉言涿华了。
而从白旭宪死后这几日,几乎是连番的消息炸满了天。
宁波水师有一船队奇袭倭地舰船,大获成功,甚至击沉了一艘中等长度的装甲战列舰。也在奇袭的过程中,溜着倭地舰船在海面长途奔袭,耗费了大量的煤炭与炮弹,大大削弱了剩余战舰的战斗力。
是啊,大明有好将士却没有好皇帝。
另一边,倭地驻守的将领官员,得皇帝旨意,在倭地开始大范围搜找、抓捕跟袭明有关的武士、百姓,抓了上千人,目前已经当众斩首一百余人,震慑与动荡笼罩了整个倭地。
无奈,这样简单粗暴的做事,只是为未来埋下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