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这样的大招已经费劲全身力气,然后,青城子就倒在了自个儿的法宝之下。
所以说,认输是明知的,余下三人脸色青青白白,很不好看。
他们竟是真的遇到高人了。
说是玄门弟子,其实也不对,就算玄门避世二三百年,同为道宗门派,他们相互之间还是颇为了解的,玄门就像是补锅匠,除了窥天道看星象之类其他门派追求的东西他们也都会一点,算不上精。这种闻所未闻,只要想想就让人毛骨悚然,只能束手就擒不得防御之法的招数根本就不是玄门绝学。
他们想问得更仔细,又知道这在道门内部是大忌,只得草草留下几句话,然后就带着伤员离开,那一万两银票已经打水漂,出去之前,贾赦还特别提醒说,等着他们将余下那九万两补足。这话让三人脚下一踉跄。
银两是必须给的,既然已经认输,做人就要守信用。
严格说来,这笔钱花得值,至少摸到了什么东西。
八大门派没有耽搁,第二日就返程了,长老们必须将情报传回门派,贾恩候的身份需要进一步确认,考虑到对方实力深不可测,不宜冲动行事诸如此类的提醒陆陆续续传回道门,他们准备做什么,贾赦管不了,交流会之后,他又开始了自省以及教徒的生活,日子平静且规律,一晃就是小半年。
六月下旬,贾赦重新在京城里活动。
距离邢夫人的死,满打满算已经过去一年。
与此同时,宁荣街那边也用马车拉着贾宝玉送到宫门口,虽然费了番周折,好歹是确定了宝玉做皇子伴读的资格,按理说,年后他就应该跟着十七阿哥进上书房的,也是受邢夫人拖累,他耽搁这么久。
看着宝玉离开,史太君和王夫人眼里都在泛泪花,终于终于进宫了!她们只盼着宝玉能同阿哥好生相处,虽然不是夺位热门,也是姓爱新觉罗的,是主子。上书房有整个大清朝最好的先生,让宝玉陪读,没准他就开窍学好了呢?
☆、第112章
给十七阿哥选伴读这事,前朝大臣乃至后宫妃嫔都给过建议,他们甚至拟过一个大名单,将满洲贵族家适龄的公子名列其中,从最辉煌荣耀的八大姓到普通大臣家,只要模样还算端正,学问还算凑合,骑射还算可以,品行还算端正的全都没落下。按照他们的说法,同阿哥相关,不仅是万岁爷的家事,也是大清朝的国事,不可懈怠。
按照大臣们的说法,他们吃皇粮,拿朝廷俸禄,总要为万岁爷分忧,当着老东西的面康熙没说什么,转身就黑了脸。
嗤
管太多。
给胤礼找伴读这事,不仅其生母陈贵人提过,居永和宫偏殿,头年冬天生下死胎的贾元春也说了,她指代性更强,说什么自家幼弟年岁正好,可惜尚未出孝期,否则一定要让他努力一把的。康熙还不明白她的意思?想了想就说:除夕之前十七他额娘也提过,贾家有个哥儿品性高洁勤勉聪慧,名字朕忘了,说的可是春儿的兄弟?
是,自然是,可贾元春不能应,她想了想,说:妾娘家兄长最勤学好问,他是累死在书房里,这是给府上的打击极大,后来母亲生下宝玉,他天资的确不错,却说不上有多刻苦,祖母担心像大哥那般,从来都是宠着的。除此以外就是赵姨娘生的环儿,妾与他接触极少,不好下定论。她这么说是为了告诉康熙自己并没有同陈贵人合谋,对其举荐贾家人的行为全不知情,康熙不是那种随便听几句话就改变初衷的人,他心里早就有了结论,也知道要怎么做。
你就是太谦虚,怎么说也是荣公贾代善的嫡亲孙子,还有贾恩候那样出类拔萃的大伯父,能差了去?依朕看,选你兄弟倒也使得。康熙心里早有成算,按照规制,每位皇子身边须得有八个哈哈珠子,别看数量多,实际大多是从包衣奴才里头挑选,至多一两位出自宗室或者大臣家。能够陪同皇子去上书房的至多二人,他们要学习同样的课本,要求更苛刻。
若是抽查起来皇子背不上书,哈哈珠子就要代替他挨鞭子。机遇与风险并存,若皇子功课学得好,作为伴读,他们也会受到嘉许和奖赏。
除了随时陪伴在皇子身边与他们同进同出这两位以外,别的都在阿哥所伺候,不得随意外出。
阿哥做学问是极辛苦的,他们六岁读书,卯时入上书房,申时出来,统共五个时辰。上书房的规矩极其严苛,读书时要正襟危坐;夏天不许摇扇子;午膳是由侍卫送来,大学士先用,皇子们在另一旁吃,吃完也不休息,还得继续做功课。
最丧心病狂的是,除非学成离开,否则从六岁起,阿哥们就要开始每年只休假五天,其他时候风雨无阻都得进学的生活。上书房只有元旦、端阳、中秋、万寿和自寿放假。
万寿就是皇帝的生辰,而自寿则是他们自个儿的生日。
十七阿哥胤礼开学的日子是康熙找贾恩候依据生辰八字测算的,在花朝节之后,二月十七,他身边已经有六个哈哈珠子,身份全都不高,大臣们就等着余下两人被选出,却一直没有音讯。皇子幼年的时候尤其需要陪读,他们需要时间来适应上书房的生活,其间会不停的犯错误,悟性高适应能力强的很快能入正轨,若像十阿哥胤俄这样,八个哈哈珠子是轮流陪他去上书房的,换了谁单独陪伴都受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