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御史大人之妻冯氏产女,本是好事一桩,万万没有想到,这心生女儿一出生就气若游丝,眼见着就活不成的样子。
冯氏还没有从得女的惊喜中恢复,马上被这个消息给惊得昏了过去。
御史一家虽是被冯氏管理的井井有条,但是此时也不免显得有些混乱。
正巧这时门外来了一道长,人称惠济居士。
这惠济居士可是鼎鼎有名的人物,小厮也是有耳闻的。
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这御史门前的小厮可没有那么大胆,还是去里面通报了御史大人。
王御史挂心妻女,但是也不敢把这名声颇盛的师太给晾在门外。
没成想,这居士的第一句话竟是说与他的女儿有缘,可以救上一救。
这可真的是大旱来了及时雨。
御史赶紧领人到去见了自己已经命悬一线的女儿,也不见这居士施法,就只是从手上取下一手串,放在那婴儿身上,原本是满脸青紫的小婴儿马上就哇哇大哭起来。
声音洪亮,可一点都看不出虚弱的样子。
这一屋子的下人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就连平时自诩见多识广的王大人也是惊奇万分。
看来这惠济居士确实是有两把刷子,所以在惠济居士提出要在王家借住叁年,以全了她和王小姐的缘分的时候,王大人自然是恭恭敬敬的让人给居士收拾屋子了。
至于这刚刚醒来的冯氏,一听说居士救活了自己的女儿,那就只有感恩戴德的心,要不是听说居士喜静,她只怕要把自己这正院都让出去。
冯氏虽未让出正院,但还是让自己的大丫鬟去供居士差遣,只是居士以自己要静修而拒绝了。
这冯氏的小女儿,捡了一条命不假,却也是个古怪性子,平日里不哭不闹,安静过分,只有在惠济居士处,才有叁分小婴儿的样子。
冯氏虽然奇怪,但想到自己女儿与居士有缘,觉得自己女儿说不得是那天上仙子下凡历劫,自然是和凡俗之人不同。
而此时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冯氏处理。
“你说老爷去了那小贱蹄子院里。”
底下跪着的小丫头依然是浑身发颤,生怕自己说错什么话,自己这个外人称赞的贤良主母就要发作自己。
再贤良的人知道了自己的丈夫不停的找丫头,那也是要发疯的,小丫头颤颤巍巍的回了个:“是。”
冯氏听了这话,就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把站在她生怕的妈妈都给吓住了,赶紧的过来扶她。
“妈妈,你说那小贱蹄子有什么好,这边我儿才刚刚满月,老爷就被那小贱蹄子给勾走了,不过是长得和那个...”
后面的话还没有说出来,就被冯妈妈给捂了嘴,也不是冯妈妈想僭越,而是这后面的话要是说出来,那可是大大的不敬。
显然冯氏也是一时气糊涂了,被冯妈妈制止之后,也知道自己是太大胆了。
被冯妈妈扶着坐下之后,又变成了往日端庄贤淑的样子。
“我的好姑娘,咱们这样的人家,怎么也少不了那些下贱胚子的,您何必和那样的玩物一般见识,至于老爷,您现在已经得了两个哥儿,还有这么乖巧的姐儿,谁也动不了您的位置。”
自从冯氏嫁了王大人,冯妈妈就这可是第一次叫她姑娘,冯氏也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之后也没有再说什么。
反而是又找个两个貌美的丫鬟来,这两个丫鬟是亲姐妹,长相有些相似,虽说不是扬州瘦马,但是也是被调教过的,还能放下身段,两个人一起服侍,勾的王老爷的魂都快飞了,哪里还想得起旧人。
而转眼间叁年已过。
在王家借住的惠济也要离去了,这一家子上上下下虽说都是一副不忍分离的样子,但是真情实感的却只有那王家小姐,王玉儿一人。
“居士不能再陪玉儿一些时日吗?”
“你我缘分已尽。”说完居士便飘然而去。
独留玉儿在奶妈妈的怀里撒了不少眼泪,还添了一场病,如不是冯氏悉心照料,恐是不好了。
不过仅此一事,这玉儿的身子也不好了,不时便害一场病,只得每日诵读居士留下的经书,虽不再害病,但也正正成了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姐,就连自家亲眷都不甚熟悉。
冯氏每每为此忧愁,白发都多了几根。
倒是玉儿自己却不觉得有何坏处,还常常宽慰冯氏。
时间久了,冯氏觉得女儿这样也好,等她大一点自己教她些手段,到时候给她找个规矩一点的人家,有自己两个哥儿照看,保管无人敢欺辱于她。
而这玉儿性格柔软,但却是个好学的,不仅喜好读书写字,针织女红也十分出色,还养的一手好花,真真是个贤惠人。
不过这些都只是八岁的王玉儿自己给自己的评价,其实说来她的实际年龄,那估计要比冯氏还要大上一些,但是此时她还要学着做一个八岁的小儿。
每当她想起前世的日子的时候,她都要在心里默默的感叹一句,真的得到了就不知道珍惜了,自己当年还抱怨现代生活压力大,一朝来到了这古代才知道现代的生活是多么的便利。
好在自己还是个官家小姐,要是投身到穷苦人家,只怕她过不了八年,就要一个绳子把自己给勒死了。
这也就是为何她一出生就命悬一线,当时自己的魂和那婴儿的身体根本就融合不了,自己还想着能不能回去,可是想想自己在现代已经烧成灰的身体,真的是哭都哭不出来,最后还是惠济居士救了自己。
后面的叁年,只要惠济居士在身边,玉儿就觉得自己的魂和这个身体越发的相契合。
但是惠济居士还是离开了。
玉儿也越发的沉默了起来,除了每日在冯氏那边有个笑模样,在自己屋子的时候,看一朵花都能看上半天。
好在后来冯氏给她找了师父,玉儿每天给冯氏请安之后就跟着师父学习。
等她五岁的时候,玉儿也总算是接受了自己已经变成了古代官家小姐的事实,不再那么浑浑噩噩的,准备打探打探,这到底是哪朝哪代。
说来惭愧,这玉儿在此间活了五年,却连皇帝是那家在坐都不晓得,她委实过的混沌了点,不过玉儿把这归结于自己一直神魂不稳,且她也知道,自己如何也不是那女主的命。
只是虽说玉儿留意起身边的事物,一直到她八岁,她也没弄清楚这是哪朝。
她虽说是觉得自己忒不争气了,但是平素里读书学的都是《叁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女先生那是从不肯多说一句话。
而底下的小丫头更是被调教的极好,根本就没有敢在玉儿面前嚼舌根的,平素最多说谁谁的绣工如何,谁谁又做了新衣裳。
玉儿的父亲,母亲更不能在一个小儿面前说这些,再加上玉儿又不出去走动,所以弄不清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事情的转机,还是在冯氏身上,冯氏见女儿实在是孤独,且这些时日女儿身子也好了不少,不用整日吃药,就准备带女儿回自己娘家,也让女儿见见外祖父,外祖母。
这可是玉儿首次出门,虽说她年岁大,但在现代时她还未入社会,而这些年来,生活简单,心理也就还如小儿一般。
几次她都想掀开马车帘子,看看外面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但是想到以前听到过的古代故事,被人碰了一下胳膊,都要以死以证清白,玉儿觉得自己还是老老实实坐着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