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今天老天爷并没有眷顾她,罩子里并没有任何的猎物,不过也是,连着两天都逮着了,哪有那么好的运气能一直逮住。
看着和昨天没有多大区别的陷阱,叶晏宁没再动它,而是退了出去,接着往山上爬。
往上走了一段后,叶晏宁看到了一小片砂石,部分砂石和地面上好像还覆盖着一层什么,她刚踩上去的时候,因为它软软滑滑的,差点滑倒了。
她连忙踩在没有铺满茶褐色东西的石头上,打算看看这些是什么东西。
覆盖着的东西状如胶质球形,类似暗橄榄色和茶褐色,摸起来滑溜溜的,有些像木耳。
叶晏宁摸了摸,想着木耳能吃,这种弄类似木耳的东西说不定也能吃,不过还是得拿回去让陈茹萍确定一下。
于是叶晏宁揪了一下来放背篓里,然后在这个位置做了个记号,以防要是能吃,回来的时候找不着。
做好记号后,她便往回走,去了之前捡木耳的地方,将一些大朵些的木耳捡一些,便背着背篓回去了。
到家后,叶晏宁也没闲着,又继续搭昨天没弄完的菜棚子,打算抓紧完工,明天去集市还能看看有没有卖菜苗的,买点回来种。
晚上陈茹萍回来的时候,叶晏宁将她下午采的那些像木耳的东西拿了出来,问道:“你认识这种东西吗?能吃吗?”
“地木耳?”陈茹萍还真的认得,“这种东西村里经常有人采后晾干,然后留着冬天没菜的时候吃。”
叶晏宁听了眼睛一亮,她正发愁冬天吃菜的问题呢,这不,菜单上又能多加一道菜了。
***
第二天早上四点,公鸡刚刚打鸣,叶晏宁和陈茹萍就起来了,两人分工,一个煮饭,一个收拾东西,然后吃过早饭后,趁着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拉着板车进城了。
路上并没有多少人,只有叶晏宁她们两人在路上走着,越走天越亮,等到镇上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街道上也有不少的行人在走着,甚至有些离得近的,已经将要买的东西摆好了。
叶晏宁她们找了位置将板车停好,然后拿出借的秤放好,就开始叫卖。
“卖板栗咯,生的一毛,熟的一毛二!生的熟的都有咧!”叶晏宁有了上次卖东西的经验,按昨晚她们商量的价钱,大声的吆喝了起来。
这时候板栗已经到了快过季的时候了,叶晏宁找到的地方比较偏,所以没人捡走,早个两周,大家都在卖板栗,价格也相对比较便宜。
这会都快过季了,所谓物以稀为贵,好些人家想着这会不买点尝尝,就得等明年秋天了,所以一些家里宽裕的,都会停下来买个一两斤。
买熟的人比较多,毕竟他们回去也是用水煮,多花两分钱就不用费那个柴火重新煮,所以熟的板栗卖得更快些,不过买熟的大多是镇上的人。
八十年代,并没有盛行使用垃圾袋,大家都是自己提着挎篮或者网袋,卖家秤好东西后,直接往里一装就行了,并不需要塑料袋。
卖到中午的时候,还剩点底没卖出去,叶晏宁看着这些被别人挑剩下的板栗,从外形上看都普遍偏小,形状也没那么饱满,于是干脆吆喝道:“板栗一斤八分,便宜处理了,先到先得,晚了没了啊。”
一些大妈听到叶晏宁的吆喝声,纷纷凑上来瞧,等确定板栗确实是一斤八分钱后,前头围过来的几个纷纷要一斤半斤的。
剩下的那点板栗,没过一会就都卖光了,看着后面没买到的人,叶晏宁道:“后天早上我们还来,想买的到时候再来买。”
终于将板栗都卖完了,叶晏宁和陈茹萍又去买了十几颗菜苗后,也没在城里多加逗留,带着她们预先留好的熟板栗,直接拉着板车回去了。
陈茹萍让叶晏宁坐在空掉的板车上,由她拉回去,叶晏宁也没拒绝,坐在上面,将那些板栗壳剥开,然后喂一些给前面拉板车的陈茹萍吃。
陈茹萍吃着吃着,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眼泪啪嗒啪嗒的往下掉,随即她赶紧抬手将眼泪擦掉。
因为她是背对着叶晏宁的,叶晏宁还以为她是累着了,忙道:“要不我下去走吧。”
陈茹萍低声道:“不用。”
两人都不再作声,只剩车轮碾压马路的声音……
***
接下来几天,陈茹萍别的事都没做,只帮着叶晏宁将板栗捡回来拉去卖,然后又抽空帮忙捡了好些柴火回来。
冬天快到了,要北方的冬天要熬过去,除了要有厚实的棉被,还要有足够的柴火。
叶晏宁一个六岁的小孩搬不了多少柴火,所以陈茹萍想趁着走之前帮她囤一些,以免冬天不够用。
而叶晏宁这几天除了弄板栗,还去割了很多草回来,因为冬天来了那些草就会被冻住,所以她就割一些回来晾干,打算存储着给兔子留着冬天吃。
想着接下来还会多很多吃小兔子,兔子大约到半个月的时候就会吃青草,叶晏宁想了下,还是动手将前面的院子翻了翻,然后又开始忙着搭棚子。
不过这次不是为了种菜,而是为了种草,没错,就是种草,考虑到后面要是大雪将土地都覆盖住的话,所有的草就都没了,所以她翻翻地,再简单的搭个顶,趁着天气不是很冷的时候浇浇水,养草。
就这样几天过去了,这天天气晴朗,陈茹萍去找村长拿了新的户口本后,就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几件衣服,剩下的东西都没打算带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