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因为条件限制,办的婚礼很简单,结婚的俩人站院子里给大家说几句好听的,然后村里人都可以在胡幽家喝肉汤吃饼子吃糖。
胡幽想想,自己家的肉再多,也不能漏出来,就和庞同志定了二十板豆腐,还有各类的小酱菜。
胡幽终于买了台新型的食物处理器,可以设置成无声的了。
把所有豆腐都切成小丁,把要用到的猪肉都打成了沫,又用食物处理器把土豆和萝卜打成了小丁。
胡幽舍得放花生油,从戈大家里拿来的大锅,就在院子里搭的小棚里子烧开了锅。
用油把小半锅的肉沫都炒香,入调料,慢慢地加豆腐丁萝卜丁土豆丁,加水熬汤。
肉多料足,一碗下去吃个半饱,再来几个加了点白面和糖的玉米饼子,院里搭的五张桌子,上面随时都有着小酱菜。
胡幽做的这大锅汤,料足肉足汤味浓,整整煮了一天都停不下火。
村里人平时可舍不得这样吃,尤其胡四家的玉米饼也好吃。
胡幽都是准备好好几天的面,用食物料理机和好的面,再出来时都是一块一块圆圆的饼子。
预示着圆满美满又幸福,这些个让人糟心的事儿,都赶紧过去吧。
玉米饼子只要上热锅一烤,翻个面,两分钟就熟一锅。
幸好胡幽准备得足,不管是汤还是面饼,一天都没断过,也没缺过。
天都要黑了,村里还有好些人想吃完再拿点,胡爷爷都看不下去了。从屋里头出来,和那些吃了想拿的人说,
“好了,以前吃流水席也就个样子了,在这都一天吃了四五顿了,也不怕撑死了。”
结果就有那肚子饱眼不饱的,直接说,“不怕,有肉死了也行。”
胡幽转过头看着还能熬出一大锅的肉汤,就低声地和胡爷爷说了几句。
胡爷爷听了也差点掉了泪,没想到胡家村里头哇,就这乖宝有一颗最想上进的心哇。
胡爷爷冲着还想吃的人说,
“行啦,别吃了,饼子没了。还有点汤,你们都回家拿个碗吧,一家再分一碗。再多也没了。”
不过幸好戈大的这大锅也大,差不多是村里人人分了碗汤,这才把所有想留下的人给打发走了。
最后胡爷爷还感慨地说了一句,“吃肉的日子哇,不容易。”
等胡四家都收拾差不厘,累得想赶紧钻被窝睡觉时,就听到门口有个人说,
“我还没喝上呢。”
第246章
胡四家院门都没来得及关上,就有个人跟幽灵似的,拿着个大饭盒,站在胡四家门口。
胡幽也快累得要死要活的,躺在炕上不想动。而符生同样坐在炕边,用手捶着自己肩膀。
符生感慨地说,
“还以为这几年村里的生活好了,没想到,在这肉上,嘴亏的还是太厉害啊。”
胡幽轻“嗯”了一声,
“人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我们胡家村这么大的个河,后面那么好的老林子,居然都不太敢去。”
符生也叹息,可现在处处在吃集体饭。
胡家村的生产队也是有食堂的,村里头大大小小的领导,还有各家各户,都明白那个是装样子的。
只要上面在领导来,胡家村挨家挨户的,不管大人小孩,人人拿着个破口子碗,晃着去生产队食堂喝稀。
胡家村是整个省里头生产能力最强的,年年也是给上面交粮最多的。
可这喝稀短粮的场景,让省里的领导也不忍心看了。
领导拍了拍村长的肩膀,感慨地说,
“胡家村是上进的典范,应该奖励,下次我就不来了。”
不管是啥领导,都对胡家村的生产队喝稀吃黑馍穿烂衣服的场景,印象深刻到骨子里头去了。
不管是哪个领导能承受不住的,觉得胡家村真的是太难了。
所以胡家村的生产队食堂,每天都会熬点玉米稀糊糊,等着领导随时来查。
就这么一天,有个大闺女,端着个大饭盒,就晃进了胡家村的生产队食堂。
一进食堂,一个人都没有。
而熬糊糊的大锅,还在用星星点点的火熬着。
本来要熬成稀糊糊的,可是因为没有人看着这会儿也快熬成了稠糊糊了。
这位大闺女用大勺子往自己饭盒里舀了满满在盒玉米糊,等她喝得差不多,又好心地给大锅里加了半锅凉水,用勺子又搅了搅。
大闺女拿着饭盒准备回住处的时候,碰到喝完肉汤吃完饼子的在厨房里的人。
这人是天天在生产队厨房里熬稀汤的,平时这里都没啥人的,何况是今天。
这个人不认识这个大闺女,还以为是谁家亲戚呢,就主动上去说了句,
“你咋没去胡四这喝肉汤呢,今天全村人都去他家了,你赶紧去吧,晚了啥也没了。”
一听到有肉,这个好久没吃肉的大闺女,就摇摇晃晃地小跑着去了胡四家。
可是到了胡四家院门口时,就看到收拾得干净利索的院子,才知道自己来晚了。
站在门口念叨了两句,“我还没喝汤呢。”
而这会儿正好从新房出来了个人,正是未静。刚要上个厕所,一眼就看到站在院门口念叨喝汤的一个瘦巴巴的大闺女。
未静一下就看明白了,这人来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