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4页
    故而大殿下一边喝汤一边道:“说了说凌汛之事,如今灾害已平,不用过多担忧,等下我去写份折子递上去。”
    阮瑶点了点头,抬眼瞧了瞧他,轻声道:“那,明日殿下可有空闲?”
    空闲,怕是没有。
    要上折子,要练骑射,大殿下还给另一个自己准备了不少书册,也要明天看完。
    可是阮瑶问起时,大殿下毫不犹豫道:“有的,空闲多得很。”
    阮女官又给他添了碗汤,声音温润如水:“奴婢有些事情想要对殿下说。”
    赵弘看着她,不由得想会是何事。
    对了,明日是花朝节,宫中虽不太重视此节,可听说民间常常会在这日踏青赏红,想来自家瑶瑶也是准备同他一起过节的。
    倒是便宜了那人。
    大殿下心里泛酸,可面上半点不露,点头道:“好,我等着你。”
    阮瑶笑了笑,不再多言,只管拿起筷子一同用饭。
    待吃完暖锅,便是入夜了。
    大殿下去写有关凌汛防治赈灾的折子,阮瑶则是悄然将修补好的桂花香囊放回到了他的枕边,而后坐到软榻上,瞧着榻几上的笸箩发呆。
    摆弄了一下里面的针线,阮瑶抬眼看向了内室门扉。
    还是觉得不安。
    她知道季家兄弟武艺超群,也知道如今的东明宫如铁桶一般,但她实在没有办法全然放心。
    隐藏在暗处的歹人能蒙骗了来喜,说不准就能骗了季家兄弟。
    事关太子安危,她总要做点什么。
    于是阮女官从笸箩里拿出了线团,消无声息的拿出了一根丝线,在手中摩挲片刻,取了一根约莫四尺长的,仔细的将它分开。
    寻常绣线是单根的,看着细,可要是想要细分还是能继续劈开的。
    阮瑶便用针挑出了极细的一根缠在手腕上,宽大袖口正好能将丝线挡住。
    这时候,赵弘撂了笔,将折子放到一旁。
    阮瑶便将笸箩撂到一旁,而后起身走上前去,伺候太子洗漱。
    等收拾停当便已入亥时。
    阮瑶将被褥铺好,用香烛在帐子里熏了熏,而后推出来,放下烛台,扶着赵弘躺下,嘴里轻声哄道:“殿下,睡吧。”
    赵弘平躺下来,看了看阮瑶,闻着淡淡的桂花香气,很快就闭上眼睛。
    好似已经进入梦乡。
    阮瑶看他睡得这般快,不由得有些心疼,觉着他定然是白天累到了,这才早早入眠。
    可这样劳累的日子,以后还有很多很多。
    当太子也不容易。
    阮瑶伸手帮赵弘拢了下耳边碎发,指尖不可避免的碰到了他的脸颊和耳廓。
    装睡的大殿下睫毛微微颤动,努力绷着才算没有露了形迹。
    紧闭双眼的他也就没有瞧见,在掩好床帐以后,阮瑶悄然走到了内室门前,摆弄了几下,又动了动窗棂,而后才回去软榻躺下安睡。
    等过了大约一盏茶的功夫,大殿下坐起身来,撩开床帐,往外看了看。
    软榻上的阮瑶闭着眼目,呼吸平顺,神色安然。
    赵弘为了瞒住阮瑶,白日甚少与亲卫联系,也不太查看密信,只管把这些事情都留到了晚上,故而他常常趁着阮瑶睡熟后夜半起身。
    如今他已是驾轻就熟,现下迅速的穿了鞋,披了袍衣,一切都做得悄无声息,没有半点动静。
    出门前他还回头看了眼自家瑶瑶,见她睡容平和,这才轻轻的拉开门栓,推开门走了出去。
    可是正因为习惯使然,加上赵弘对阮瑶已经无比信任,故而并未仔细查看。
    便没有发觉,在他回身关门的瞬间,软榻上的人已经缓缓睁开了眼睛。
    作者有话要说:  大殿下:孤总是梦到炭烤锦鲤
    锦鲤:上一个烤了我的人已经身体力行什么叫非酋人生了,斜眼看.jpg
    大殿下:你以为,孤会相信吗?
    睁开眼睛的阮瑶:……
    =w=
    来自于二指禅花花的大章,勤快如我令人动容,自己给自己点个赞,并希望亲亲们也能夸我下,哒哒哒
    下面是可以看看也可以跳过去的小科普——
    1、花朝节:纪念百花的生日,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二月二十五举行。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
    2、凌汛:由于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有时冰凌聚集,形成冰塞或冰坝,大幅度地抬高水位,轻则漫滩,重则决堤成灾。
    第65章
    阮瑶睁开眼睛后的头一件事, 便是收拢了手掌。
    她的小指上,缠着两根极细的丝线,一根还紧绷着,另一根已经断掉。
    而这两条线, 是因为她心中不安, 为了防备夜半有人靠近内室, 于是阮女官早早的就从绣线里挑出了两根备用。
    在睡前,分别系在门栓和窗棂上。
    而另一端, 都捆在她的小指, 但凡门窗被打开,她都能第一时间感知到。
    这个机关做得过于浅显直白,也是因为事出突然,惹得阮女官有些紧张, 便随便弄了个东西来让自己心安。
    等过了今晚, 她能定下心神, 恐怕就不会再这么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