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8页
    “他或时束带,风流酝籍。”
    也就是说有的时候他穿得整整齐齐,腰扎玉带,头扎布巾,也显得风流倜傥。
    到这里,李旭升也是平淡的说道:“次子甚是自得,自夸身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李白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有一次游历名山,偶遇一道教领袖,对他评价为:“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从这些形容中,大伙倒是知道了这个人物到底有多神了。
    但问题是,这到底说的是谁啊?
    不仅是他们,包括韩阳等一干和李旭升熟悉的都不怎么清楚。
    不过李旭升也是讲到了关键时刻,“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而少年李白的诗才就仿佛是天赐的,他一路上看着美景,喝着美酒,兴致来了还会诗性大发,挥舞着剑刃,在任何地方刻下一首又一首的诗句。”
    然而,说到这里,终于有人打断了李旭升的话语。
    虽然很不礼貌,但确实忍不住了。
    最重要的是,这个人真的存在吗?而且就像李旭升说的,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写下一首又一首诗?
    确定不是在逗我?
    ……
    第190章 两首诗?
    “李老师,不知道我有一个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诶呦……小伙,你这语气有点⑥啊?
    李旭升倒是没多大意外,毕竟他现在讲的,历史不像历史,小说不像小说,这自然会让人觉得是不是在玩呢?
    所以李旭升顺手扬了一下,表示道:“可以,请开始你的表演?”
    “……”
    虽然不明白李旭升说的啥玩意儿,不过那位同学也开始提问了。
    而对于这种场景,有人意外有人也是露出了兴趣。
    “李老师,不知道您说的这个故事,和唐朝文化有什么关系呢?”
    接着,那位提问的学生说道。
    “就这个啊?”李旭升无所谓的说道。
    “对……”
    那学生还点头了。
    “你们也是这个意思?”李旭升笑笑,看向学生们。
    “好吧,其实这个问题你们完全可以在我讲完之后,再提问。”李旭升说了一下,“所以我还是想说一句,确定现在说吗?我怕说了你们也不懂?”
    这个也确实,他能够直说,这个人物在唐朝时那可是鼎鼎大名的诗仙人物,但关键在这里他们也不知道啊?
    所以怎么说?
    没有这个故事圆场,就算李旭升再怎么说,别人也不会当回事。
    虽然想了解,不过现在课程是李旭升的,所以他想怎么来,别人还真管不着,毕竟又不是什么不能教的。
    虽然有人提问了,不过李旭升并没有回答,而是回到了这个故事的场景中。
    李旭升顿了顿,说道:“于数年后,当离开碎叶的少年长成了身姿挺拔的青年,紧接着,这“斗酒诗百篇“的大名也随之而名动天下,李白也终于踏入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地方——繁华得令诸国称羡的大唐长安城。
    这座城市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李白感觉自己就像回到了家乡,长安城鱼龙混杂的人群令他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他甚至看到了与他一样来自碎叶的人们,在这里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样美好的风土人情,这样美丽的城市,甚至连微风中飘来的香气都让人感到微醺的醉意。
    李白如愿的在美好的夜色中喝得酩酊大醉,在路过长安街的朱雀门时,明亮的月色从城门上洒下,他忽然诗兴大发,拔出了那柄看起来破破烂烂的长剑。
    那一夜,朱雀门下闪耀的华光甚至掩盖了耀眼的明月,白衣飒飒的青年月下舞剑的身影犹如谪仙,即使多年之后,有幸目睹的长安百姓都无法忘怀。
    朱雀门上深刻的剑痕惊动了长安城治安官,甚至上达天听。”
    这一段听的让人有些莫名,不是说好的讲大唐文化吗?
    这怎么突然变成了谪仙人物故事了?
    虽然搞不清楚,不过他们对于这个故事还是有点兴趣的。
    当然,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那个“斗酒诗百篇”的意思?
    要是没点真功夫,还敢说出来?
    而这时,李旭升的语气也开始到了抑扬顿挫的时候:“长安城的治安官狄仁杰带着惩戒令匆匆而至,当他看到朱雀门上肆意狂放的字体,和明月照耀下的白色身影,向来面色如常的脸上,破天荒的出现了一丝动容,不知是惊艳还是惊羡的神色一闪而逝,快得无人看清。而此时的李白酒兴大发,仰头看着自己镌刻下的诗句,肆意大笑——
    “欲上青天览明月!”
    这一句一出,不仅是学生,就连那些听课的老师也动容了?
    不过紧接,李旭升又抛出了一首诗来,如同染化了一般,令得众人吃了一惊。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突然抛出了一首诗,令得所有人惊讶不已,更令一些人惊讶的是,这诗简直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