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8页
    万万没想到这篇文章发表得这么早,但并没有发表在名家专栏上,而是以一个普通作者的身份发表的。
    这篇文章大体内容是:这是一本古代汉族神话志怪小说集,据传是东方朔所撰。但顾亚婷全面考证的结果则是,这本书并不是出自于东方朔之手,估计是“后世好事者”假托东方朔之名集撰而成的伪书。
    论据依次如下:
    1:《汉书·东方朔传》未提及此书,正史没提及不太应该。
    2:《海内十洲记》所载汉武帝华林园射虎之事,这是重大BUG。因为后代《晋武帝华林园集诗》中有言:“华林园在城内东北隅﹐魏明帝起名芳林园﹐齐王芳改为华林”﹐可见汉武帝时还没有这个名称﹐显然此书非东方朔所著,是后人所写。
    ……
    这作品的内容李凡没必要再看了,他于是直接点开了下面的评论区。
    评论区里炸锅了:
    “哇,不仅人美,还有才华,这个老婆我预定了。”
    “虽然看不太懂吧,但是,就是觉得好厉害的样子,加油,顾美女。”
    “估计继李凡之后,又一个打假狂人上线了。”
    “文章写得太棒了,举双手双脚点赞。”
    “明明可以凭脸蛋儿,为什么非要靠才华?”
    ……
    李凡摇了摇头,怎么搞的兄弟们,你们看懂内容了么就瞎夸?
    至于为什么没看懂就瞎夸,后面的网友给出了答案。
    “大家注意啊,文章结尾处写了一句‘特别感谢’,原来这篇文章是李凡指点的,难怪了。”
    “原来有考古打假第一人在背后撑腰啊,那这篇文章含金量绝对十足。”
    “看这样子,这顾亚婷和李凡明显有奸情,宝宝不开心!”
    “李凡,快出来,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你们到底什么关系!”
    ……
    李凡连忙找到文章的末尾,仔细看了看,果不其然,在文章的末尾有一句话——“特别感谢李凡的指点斧正,不胜涕零。”
    好吧,算你丫头有良心!
    李凡在评论区开始留言,道:“这篇文章我根本没有起到什么作用,顾亚婷言重了,整篇文章全部都是她一人完成。”
    李凡的评论一出,瞬间就被网友们摁住了。
    “惊现打假狂人,快,拴住了,别让他跑了啊!”
    “这段时间可算碰着你了,李凡,强烈求教,到底历史和文学上,究竟什么是确切无疑的,什么是假的。”
    “楼上说得不全面,还包括科学、医学、天文等等!总之一句话,我们现在感兴趣的不是什么是假的,而是什么才是真的。”
    “+1!”
    ……
    最近网友们很不淡定,大家已经被各种“考据”弄糊涂了。
    自从李凡开启了“考古打假”后,可不仅仅李凡一个人在写文章,那李凡更是引起了一阵“古代打假热潮”。
    单说新闻编辑们,李凡的考据学文章刚一面世,仿佛一瞬间给很多新闻编辑们带来了新的写作方向,职业编辑们此时才发现,李凡这个“新考据学”有意思哈,打古人的假,古人还不能从棺材里跳出来反驳,网络大众还特别感兴趣,这又多了一份良好的收入啊。
    于是最近整个网络上,各种考据层出不穷。你随便点开什么网站或者新闻客户端,基本上都能看到对古文历史等等的“考据”。
    只不过是,他们的“考据”文章是以猎奇的新闻题材为主的,而且还经常出现如下字眼:“据记载”“据传”“有文献记载”……
    但是,哪里记载的?谁传的?什么文献写了?小编们对此一概不谈。因为都是他们胡编乱造的,他们就是文献。
    李凡的文章是学术研究,而各路新闻编辑则是混“娱乐版块”的,这就导致了网络上乱糟糟的,瞎考据。
    新闻编辑们要赚钱要生活,基本的职业操守也不顾了,于是扯出了太多子虚乌有哗众取宠的“考据文章”。
    最终受害的则是广大读者了,大家又没有什么辨别能力,毕竟国学根基差,本以为自己涨知识了,结果都是伪知识。
    当然,除了新闻编辑外,有一些学者也写了一些文章,但基本都石沉大海了,毕竟没有新闻编辑们娱乐八卦,学者们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学术作品,太规范无趣了。
    在这种环境下,网民们自然有点儿蒙圈,仿佛在最近这一个月内,什么都是假的了。
    李凡只好提醒网友,道:“客观地看待历史,别听新闻编辑们瞎忽悠,考据学不是八卦,而是学术,基本上所有新闻编辑的作品都是靠不住的。”
    网友们蒙了,竟然靠不住?那以后这类文章究竟读谁的啊?
    这个问题李凡也没有解决之道,他捧着手机叹了口气,现如今的网络啊,真是一团糟糕,也不知道何年何月能有所规范。
    李凡又和网友们闲扯了几句,突然评论区里顾亚婷现身了,她道:“李凡太谦虚了,这篇文章的最终成型的确多多依赖于李凡。”这句话之后加了一个“笑脸”的表情符号。
    李凡回了她一句:“我只是提了几个意见而已,没资格上你的功劳簿。”
    顾亚婷回道:“不,没有你的指正,我的文章会出现很多纰漏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