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人眼红,可是却没有银子买,有心想过来借几天使用一下,却又抹不开面子,再说苏青青那个性,也未必给他们面子。
“里正,你得说说苏家。都是一个村的,做事情不能太绝了。”几个好事者跑到了里正家里告状。他们都知道村长的心偏向苏家,对村长告状根本没用,说不准还会受到一顿挖苦和教训。
但是里正就不一样了,苏家在村子里的风头已经压过了里正,他巴不得苏家出了什么事情。
“苏家怎么呢?人家是靠自己能力才发家致富的,有本事你们做出来看看。”里正不像他们说得那样傻,村民拿他当枪使,那也得看他答应不答应。
“可是,都是一个村的。天气也不知道会不会变,你过去说说情,借给我们使用几天总可以吧?”一个村民央求,“都是一个村子的人。”
“就是,他们站的还是清溪村的地盘了。”有一个村民附和着。
“他们苏家再大,也大不过里正你吧。”有村民嚷嚷。
“爷爷,我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他们苏家也就是走了狗屎运发达了一些,但是也不能不将爷爷你放在眼中,更不能看不起大伙。”里正的大孙子不满地对里正建议。“爷爷是应该给一些教训给她。”
朱艺冲是个童生,明天春天正准备参加秀才的选举,他在青州城里上学堂,平时很少回来。因为是读书人,在乡下他自视清高,村里人对他也多有敬佩。可是此次回来,耳朵里听到的却大多是对苏青青这个丫头的赞美声音,于是他心里就不平衡了。
“你懂什么?到屋子里去。”里正瞪了孙子一眼,这孩子怎么也跟着不明事理的村民胡闹。他还准备通过苏家巴结巴结霖王或者是世子爷了。
只要得了那几个贵公子的眼缘,还怕自己儿孙没有出息吗,这孩子偏偏还不懂事。
“爹,事情可以分为两方面看,要是苏家是明事理的,你倒是可以说说看,但要是他们就是不顾大伙的情面,就是你老过去那也无济于事不是?”里正的二儿子比他的侄子只大了几岁,也在城里读书。他很喜欢在人多的地方卖弄自己的才华,这一次村民过来套主意,他就急忙显摆起自己的学问起来。
他的话得到有些村民的同意,但也有几个不死心地缠着里正。
“有在这儿磨蹭,还不如到地里多干一些活了。”里正大声呵斥。
村民见到他生气了,也不敢在这儿继续闹下去,一个个耷拉着脑袋出去了。
“照我说,苏家的确不地道,好东西只顾着自己。老头子,我说咱们家里田里还有一大片的稻谷了,你就应该过去将工具和牛借来使使。”韦氏不满地嘀咕。
“妇人之见,你知道什么?”里正的嗓门抬起来,“你们得好好和苏家打好关系,王爷和世子、驸马爷都住在她们家里了。”
“王爷?世子?”朱艺冲吓了一跳,这个没听人提起过呀。
“要不怎么说你们还太嫩了。”里正洋洋自得,“好好学着点儿。”
这样一说,韦氏他们也不再说什么了。
苏青青不是不地道,她深知在一个村子里大家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有些事情还真的要照顾到乡下邻里之间的关系。
但是她也不是没有选择的去帮助,这不,等自己家里的稻子全都打下来以后,又帮着卢大和赵大生一家将稻谷收上来,然后她就让在厂子里干活的村民家无代价使用了。
这一举措让村里说闲话的人顿时哑口无言,更多人的人在心里后悔起来。后悔当初对苏家的落井下石和自己态度的不坚定,要不今天也会有风光的一天。
苏家有新农具卖的消息很快传开,连京城里的大户人家或者是官家都派了人过来询问。
于是苏家的家具厂几乎夜夜都是通明到天亮,连带着过来买农机的人还顺便参观了家具和家居物品,这些还没有来得及上市的东西已经悄悄在京城大户人家相传了。
苏青青借机打出了各种各样的广告,忙的是不亦乐乎。
李元楚没事的时候常常过来看看,于是过来的人家也都知道了与苏家合伙做生意的是霖王。再有心打听一下,他们还得到了白如风也在和苏家做生意,原来还打苏家主意的人立刻消散了脑子中不切实际的想法。
秋忙这一阵风很快就过去了,而苏家凭借农具足足赚了八千多两银子,当然即使农忙的浪潮过去了,农具的订单却还在继续。
随着秋忙的过去,工人们的工钱也到了发放了日期。
最近也不知是什么人在造谣,说苏家肯定发的工钱肯定不是当初说好的那个数字。
过来上工的工人意志还算坚定,谁也没有退缩或者说什么闲话。
苏青青对这样的状况还是很满意的。
“今天发放工钱,你们排着队到钟白和紫苏这儿领工钱。每一个人的银子都在纸包里,你们自己回去看。”苏青青宣布。
村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排着队伍等候着,钟白和紫苏对照名单将纸包一一递过去了。
而买来的下人则要拘谨很多,虽然苏青青说过要给工钱给他们,但是谁也没有当真了。他们签下的是死契,有口饭吃就不错了,哪里还有领工钱的想法。
“丁一、苏钩子……”钟白不紧不慢抑扬顿挫念着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