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婉又羞又恼:你怎么知道他老实?rdquo;
老实人吴涯正捧着蹄膀出来,听了这个之后,心灵受了点伤,转头就走。
他有这么差吗?
顾家前尘与他吴家相似,门当户对,姑娘才貌双全,虽然曾落难却也清白,他漂泊十几年,有机会也想有个家。
第520章 共此灯烛光
郭延铠和赵季青插手西北,不仅仅是重新整理出军队的实际名册人数这么简单。
赵青漪还根据夏州大营的日常和自己领兵远行军时的日常,制定的详细的军队扎营和行军时的数据化用度参考。有这样的参考,朝廷就可以做出全国各地军队消耗物品的预算,很大程度上防止贪污和浪费。
她在夏州大营和右神卫军嫡系建立了士兵委员会监查制度,每一个军选十名士兵委员,以不记名选举产生,任何人不得连任。人员代表必须同底层士兵,每两年轮换,其过程军官不得插手。
士兵委员会每年向枢密和兵部上报将士兵吃穿用度、兵械消耗情况、兵员数目和薪俸发放情况,防止如李业之流喝兵血引发兵变误国。
但是同时,赵清漪主张提高武将驻边津贴,越荒凉危险的地方,津贴越高,每年按级别还可以明确的领一笔探亲费和安家费。
前一条士兵委员会制度还是遭到不少朝臣的反对,但赵清漪对皇帝说:本朝防止武人作乱,而用更戍制度。我觉得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政策,而且造成了将不知兵的尴尬。而士兵委员会制度,直达朝廷中央,就是每一个士兵都清醒地知道自己领的是朝廷和皇上给的俸禄。他们就算遇到上官不公或者扣了薪俸,第一时间想的也不是兵变造反,而是向朝廷申诉。这上下的沟通路径是通的,有什么祸根就不会堵着,大周江山才能稳固。rdquo;
皇帝当然不是傻瓜,知道这种事有利的地方,可是正因为上下一通,那些指着军饷发财的官员必定反对。
于是赵清漪提议西北和右神卫军试行她所提议的制度,等发现问题改善后再推广。
郭延铠看看自己嫂子,感觉这次回京来,自己本来得意立下大功的,在皇子王爷也是属一属二的了。没有人在他这个年纪能做出更大的功绩来。
可是这次御前述职奏对,自己又败给了嫂子。他刚刚和父皇讲了一些西北民情、军情和官员情况,又讲了自己领兵的感悟。
但嫂子详细的军队日常运营的用度数据,这些极有参考意义。她还思考到了军队中的不稳定因素和改进制度,这目的是加强父皇对军队的控制。
郭延铠只得奏道:父皇,儿臣此次去了西北,却也明白,如李业之流再奸滑,底下的将士却极少有人想反叛朝廷的,只要不短了他们生活的粮饷,他们就安安心当着朝廷的兵。而底下的人不从叛逆,叛逆就没有根基。是以嫂子的提议全是为了大周社稷,儿臣也愿助嫂子一臂之力。rdquo;
郭延崎道:那明年开春,你们先在神卫军中试试吧。西北那边既然有了推行新法的一会儿基础,朕就先准了,这事儿就交给太子。rdquo;
郭延锦站在一旁,这时被点名,忙道:潘大人才干卓著,他人又在西北hellip;hellip;rdquo;
郭永崎深吸一口气,说:太子,你怎么能丝毫没有了斗志?你看看你八弟和你媳妇,魏肃的事与你没有干系。rdquo;
郭延锦说:他是我亲舅舅,我hellip;hellip;我总之对不住他,父皇,儿臣求求你,你饶了舅舅吧,当初他怕是为了大局。rdquo;
郭永崎道:朕只让他在家闭门反醒,明年再说hellip;hellip;rdquo;
郭延锦说:可是如今御史都在弹劾舅舅,父皇请看在母后的份上,饶他一命,别的儿臣不求了。rdquo;
郭永崎看着他自责又战战兢兢的样子,又想着现在其他几位王爷的势力都集中落井下石。本来他想要赵季青rdquo;功成身退,但是太子此时要是没有个臂膀,会被他们咬死,所以才继续让赵季青rdquo;存在。
郭永崎说:太子妃,好好照顾太子,你们都跪安吧。rdquo;
hellip;hellip;
郭延锦、赵清漪、郭延铠从延福宫出来,郭延铠的王府没有建好,成亲要等明年了。但他身上有职,进出宫廷也随意,此时不想回皇子所窝着就和他们出宫。
郭延铠也劝慰了郭延锦一句,郭延锦面上只挂着一抹尴尬的笑。
郭延铠反而不好再劝,又问赵清漪:嫂子有那么多主意,路上还留心那些细节,都藏着不与我说。rdquo;
赵清漪道:三日前我派人去左神卫军请你议事,你不在。rdquo;
郭延铠才想起当日是九皇子找他去看自己在修建的王府,还偷偷商量过未来王妃的人选问题。
那你可以在别的时候找我的嘛。rdquo;
赵清漪笑道:咱怎么知道我们的英亲王大人有没有诸葛亮的品质,三顾茅庐就能来,只怕要六顾王府,有这个时间,我自己一个人干完了。rdquo;
郭延铠被流氓嫂子揶揄,说:说啥子哩!还有,你可别乱叫,我还是郡王。rdquo;
郭延锦这时却微微笑道:八弟有这才干,立了大功,自然能封亲王了。rdquo;
赵清漪也笑盈盈地说:封亲王好,这娶进来就是亲王妃了,不是郡王妃。只不过小八要搁到十八岁才娶亲,也是迟了。rd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