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11页
    本朝律法还是相对宽容的,对士大夫格外宽容,但是顾明表面上的罪太大了,他只有死,没有波及顾氏三代之外的族人。
    赵清漪讶然:顾明之女?rdquo;赵清漪对现在的朝上重臣还了解,前大臣却是不熟。
    赵清漪说:你起来说话。rdquo;
    顾如意这才站起身来,赵清漪看她梨花带雨的,不禁心软:永盛十三年的事,我倒真不知道。你也处于闺中,又如何能知你父亲冤不冤枉?rdquo;
    顾如意道:只因为家父久无子嗣,自小将我当男儿教养,后来我弟弟才出生。当年弟弟还年幼,父亲已发现户部卷宗里的端倪,永盛十三年,边疆又起战事,父亲被任命押运粮草和兵械去边疆,也有意调查清楚。交代我好生照看弟弟和体弱的母亲。可是一去半年多也没有消息。等到消息时,就是朝廷降罪,朝廷应该派人去追拿归案,由三司审理,可是我听人说家父当场畏罪自杀,我便是一个字都不信的。rdquo;
    赵清漪道:你不过十岁出头,朝廷大事又能懂几分,如何能断言?rdquo;
    顾如意骄傲地说:我乃吴郡顾氏之后,便是到了本朝,祖上也是世宦之家。家父并非嫡支,但是吾曾祖、祖父都进士出身,曾祖二品告老,祖父也是三品,一直到了家父三代单传。我家家资富饶却清贵传家,三代文臣,若说收收官场份例还能说得过去,但何至于通敌?顾家的根在吴郡,家父履历上做翰林、知府、郎中、侍郎,也从未去过西北,如何通敌?rdquo;
    赵清漪暗觉有理,不禁眯了眯眼睛,顾如意又说:赵大人是君子,如意左右也无路了,便以性命相赌,若是赵大人不能帮我,我自去见家父,若是赵大人愿助我,我此生来生都甘愿为牛马。rdquo;
    赵清漪说:这话言重了,若是你父亲真的冤枉,我定然为他昭雪,倘若他并不冤枉,那我是无能为力。rdquo;
    顾如意道:赵大人,家父生前阅览户部卷宗时,发现了粮草、兵械支出可疑的地方,另摘录了一本账册,不知可否为凭证?rdquo;
    赵清漪道:账册予我瞧瞧!rdquo;
    顾如意道:但是账册并不在我手上,是在相国寺的空性大师手上,家父生前皈依为居士,圆空大师正是家父的师父,此事外人不知。rdquo;
    怎么会有此事?rdquo;
    顾如意道:赵大人有所不知,因为我顾家子嗣艰难,只怕是福缘不厚,不单家父,祖父也是居士。家父离京前,母亲身体不好,我与弟弟还年少,家父不放心交给我们。是以,他偷偷地告诉我,如果他有什么不测,寻机找到空性大师将账册交至圣上手中,家父还有一线生机。rdquo;
    相国寺乃是名刹,世宗、太宗和今上都去礼过佛,空性虽然不是主持,但是在相国寺中也受礼遇。
    赵清漪道:你父亲既然有这个,为何当初不直接交给皇上?rdquo;
    顾如意沉默了一会儿,说:家父曾经将此事告知了当时的阁臣,此事没有下文。rdquo;
    赵清漪道:哪位阁臣?rdquo;
    顾如意心口砰砰直跳,忽低声说:枢密使,魏大人。rdquo;
    赵清漪差点晕去,魏大人不就是太子的舅舅吗?本朝枢密和兵部是分工的,枢密是指挥机构,枢密使又被称为兵相和枢相,而兵部相当于总后。
    赵清漪说:如意姑娘可知魏大人是何人?rdquo;
    顾如意说:我自然知道,可是我愿意相信大人。rdquo;
    第482章 无形巨坑
    赵清漪能说自己一点都不想要她的信任吗?
    赵清漪心想:如果魏肃也牵扯进如此冤案之中,里面还涉及西北太平,太子真的要被坑惨了。加上李氏,从李氏口中赵清漪可以对忠勇侯的为人窥其一斑。太子有这样的妻族、母族,就算自己再文武双全,也是长在腐臭尸骨上的血莲花,他的根基不正。而加上原来的虚名太盛,以至于皇帝忌讳,他只有乘坐着破船去死了。若是当时空性大师有可能亲见皇帝,皇帝得到账册,他真的对太子不满直接就发难除去魏家,太子元气就大伤了。
    原主不过是后院女子,对这些朝局动荡了解不多,但是赵清漪也从记忆中寻到三年后魏家不正是倒台被贬了吗?与此会不会相干?当时太子还未被废,但是打击很大,天天醉酒。而魏家倒台后,诸王及其势力像疯狗一样嘶咬太子,太子之后也失去了理智。再过一年,太子正式被废,被幽居。
    但是太子被废之后,郭永崎又极可能发现朝堂更乱,众臣与诸王朋党而不思社稷实际的政务,诸王只思撕扯争位,郭永崎失望,对太子位思考要谨慎得多。
    过了一年多,又重立郭延锦为太子,他难道又发现郭延锦并不知道魏家的事?
    毕竟永盛十三年时,郭延锦才十四岁,都还在弘文馆加强单独班rdquo;学习,下午再有骑射和武艺课程。他到十六岁大婚才走出弘文馆入朝历练,平日那些老师们又会时不时来东宫面授一些课程。
    所以,就算魏家不清白,郭永崎想通此节、又为稳定朝堂再重立他为太子也是有可能的。只不过,这时候郭延锦的心境已变,远不如从前了,恰巧人设在皇子中不讨喜却务实的诚王跃入了郭永崎之眼。郭永崎后来再废太子,但是还没有来得及重立太子,突然病重,写下诏书传位给诚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