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1页
    这应该是扮的小生,这青衣身子清瘦,面相儒雅,倒是有几分古代才子的模样。
    “这生怎的与上次不一样?”刘蝉向沈氏问。
    他分明记得,以往这尚雅班做顶梁柱的生要魁梧一点。
    沈氏闻言望向台上的生,她思索片刻后回复,“这班里前一个生对我不太尊敬,我便叫人把他赶出南国了。”
    她说得轻巧,语调间也都是和往常无异的温柔。
    刘蝉挑了挑眉。
    沈氏口中那“不太尊敬”刘蝉大抵也能猜到是什么。左右不过是因着沈氏常去光顾听戏,便以为沈氏倾心自己,做些出格的事儿。
    “只是赶出南国了?”刘蝉有些玩味地问。
    “自然是废了条腿。”沈氏抿了口茶笑答。
    刘蝉换了个姿势,他漫不经心抚了一下自己大衣上的毛领,似是把飘落到毛领上的灰尘拂走,“那倒也是便宜他了。”
    “毕竟若是坏了傅府的名声,那拿他的命,可能都不一定足够抵。”刘蝉掀开眼皮,眼里的冷光似无意,似有意地射向沈氏,“你说是不是?”
    沈氏不慌不忙地含笑点头。
    “自然是这样的。”她说。
    刘蝉的视线在沈氏身上凝了几息,沈氏对着他依旧温婉一笑。
    片刻之后,刘蝉又挪开视线。
    他看着戏台上陆续出来的角,语气冷淡,“你自己心里清楚便好。”
    “这些事情,你最好在我有所耳闻前处理了。”刘蝉一手托腮,眉宇间散漫一片,“否则有些问题就不会这么简单。”
    沈氏微笑,“我明白的。”
    她说。
    在院子里,她虽是与刘蝉关系最好,但是沈氏心里清楚,若她真令有关自己的流言蜚语在南国大街小巷流窜,刘蝉处理起来也不会手软。
    戏台上的小生已经起嗓开场。
    沈氏眯着眼睛倾耳听。
    事实上,比起这个较为年轻的生角,她还是喜欢原先那个生角的,先前生角的嗓音唱法还有台风都与她的师傅很像。
    他们都偏爱较为低沉喑哑的起音,每到高潮总要断续,如千军万马陡然又被凝噎住一样,听得人心神骤紧。每每听着戏,盯着台上先前那位生角拈指,沈氏总是能想到自己的师傅。
    早年她的拈指逗花,还是她师傅手把手教她的。
    沈氏跟着台上的花旦哼了两句。
    尚雅班那些戏剧曲目沈氏不说听了千遍了,百八十还是有的。那些个乐谱、腔调、转音,沈氏早就烂熟于心。
    刘蝉对这些东西兴趣不大。
    他兴致缺缺地嗑着瓜子,时不时扫一眼戏台上卖力的青衣。
    旁边的秋狸不断给他添茶水,增零嘴。
    刘蝉本身就是个没什么情操的人。
    这些咿咿呀呀从刘蝉的左耳进,也没在他的脑里逗留,径直便从他的右耳出了。
    听着听着戏曲便走了神的刘蝉,在不知不觉间,又看向身旁颇为投入的沈氏。
    沈氏每次听戏时,不论是听谁的戏,她的那双杏眼总是明亮得晃人。明明她已经是三十有五的半老徐娘了,可因着她娇美的相貌,和听戏时那双清亮的眼,总令她身上充满一种少女的朝气。
    刘蝉注视着沈氏注视了一会儿。
    “你在念你的家乡?”刘蝉突然开口问。
    沈氏回神,她转头面对刘蝉。
    她眨眨眼,略有些圆的脸上流露出一股茫然来,不知道刘蝉为什么忽然问这样的问题。
    而刘蝉还凝视着她,等她的答案。
    于是沈氏只能抿嘴想想。
    “……倒也不是想家乡,”沈氏轻轻说,她低头摆弄着自己的袖子,“六太太你也晓得,我自幼是被镇上的梨园收养长大的,多少还是有些想里面的老师长辈的。”
    “不过是想念他们罢。”沈氏抬头,笑对着刘蝉。
    刘蝉便问,“那怎的不去看他们?你所出的那所梨园也不算远才对。”
    沈氏回答,“早就死的死,散的散了。”
    沈氏说完,闭口缄默起来。她不欲多数她所出身的梨园是怎样死,怎样散的。
    人情冷暖,总是令人怅然若失。
    刘蝉亦默了一瞬。
    他的本意不是去提沈氏的伤心事。
    刘蝉的手指不停地叩击着座位的扶手。座位扶手上略有些粗糙凹凸的触感,这实木之感顺着刘蝉的指腹漫了上来,好像刘蝉的指尖落在了谁坑包不平的心上。
    “我有时夜半难眠,总是听你在庭院里吊嗓子。”刘蝉岔开话题说。
    “你唱的地方话我不甚清楚,不过挺好听就是了。”他说,“我一直都还想问你,你老是唱的那话是什么意思。”
    沈氏抿了下嘴,她的神色飘忽起来。
    她望着不远处庭院里那处窄窄的小河,脸上总是馨甜的笑容像是长了翅膀一样,随着她的视线,她的思绪一块远去。
    戏台上的戏还在唱着,此时剧情已到了高潮,小生被冤枉,即将被发配边疆,大喊恶人当道,苍天不公。花旦在一旁哀哀,甩起长袖,掩面而泣。
    一时间戏台上唱起了悲离。
    “那话的意思是——”沈氏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又与刘蝉对视。
    她对着刘蝉,仰月唇努力地重新绽出笑。
    刘蝉听见沈氏轻声说,“小河依依,故乡遥遥,不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