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页
    姬洛素来稳重,如今被她三言两语逗笑,便将这两月来的经历挑挑拣拣,单单略去九章之纹,简短地说了一遍。
    慕容琇听到石雀儿时沉默了片刻,分析说:“这老贼逗留此地,多半是为等人,要不就是贼心不死,仍然想寻出那‘洛河飞针’!可恨,那些江湖喽啰虽然武功不行,但被他一撺掇,却麻烦至极!”
    “难道刚才那些人……他们为何将你认作‘洛河飞针’?姐姐又为何要扮作‘洛河飞针’?”姬洛前后一联想,心中猜测白门之变后石雀儿单枪匹马西行,极有可能是得到某些风声和线索,而他本就是奸诈之徒,留有后手不与人分享也是自然。
    慕容琇心中有气,说话时仍旧忿忿不平:“你走时那番话如一根刺一直扎在我心上。洛阳诸事乱如麻,我暗中排查,然而一无所获。后来邺城传来王妃病重的消息,再加上请婚圣旨,我不得不回去。正好,我也想查一查旧人。”
    “旧人?”
    慕容琇语气一顿,眼中含波,似乎想起了什么,面上有几分赌气的不悦,随后避开过去,径自从怀中取出那支宝钗在姬洛眼前一晃。
    她从前只当姬洛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并未作据实相告的打算,但洛阳临别的话和方才出手相助,慕容琇俨然对他多了几分信任,便将之前的事和盘托出,继续道:“我在太原王府越发觉得不对劲。”
    姬洛问:“哪里不对劲?”
    “王妃并没有病重。”
    “有人想诈你离开洛阳?”姬洛道。
    “不,我虽非王妃所出,但她这些年待我极好,她称故要我回邺城,不过是想让我奉旨完婚。”然而慕容琇脸色忽然很难看。
    自从段艾获知慕容评的阴谋后,两家私下本就对局势十分紧张,十一月时慕容评突然痛下杀手,派刺客一路追击吴王慕容垂至前秦,这慕容垂乃是太原王死前所举荐,他虽逃了,可邺城却是人心惶惶。
    “此事暂且不谈,我却在府中查到了另外一件……一件古怪的事。”慕容琇忽然停了下来,姬洛不由也驻足,回头看她脸色惨白。
    只听她幽幽道:“我怀疑我娘并没有死。”
    作者有话要说:  捡完秘籍等级暴涨,好不容易等来一次装逼。
    剧情又回到主线了,说了半天的洛河飞针,大家可以暗搓搓猜一猜她人在哪儿呀~本来想提示一点,但是想小可爱们这么聪明,肯定一点就晓得了,哈哈哈哈,还是保持神秘感吧(#皮一下,别打我,顶锅跑
    PS:更新时间一般为中午,其余时间都是在捉虫。
    看文愉快~mua~
    第20章
    从来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回忆起姬洛离开后的日子,慕容琇三番屡次明示暗示,然而施佛槿当真如个呆子一般,将此情视若无睹。小郡主任性妄为,做事从来横冲直撞,只凭心意,可和尚却心如明镜,且不说两族有别,现南北局势紧张,就说两人的身份,那也是天差地别。
    在洛阳接到王府家书后,慕容琇本想邀施佛槿同她一块儿北上,然而施佛槿婉拒,令慕容琇伤心万分,再加上还有个段艾暗里作梗,于是两人就此分道扬镳。
    十月末,邺城反常地连着下了七日的雨。
    慕容琇困在王府不得出,每日闲得不是同哥哥们斗嘴,便是去王妃处请安吃茶,等夜深人静后,再逐一暗查。
    太原王病故后,她离家数月之久,府内事务不清,不敢贸然拿朱钗询问,只能旁敲侧击寻慕容氏图腾,偶然间在府后一处僻远的院落发现一檐铃雕刻有半面类似之物。
    慕容琇屏退侍从,良夜独自徒步至此,听院内传来几声晋语清歌,推门而入,一名两鬓华发的嬷嬷正在洒扫。
    嬷嬷眼神不好,乍见她痴立于院中,扔下笤帚一步一踽走过去,喊道:“夫人,是你回来了吗?”
    “夫人?”慕容琇甚为疑惑,这院落不起眼,她从小得宠,在府中横行,却极少到这里来,对这嬷嬷更是极为脸生。
    近了,那嬷嬷听她开口清脆,才瞧清是位年龄不过双十的女子,虽身着短打,却衣容华贵,想来定是府中身份尊贵之人。再细看那面容,嬷嬷扑通跪地,悲喜交加:“小郡主?你是……你是小郡主?”
    慕容琇被她夸张的模样吓了一跳,嘴角一挽,扬鞭问道:“你识得我?以前怎么从没见过你,我且问你,这间屋子住的是谁?”
    “这屋子……”嬷嬷摸了一把眼泪,啜泣道:“住的……住的……”
    “你快说呀!”慕容琇看她哭哭啼啼有几分不耐。
    嬷嬷终于捋顺舌头,道出要点:“住的乃是小郡主你的生母啊!”
    “我娘?”慕容琇也是一怔。
    天边忽然起了一声惊雷,夜里风起,积雨的黑云滚过,沉沉压在人头顶。慕容琇忽然想起往事——
    很小的时候,慕容琇便知道王妃贵为王妃,却不是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母亲。她时时询问乳母,可乳母是她出生后才拨调来的新人,因而一问三不知;她问及王妃,王妃也三缄其口;最后没有法子,她便央求父王,父王却告诉她,她的母亲生她时逝世。
    慕容琇素来敬重父亲,不想触及他的伤心事,从此后便闭口不谈。
    有一年新年,她随太原王府众人去宫中赴宴,夜宴回来,见人人父母亲,兄弟爱,心中难免酸楚,便一人偷跑到这里,于屋前痛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