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30章 利益纷争
    时不我待,留给秦国的时间不多了。
    秦国该争分夺秒,不择手段扩大利益,争取绝地逢生。
    季玄陵走向百官中央,掷地有声的说:“诸位爱卿所虑,本王何尝没有考虑过。在诸王龙城前,本王已经东方六国的君王达成联盟。
    各国精锐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大康境内,彼此不发生争端。
    如此一来,七国有能力消灭大康,好取而代之。
    若大康灭亡,七国疆域扩张,大乾再针对秦国,就该考虑秦国背后的盟友。
    若大乾采取分而化之的策略,试图瓦解七国结盟,秦国凭自身的能力,加上楚国,齐国,短时间内照样能勉强抗衡大乾。
    若灭大康后,东方六国试图灭秦,有大乾做依仗,他们心生邪念时,也该掂量掂量自己,能否对抗大乾。
    目前,局势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乐观,却也没有那么糟糕。
    事在人为,秦国仍有机会。”
    借助大乾之威,震慑东方六国。
    拉拢东方六国之势,牵制大乾。
    秦国纵横捭阖,若一切安排妥当,便可左右逢源,谋取利益。
    殿内,百官得知季玄陵的想法,渐渐如寒蝉安静。
    他们没有料到,自家王上在龙城处境如此凶险,差点发生致命危机。
    如此危险的情况下,自家王上竟然还考虑秦国利益。
    一时,百官汗颜。
    若王上计划得当,他们安心执行策略,秦国崛起指日可待。
    毕竟,一年间,秦国疆域扩大数倍,在自家王上带领下,秦国犹如初升的朝阳,快速的崛起。
    他们相信,秦国精诚团结的话,有朝一日必然达到如日中天的地步。
    殷鸿,贾泰初,严正方等人,面色尴尬。
    这时,黄浩然挺身而出,高声说:“既然王上已有计划与安排,臣自然遵照王上的旨意行事。不过,王上在龙城这段时间里,大康皇帝赵辰,拉拢江南的孙铭,西南的穆家兄弟,与苟延残喘的公羊越,组建大康同盟。
    他们仿佛意识到秦国拉拢东方六国的精锐,灭大康,取而代之。
    欲齐心协力,针对秦国为首的联军,从而解除大康境内的兵锋,好起死回生。”
    他算明白了,自家王上年轻,然而,有关大乾,大康,秦国,东方六国的情况,基本了如指掌。
    早已给秦国安排好退路。
    南征,势在必行。
    大康,志在必得。
    “大康的变化,在预料之中。龙骑撤离大康,赵辰为首的大康军队,已是强弩之末。或许个别诸侯非常强大,却没法再威胁秦国了。”季玄陵信心满满的说。
    折身回到龙椅上,他顿了顿,铿锵有力的说:“商议南征前,本王先宣布几件事儿!”
    在龙城时,他思考过许多问题。
    是时候,对秦国作出改变了。
    其一,他准备定都长川城,更名为神都,与大乾的龙城争锋,镇南王宫更名为长乐宫。
    其二,扩军,继续扩军。
    秦军数量足够庞大了,对抗东方六国搓搓有余,奈何在大乾面前,仍犹如稚嫩的孩童,没法相提并论。
    大乾七皇子入主东宫,将来继承皇位,若他成功铲除南唐,大乾,秦国必有大战。
    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安排。
    再者,龙城遇刺后,他计划组建效忠自己的情报刺客军团,一来秘密铲除对抗秦国的人,二来加强秦国对其他诸侯国的了解,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
    听闻季玄陵的想法,群臣几乎没人反驳。
    秦国要强大,的确该不断调整,尽可能优化自身的实力。
    见百官支持自己的改变,季玄陵继续说:“大乾,大康,皆为存在数百年的帝国,他们有许多值得秦国值得学习地方。此次本王前去龙城,不单单向大乾皇帝贺寿,还摸清楚了大乾朝堂的状况。
    在龙城时,本王与贾爱卿商议过,准备效仿大乾,把秦国三公九卿制,改变为大乾的三省六部制。
    此事本王思量良久,贾爱卿,张爱卿,已同意本王的提议,不知诸位爱卿有何想法?”
    三公九卿之乃秦国的朝廷制度,其他诸侯国在崛起中,纷纷执行适合自己的制度。
    早在百年前,大康与大乾纷纷采取三省六部制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比秦国的三公九卿制更先进。
    一来,三省六部制清楚的标明官员的职责,二来,也是最关键的,季玄陵希望趁着秦国尚未强大时,直接加强自己的权力,免得诸多事宜,仍需召集百官商议。
    此时他提出来,尽管是在与百官商议,不过按照他的性格,即使有官吏反驳,他照样会强势推行。
    不过,毕竟在更换朝廷制度,乃国之大事,该聆听百官的建议,查漏补缺,免得发生意外。
    此言一出,朝堂里的百官,一个个交头接耳,彼此窃窃私语。
    秦制推行多年,突然更改太轻率了。
    必然是有人受益,有人损失。
    稍之不慎,还损害秦国利益,造成秦国动荡。
    此时,不少官吏不知道季玄陵如何安排。一个个非常的担心。
    他希望维护秦国利益之余,不伤害自己的利益,生怕自己被消弱权力,远离权力的核心。
    一时,群臣纷纷表态,各抒己见,可惜没有统一结果。
    中午到日落,百官唇枪舌剑,在此事上耗费不少时间,渐渐分为两个不同的观点。
    贾问道,张懿,徐闻达为首的官吏,支持季玄陵改变秦国现有的制度,积极效仿大乾,大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殷鸿等几名秦国老臣,则支持秦国旧制,特别是殷鸿极度维护秦国旧制。
    尽管他没有直言不讳的说出来,但殿内的官吏非常清楚,殷鸿能担任秦国太尉,皆因秦国奸臣当道,官吏青黄不接时,他恰好执掌大股秦国精锐,拥护季玄陵铲除佞臣。
    从龙之功,盖世功勋,故而身居高位。
    近年来,除维护秦国朝廷稳定,协助王上调度粮草外,未领兵征战,没有多少功勋。
    朝廷改制,他怕没有资格继续担任太尉,甚至没有资格出现在秦国权力的中心,故坚持维护秦国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