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八章 不该啊
    仅仅是过了三天的时间,北京城的这股暗流就由暗转明,变得明朗化起来,呈现在公众的视野里,京城的这潭死水彻底沸腾了起来。

    尤其是黄立极一家子的狼狈离京,只有两辆马车,彻底将这种紧张的气氛推到了新的顶峰。

    还有就是在阉党一派,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暗中议论纷纷,心中忐忑的同时,又充满希冀,怀着一丝希望。

    “嗨...听说了没有?黄立极一家之所以能够全身而退,就是向皇上缴纳了赎金,才能够免以追究,保住一家的老小?”

    “怎么可能没有听说?老百姓或许还不知道,但整个官场之上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只要主动认罪,就能坦白从宽。并且,向朝廷‘捐输’一定的银子,就能幸免于难,躲过这一次风波,最不济也能保住一家老小的周全!”

    “看看田尔耕、孙云鹤、徐显纯那些人,就是死鸭子嘴硬,死到临头都不肯松口,证据确凿也不肯认罪,这下到可好,查没家产,不仅本人被处斩,一家老小也跟着遭殃,全都被发配到边疆。”

    ......

    相比于北京城的官场上沸腾了起来,京师的禁卫军更是发生了大地震,搅闹得城里的百姓人心惶惶,禁卫军或是被拉到城驻扎外,或是与白杆子兵混编在一起,更有一些将领丢了脑袋。

    一时间,相对而言,除了百姓还能安稳一些,那些勋贵与官员们却是一个个风声鹤唳,胆战心惊,每天都在不安与惶恐中度过。

    除了内阁重臣,六部之中,就属兵部官员的感受最深,京城的局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内到皇城的锦衣卫,外到禁卫军,几乎全都掌握在年轻的皇帝手中。

    兵权的转移是那么的隐秘,润物细无声人,在一些有心人的眼里,却还是发现了一些端倪,头脑的清醒,理性的认识,使得他们胆寒,害怕地身体都在发抖。

    所有细微之处的征兆,都预示着一场大风暴来临,而风暴的起始点就是京师卫戍部队的军权,进而蔓延到整个京城,乃至于天下。

    不管是那些皇亲国戚、勋贵,还是京城里的官员,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即便心里没鬼,也是忐忑不已,谨慎行事。最起码是在短时间之内,做事不敢有丝毫的差池。

    因为,皇上的声势太吓人了!

    从千里之外调来白杆子兵,就是让秦良玉接手京师的禁卫军!

    当然,这并不包括那些疯魔一般的部分魏党官员,仿佛没有意识到皇上的大动作即将来临,他们依旧在顶风作案,攻击东林党的同时,也在无下限的护短,保护自己人。

    随着李国?的致仕,这位首辅当了还没有两个月,使得魏党一派的危机感愈发的强烈,即便继任者是来道宗,主持内阁,也无法让他们心安多少。

    因为这位新首辅是灰色的,虽然与魏忠贤有一些来往,有一些牵连,但更加偏向于中性!

    尤其是崇祯皇帝登基即位之时,这位新首辅立马倒戈相向,从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从天启皇帝驾崩的那一刻起,就有了分道扬镳的苗头,与魏忠贤成为了两路人。

    施府....

    施凤来与施时升父子二人聚于书房之中,都是满脸的不安之色,交谈的话语里充满消极的情绪,显得心情很是低落,略有焦躁之意。

    “父亲,我刚刚已经打听到了消息,这次为了能够离京,远离京城的漩涡,张瑞图可谓是下了血本,捐出了将近九成的家产,城外的那些田地,更是无偿的献给皇家。”

    “还有杨景辰,由于参与过编撰《三朝要典》,整个人非常的心虚,害怕的要死,皇上还未追究,就已经主动认罪,并且捐输了大半的家产,说什么体恤国坚,事实就是缴纳的保护费......”

    “时升,不要掺杂你的个人情感,据实说就行了。”

    施凤来打断了儿子施时升的讲话,进而又问道:“对了,三法司会审吴淳夫、李夔龙和田吉结果出来了没有?皇上又是什么态度?”

    “父亲,结果早就出来了,三法司的刑部尚书苏茂相、左都御史曹思诚、大理寺署印少卿姚士慎三人也太大胆了,居然顶风作案,冒然袒护吴淳夫三人,仅仅是罚了他们分别三千两、一千两、一千两纹银,解助军饷,皇上当即就将兵部尚书苏茂相免职,换上了王在晋。”

    “不过,皇上也没有真的要处斩吴淳夫三人的意思,他们的家人捐输了全部的家产之后,就给放了,任由其离京。”

    “怪事儿...不该啊....”

    犹如条件反射一般,施凤来嘀咕了两句,满脸的不解之色,进而自语道:“按照皇上如今在京城的这架势,不该这般雷声大雨点小啊?放宽对部分魏党余孽的处理,还能理解。但是,吴淳夫、李夔龙、田吉等人可是五虎般的存在。”

    “就算国库空虚,皇上急需银子,但以他们这些人的累累罪行,直接查没家产都没有问题,皇上怎么就这么轻易地放过来了呢?”

    “不对,其中一定有什么不足为外人道也的隐秘,皇上一定有着更深层次的意图,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

    说话之间,施凤来的语气越来越笃定,心中有一种非常不好的感觉,眉头都快拧成了一个疙瘩。

    乾清宫之中,贾亦韬端坐在那里,虽然绷着一张脸,但眸子中闪烁着莫名的光芒,难以掩饰他此时兴奋的心情,正在听着杨景辰的侃侃而谈,针对国策、时弊,积极提出兴革的意见。

    “启禀皇上,如今之时,国泰日衰,国势弥坚,天下之所以流民四起,百姓之所以民不聊生,朝廷的财政之所以越来越困顿,等等,究其原因,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两个字上,党争!”

    “历朝历代以来,都不缺乏党争。然而,前朝之时,党争尤为厉害,使得朝廷的官员多数沉迷于党争,而枉顾江山社稷,而无暇于天下苍生,致使虚耗国力。”

    “何为党争?就是分属不同的派系,代表着两个不同群体的利益,争夺更多的私利。然而,世界之大,天下百姓将近两万万,相比于黎民百姓,他们不过是沧海之一粟,却瓜分了绝大多数的利益。”

    “结果就是,百姓的流离失所,朝廷的各种赋税征收不上来。而且,那些参与党争的官员,还会使出浑身解数,想出各种办法,掣肘朝廷的改革,维护他们背后团体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