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卷阅读204
    可她方才又让相然别总打听京城的事,现在也不好开口再问相然别的。

    宴卿卿抿了抿嘴,心想算了吧,闻琉是聪明人,他自有定夺。那些大臣也不是个个都在吃素的,和她没关系,多想无益。她的手撑着桌子,纤细白嫩的手指轻轻揉了揉疲倦的额头。

    既然已经远离京城,便不消再乱动念头,省得以后被闻琉找到。

    ……

    而此时的京城之中,人人皆是胆战心惊,神经崩成一条细而紧的绳,一触便断。

    连皇帝都出了事,以后就算胜了蒙古国,以后又该怎么办?

    还没等这些人想明白,先太子妃----该说瑞王妃,她消失了段时间后,不知道被哪个大臣接了回来,突然抱着孩子又出现在京城,似乎还打算在瑞王府住下。

    这又让人心中升起不好的预感。

    皇帝生死不明,他膝下无子,关系最亲近的也只有这个两三岁大侄儿。如果真出了意外,那也只能让这位先太子嫡系来继承大位,稳定局势。

    可皇上不是还没出事吗?不少人惴惴不安。

    闻琉下落不明一事本该瞒着,现在也不知道是谁把事情弄得众人皆知,朝中七嘴八舌,整日没个安静。

    各种不知真假的谣言正悄悄传开。

    有些本是荒诞不已,却因人人都在议论,说得跟真的一样,让人心里却不由自主地信了三分。

    朝堂中有蒙古国的探子,隐名换姓做了官,身居高位,表面德高望重,对皇帝忠心耿耿,实则暗藏祸心,手段狠毒,居心不轨。

    皇帝自即位时就已有想法,只是那人藏得实在是深,上一次由赵郡王叛乱查出可疑,动了许多人,竟也没找到他的痕迹。

    此次皇帝御驾亲征尚未敲定,那人便把消息传了出去,蒙古国新大汗抢先一步与太守联系,边疆的人始料未及,皇帝因此受到伏击,下落不明。

    这种事是极为恐怖的,谁也不敢想象敌国奸细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藏在一众朝廷官员之中,加上边疆没有闻琉安全的消息,顿时又是人心惶惶。

    许多百姓先前就以为是请辞的刘右丞,现在则更加笃定。甚至已经有人上门破口大骂,被丞相府夫人骂了一顿后再也不敢过来,到底这事还不知真假。

    不过如果真说起震惊二字,都还不如另外一个消息。

    皇帝有子嗣。

    这句话一经传出,就像是平静的湖泊之中,重重砸下一颗分量不小的石头,惊起阵阵波澜。

    很多人反应是不可能,连不少大臣也这么想。

    闻琉身形高大,性情温善却不失果断,平日认真处理政务,手段极高,远胜于旁人。可他素来不好女色,清心寡欲,没有即位的心思,在纳妃这上面从不像先帝那样上心。

    他能有先帝一半数量的妃子,底下臣子就安心无虑。可闻琉没有,他对女子毫无兴趣。

    前段时间,大臣甚至不敢上奏章提及选后纳妃之事,生怕闻琉觉得烦躁直接出家。

    现在突然说他有子嗣,那绝不可能。

    谁都不信,但这件事越闹越大,仿佛就像有人亲眼所见一样。

    闻琉安危让人心里提着口气,这个莫须有的孩子也着实怪异。闻琉如果瞒得紧,那是谁传出的这件事?

    还未等众人想清楚,京城内便加强了禁制,不允许百姓再议论此事相关的话。强硬的指令并没有压下谣言,反而让别人都注意力都集中起来。

    直到最后,众人才倏地想起那封没见过内容的立后圣旨。

    旁的暂且不论,闻琉临出征前将这张圣旨放在礼部尚书那里就已经说明他的态度。

    皇后有人选。

    礼部这几天暗中来了不少官员,纷纷是来问这件事的。

    朝中有几位熟悉政务的要臣管理,还没出大乱子,底下的官员为了日后着想,也只敢去问问,没有做出格事。

    他们心底半信半疑,闻琉出事的消息并不完整,民间谣言大多都是在猜,他是否真出了事,百姓并不确定。

    见了密报的大臣清楚大致缘由,知道那太守是贪色误事,却也不会拿这种事出去乱说。

    不知道的,则是各种猜测。闻琉要是有个子嗣,那这帝位便与瑞王府没什么关系,所以上面的人没动静,就不值得奇怪。

    可若是假的,那张圣旨又该怎么解释?闻琉如果真要立某家姑娘,大可直接宣布,为什么要把圣旨压在礼部?

    而礼部尚书闭口不言,他现在找不到宴卿卿,御林军统领跟他说宴家小姐近日不在京城,他心觉不对,却又说不上哪里不对,只能闭紧嘴。

    但他还是模棱两可地说了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话,当下让人炸开了锅。

    皇帝如果真有了子嗣,纳妃不过小事一桩,没必要遮遮掩掩地拦着不让人发现。

    倘若要立后,更加不必这样隐瞒。

    既然礼部大臣都敢说这话,代表闻琉也应该是没有顾忌,那为什么迟迟不宣?莫不是有什么不能说的难言之隐?那女子总不可能是敌国公主吧?

    众说纷坛,皆猜不透。

    后有消息传出,又是令人满脑惊讶,听说是礼部尚书的亲信醉酒的话。

    ----皇帝其实早有退位之心,已经成婚生子,只是怕那家小姐受奸细谋害,故而从未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