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医术和名声早就佩服的五体投地,只怕李菱叶这样的指责,他还真的是要半信半疑了。
此刻,看老母亲的症状跟盖世医隐之前提过的全无二致,还是打心眼里相信他的。
只是,这样子的话,是不是说明芍药刚刚给老太太服用的药本身就是解药?
他对自己的女儿生不出疑心,对那个宫里太后身边的叶太医却是生出了一丝疑心。
怎么会那么巧?他家里出现异常,老太太病倒,还有刘氏借他的名头开铺子,全都凑到一起?
叶太医是太后的人,太后跟太子殿下关系向来不睦。而自己是太子殿下的忠实拥护者。
还有目前京中蠢蠢欲动的梁王世子穆云志,频频出入京中权贵之家。
这一切,似乎都在向他表明,京中或者说朝中,目前在酝酿着一场惊天风雨!
看着眼前仍在不依不饶的女儿,他沉下脸,呵斥道:“退下!”
李菱叶被他陡然提升的气势镇住了,不敢再造次。只得低着头,弓着腰退了出去。
到了老太太院子外面,她叫了春花,转过一条花径,径直往李府的后花园那边转过去。
看见她进了花园,就有一个婆子笑着迎上来:“大姑娘过来赏花?”
李菱叶懒得理她,直接从袖子里掏出一个银锭子扔过去:“把李贵媳妇给我找过来!”
那婆子接了银锭子,笑的见牙不见眼:“好的,好的!她这几天也念叨着姑娘呢!姑娘总也不来!”
然后便嘴里哼哼着小曲儿往里面去了。
不一会儿,她就带了一个容长脸的妇人过来。
“姑娘,您可算想起奴婢了!可是有什么事情要吩咐?”那妇人看见李菱叶,脸上立马露出讨好的笑容。
“嗯!这个给我立刻送到河北街那家平记包子铺去!”李菱叶说着,将一个荷包递到那妇人手上。
“是!姑娘想吃平记包子,奴婢立刻就让人去买回来!”李贵家的接过了荷包,给了李菱叶一个心领神会的眼神,便转身就走了。
而交代完了,李菱叶方才回了芍药居。
“老先生,这是家母最近一段时间用的药渣,都在这里了,您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妥?”李正儒听了盖世医隐的嘱咐,命人将老太太最近服用的药材剩下的药渣都收集了过来。
看着面前的药渣,盖世医隐伸出手指蘸取了一点点,然后放到鼻尖轻轻一嗅。
“这里面是有古怪!”他眉头一皱。
“怎么说?”李正儒连忙问道。
“这些药材,如果我没有弄错,都是温补的药材。老太太突然昏睡,痰迷之症是不可能都用温补之药的。”盖世医隐的话说完,李正儒就知道,老母亲这是也被人给算计了。不由怒气陡升。
“那今日芍药喂给老太太的药呢?您看看是不是醒神祛痰之药?”他对于医理,也略通一二。
盖世医隐摇摇头,道:“这些药,跟前几天的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是其中多了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李正儒连忙追问道。
“天一圣水!”盖世医隐道。
“天一圣水?!”李正儒闻言色变。
“天一圣水不是说可以起死人,肉白骨么?包治百病么?当今圣上如今也正在服用!”
“是,它可以是救命的良药,也可以是害人的毒药!端看用它的人想做什么!相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盖世医隐说道。
“还有这种事?老夫倒是从未听说。只是,那些人对本官老母下手,不知道到底是何居心!”李正儒说着有些后怕。
“按照老先生您的说法,我母亲这次病发,也是因为服用了天一圣水?”他此刻,却是有些疑虑了。
皇帝目前尤其推崇天一圣水。据说是服用了天一圣水之后,精神状况比之从前好了许多。而且听说如今后宫里也多了雨露润泽。那位献上了天一圣水的贤妃娘娘,最近居然还在三十三岁的年纪又再次怀上了龙胎。
为了这件喜事,皇帝还破例为她过了三十三岁的寿辰,据说还打算按照民俗,陪伴她一道去爬皇宫后面的那座万寿山,为她祈福。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一章 布置
甚至如今因为皇帝对贤妃的盛宠,朝中已经有人开始上书提议请封贤妃为后。
就连贤妃所出的大皇子,也有不少人悄悄抛了媚眼过去依附。俨然已经有了所谓皇长子的威风。
作为太子的忠实拥护者,李正儒李相爷自然不会对朝中的这些变化坐视不理。
只是,他针对贤妃逾制和大皇子违规的奏章还没有发出,家中就先后出了事情。
若是没有找到盖世医隐,他觉得自己到最后,还是会把这笔账算在贤妃身上。因为,贤妃看起来实在是太像始作俑者了。
可是现在听说太后那里的叶太医也卷入其中,李正儒就不得不多想几分了。
想到太后的屡屡干政,和对于梁王辅政的坚持,李正儒的心里就不得不把太后和梁王也列入了考虑的范畴。
若是此事果然是太后针对他的手笔,那么太后这显然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李家若是倒下,太子必然会失去一个有力的拥护者,朝堂之上,就更加纷乱了。贤妃和大皇子会不会趁机发难,还真的很难说。
而且,李正儒在内心深处,还提防着另一位皇子。
那就是纪妃,纪氏的堂妹所出的三皇子。
三皇子平时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却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在朝中的风评丝毫不逊于太子。况且,他还幼承庭训,是由他的外祖父当世大儒纪如海亲自启蒙的。在几个年龄相仿的皇子中,是真正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而且纪妃出身高贵,纪家百年世家,在朝中的势力也是盘根错节,不容小觑。
若不是皇帝当年一意立袁皇后所出的孩子为太子,这太子之位,三皇子绝对拥有一争之力。而且,作为纪氏的姻亲,他当时也极有可能会倾向于三皇子。
不过既然他成为了太子太傅,又是当朝首相,自然是旗帜鲜明的站在太子身后了。这,应该也是皇帝当年仔细权衡的结果。因为唯有他,可以平衡和压制住纪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