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么?”
原主虽有五十亩地,但都是许青料理,有了收益也是许大娘许叔帮着收着,尽管每次都会跟原主讲一讲,但原主对此并不上心。
江堇姝觉得应该多了解一点儿,毕竟田地是一项稳定的收入。
“交粮,这个稳定。至于地里种什么,稻米居多,我们分得地有大半都是水田。大伯说了,若是我们没空,他会替我们看着,也没什么大事。”顾庭显然也是做了功课。
见他样样清楚,江堇姝就不再问了。
第二天,两人锁了院门,返回府城。这次不仅带上许大娘和草珠儿,还带了顾庭先前的书童常乐。如今顾庭正式读书,常乐这个书童也算是实至名归了。
回城的途中,江堇姝还计算着手中的钱,想着是不是再置办些地。毕竟田地出产虽不多,却省事也相较稳定,若要经商可费心力的多。之前想开铺子,是没料到顾家突然分家,那点儿底子对大房二房来说不多,但对只有小夫妻的三房来说,很丰厚。
大房不大计较这些,二房虽计较,偏因顾康的事儿正心虚,日后少不得也要嚼舌。
回到府城,顾庭先让许叔跑一趟章家,告知老师明天去听课。许大娘草珠儿在厨房里忙晚饭,柳叶儿收拾屋子。
饭后,江堇姝叫来许叔,说了想买地的事儿。
许叔道:“怕是不大好办。咱们这边地虽多,但没地的人也多,好些权贵之家都来这儿置办田庄,好比顾家的那些地都是祖上做官时才置办起来的,代代传下来,只有卖出没有买进。当年先夫人给姑娘置办的地也是寻摸了很久,好不容易才买着,那边的地可没顾家的地好。”
早先还担心地多了招眼护不住,现在却是想买买不着。
“那先打听着吧。”
屋子里,顾庭再看书。
耽搁了三天,再去章家,老师一定会考察他的功课进度,即便是家中有事,也不愿他耽搁读书。顾庭虽然天资聪慧、记忆绝佳,然而读书到底晚了,彰泰的确说他可以明年下场,但童生试原本就相对简单,特别适合顾庭这种记忆绝佳的考生,然而乡试才是分水岭,彰泰有心好好儿栽培他,自然要让他根基打的牢固。
再一个,彰泰之所以要他明年下场,也是有所考量。
顾庭之前毕竟是个傻子,只要有心就能打听的出来。彰泰倒不在意外人议论,但流言多了怕影响顾庭日后科举之路,若是顾庭能得了功名,流言便不攻自破。
“这么用功,真可惜,明天竹山文会你去不了啦。”江堇姝打趣了一句。
文会持续的时间看似长,但真正举行只有三天,恰好明天开始。
顾庭为难的抓抓头:“我也想陪你用,但是读书不能耽搁……”
“你就好好儿去听课吧。”
顾庭点头:“明天我不用车,让许叔驾车送你,带上柳叶儿草珠儿,小心点儿。”
文会虽热闹,但人多容易出事,她们都是女人,带上许叔勉强放点儿心。
“放心吧,没事的。”江堇姝自是有所依仗,并想着,或许应该找个出处露一露自己的身手,往后行事也方便。
不如、再拿清风道长做个幌子。
*
早饭后,顾庭带着常乐出了门,稍后,江堇姝也坐车出门。
竹山文会在竹山书院举行,书院在城外万竹山中。顾名思义,这山的得名就源自于山上多竹,而书院的创建人也是看中绵绵竹林,才将书院设立在这里。
从月前开始,万竹山脚下就开始热闹,到了今日更是熙熙攘攘的人。
出了城,越靠近书院方向人越多,车马也多,举目望去,四下里搭建了不少凉棚,已然是人满为患。权贵富贾之家早早就支了自家的棚子,不仅方便自家女眷歇息,也提供给前来参加文会的学子,算是结份善缘。
离山脚尚远,马车已然进不去了。
“许叔,就在这儿停吧。”江堇姝取了帷帽戴上,薄薄的一层轻纱飘在眼前,虽对视线影响不大,却挡住了仅有的一丝清风。幸而她有修为在身,灵气运转全身,热意顿消。
“娘子,扇子。”柳叶儿递来一把海棠团扇。
如今天热,拿着团扇既能扇风去热,也能遮脸。放眼望去,到处彩衣飞舞,有不少年轻女子,有戴着帷帽的,也有胆大的直接拿扇子伴遮了脸,亦有原本戴着帷帽,却又将轻纱撩起,扇子遮着脸四下张望,说不出的新奇。
许叔留着看车,其他人顺着行人往里走。
这边已经形成一个小集市,吃喝尽有。
当然,人们聚在这里主要是观赏文会。文会便是由竹山书院提供一个场地,各地学子齐聚,一起辩论学问。高深之处外人不懂,但其中一个环节很得民心,那便是诗才大会。例如人们津津乐道的章铭、苏桐等才子,便是以诗才出名。
江堇姝看似游赏,实则早被万竹山吸引。
山的外围尚且不太显,但深处便觉不同,哪怕离得远也能感应到灵气的浓度比莲花山那边更甚。早先读地志就了解了这片山,二三百年前这里寺庙道观兴盛,更有传闻此地出过仙人,还有各种成精的草木传说。传说不可尽信,但综合各样故事,不可否认此地是个宝地。
若是在这座山里修行,应该事半功倍。
现在顾庭恢复正常,明年若下场,过童试不难。
她应该安排个合适的时机“离开”顾家,在此之前,得安排好柳叶儿等人。
这比她一开始预定的离开时间提早了好几年。
第41章 第 41 章
走得累了,江堇姝找了家尚有空位的凉棚歇脚,叫了一壶花茶。
站在山脚下,只看到绵绵竹林深处隐约透出书院的白墙,倒是一条石条步道依着山势横卧,一头通往书院,山脚这头显得更热闹,搭起了宽阔场地,收拾的格外干净整齐,桌椅条案一应俱全。
“来啦!来啦!”周遭一片骚动,人人引颈眺望,但见从书院的方向走来一群人。
这些人衣着分明,后面跟随的人乃是书院院长、老师以及出众学子,为首的几人穿着各色官服,旁人眼生,倒是本地知府姚缙是见过的。按理来说,知府已是本地最大父母官,但此时姚缙却站在副位,正中间站着的是个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儒雅俊朗,笑意温和。
江堇姝看着面熟,略一想,记了起来。
犹记得先前夜出,归家时在巷子里遇到三个人,那三人似被人跟踪,面带忧色,脚步匆匆。哪怕她对此事并不在意,但到底修真之人,过目难忘,清楚记得对方长相,正是今日地位显耀之人!
再听周遭之人议论,顿时明了此人身份。
季文扬,本省提督学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