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卷阅读139
    担心会有人贪婪, 朝这官银下手,所以朕派的心腹去。若是银子还在, 国库总算可以稍稍轻松些了。”

    虽然官银大概也不会太多, 但有额外的收入总是好的。

    朝臣们纷纷唏嘘。没想到大中年间的悬案,居然延续到现在, 终于水落石出。

    他们也在想,这种事, 若是当年要查,肯定是能立刻查出来的,太|祖皇帝果然糊涂了。

    不过这都是古早的事了,又是大承皇家的事,他们只能在心中唏嘘。

    官银运气很好的没被任何人发现,最终丰裕顺利将官银挖掘出来,送入国库。

    这算是今年开门红了。

    谁都讲究一个好兆头,朝臣们在遗失了几十年的官银顺利入库之后,都觉得今年运气很好,很有盼头。

    特别是在春试开始的时候,他们就觉得更有盼头了。

    这一批进士入朝,虽然做官经验不怎么样,但文书抄写等工作是有人做了,他们终于不用身兼几职。

    朝中官员们第一次如此期盼春试的到来。

    那被拉来做苦力的外官也忍不住热泪盈眶。这段日子,他们简直过的不是人过的生活。作为地方官,他们好歹算个蛇头,平日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就算再累,也有人分担。现在入了京城,他们就成了最底层的存在,最万能的一块青砖,那真的是累得连多喘几口气的时间都没了。

    更郁闷的是,为了更好的利用他们的廉价劳动力,他们的官位居然是不确定的,还是临时工。

    这样,皇帝就可以随时把他们调来调去,随时补空缺,不用走程序,还美其名曰,是找寻最适合他们的工作。

    这还是阁老们提议的,特别是那个蔫坏蔫坏的最年轻的东方逸出的主意。

    他们决定,以后要集体和东方逸过不去。

    作为皇帝幕僚,专出损主意的汪晏:其实这是我出的主意。

    汪晏:深藏功与名。

    背黑锅的东方逸:阿嚏!

    在这种全员期盼新同(苦)事(力)的气氛中,春试终于开始了。

    今年春试,出现了好几个后世被称作传奇的人物,竞争也十分激烈。

    其中最耀眼的,当属于云瑞。

    今年武科正在改革,许多学子还在观望,进入国武监的多是武官和将领,现在武科改革,多在对官员和将领培训上下的功夫。

    卿昱和朝臣商议,希望在已有的军队中发掘人才。低层的军官,是他们重点培养对象,最后考科举的,应该也是这批人。

    这个路线当然是正确的,后世评价对其也相当高,认为这是一个相当务实的想法,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不过在武科第一次改革后的会试上,夺得第一的却并非军队中人,而是一白面书生。

    此人便是于云瑞。

    当时于云瑞考试的时候,别人觉得这书生是自不量力。

    文试也就罢了,可武试,就这小身板,他能舞得动武器吗?

    当然,于云瑞顺利打脸众人,告诉众人,他不仅文试出类拔萃,武试也能拔得头筹。

    有些小军官还是上过战场的,看着于云瑞那骁勇的样子,都忍不住有点懵。

    这样子绝对不是只靠练就能练出来的,这绝对是见过血的!

    于云瑞羞涩承认,他的确见过血。他很小的时候就随父入山打猎,和猛兽搏斗。

    围观众人:……

    就他那白白嫩嫩的样子,还和猛兽搏斗?开什么玩笑?

    不过不管别人信不信,于云瑞都夺得了武状元。

    于云瑞夺得武状元是在会试之后,殿试之前。那时候,会试名次还未放榜。

    待放榜之时,于云瑞恰好是会元。

    世人都明白,于云瑞这殿试状元是跑不掉了。

    一甲会由殿试考官推荐,但一甲的名词则是皇帝决定。

    而这其中又有一个潜规则,即会元的试卷无须考官推荐,皇帝会直接调阅。

    文武状元,多好的兆头?于云瑞有这水平,皇帝怎可能不给自己再树立一个吉兆?

    这时候围观群众不禁有些遗憾。可惜于云瑞不是解元,不然这就是三元及第,再加上文武状元,那才是天大的吉瑞。

    阻断了于云瑞三元及第,此次也是经魁,但名列第二的吴运不由苦笑。

    他总觉得,自己是不是又会被皇帝记上一笔。

    可是他是无辜的啊,他怎么知道于云瑞这家伙居然拿到了武状元?他怎么知道秋试的时候自己是解元于云瑞是第二?他若是能控制自己的名词,他一定让自己稳定第四。这既不会让皇帝陛下认为他没尽全力,又可以不太显眼。

    真是难受。

    吴运忍不住找到于云瑞,对于云瑞大吐苦水,畅想自己会被皇帝穿小鞋穿到死的苦逼未来。

    于云瑞忍不住嘴角抽搐。

    虽然解元他终于赢过吴运,算是了结了一桩心事,但是听着吴运根本没和他竞争的意识,得了解元还埋怨,于云瑞觉得心里很气。

    他还是觉得,自己努力争取的东西,别人弃之如敝履,真的非常不爽。

    虽然现在他已经和吴运成为友人,但还是觉得,如果有机会,他也一定要给吴运穿小鞋。比如多给皇帝陛下进言,让吴运多忙一下,免得他一天到晚胡思乱想,老一副想偷溜的样子。

    你想大隐隐于朝,我偏不答应。

    吴运最开始的时候还没有发觉,之后被于云瑞举荐(坑)了几次之后,他终于回过神来了。

    于是这承高宗时期的传奇二臣终于闹掰,割席断义,经常在朝堂上对喷。

    继东方逸和吴曦这对师兄弟反目成仇之后,这两人也反目成仇。好似只要身居高位,这些大臣的友谊就变成了纸糊的一样。

    而这两对反目成仇的友人并非特例。在承高宗时期,多名好友反目,纷纷在朝堂上你坑我我坑你,你反对我我反对你,闹得不亦乐乎,成为历史中一景。

    为何承高宗的朝臣这么奇葩,历史学家有好几种说法,其中一种是他们为了不让承高宗猜忌,才故意装作不合。

    但承高宗是出了名的好脾气,除了刚登基的时候因为谋逆事件砍了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