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经的建议。
旁的人听了,也纷纷响应,“是呀,刘大人何不叫几位姑娘出来,既与大人拜寿,又可与我们相识一番。”
时至此时,柳姑父方明白,这些人哪是给他拜寿,这是来拜自家几个闺女的。
不过,这么不要脸的话也好意思提出来?
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家,闺女如何能出二门见一堆外男,他还指望着闺女们能够进宫搏杀,如何肯在这个时候坏了名声。
一番推辞后,京城有名的忠顺王爷竟然也来了刘府,众人拜见行礼,忠顺王爷因是这些人中身份最高的,便坐在了主位上。
忠顺王爷自从皇位无望后,过得也甚是颓废。不过他也不敢上进就是了。日前听说了刘家姑娘的事,便想要凑个热闹,哪里想到跟他有同样想法的人却正经不少。
“我本王也听说你们刘家闺女长的俊俏,回头送一个到本王府上,要是真的如传言所说,本王再认你两个闺女当义女。”顿了顿,忠顺王爷也反应过来,他认的义女更不可能选秀了,于是又说道,“本王帮你给那两个闺女找个干亲。进宫这事包在本王身上。至于你候缺的事情,本王也给你办了。”
这些对于忠顺王府都是小事,他既然冲着那份流言来的,自然让人调查了一下刘家。
而且他将话都说开了,也不怕皇帝忌讳猜忌。
他就是这么混帐,他就是日天日地,肿么滴吧。他不但要跟皇帝做亲兄弟,他还要跟皇帝做连桥。
听到忠顺王这话,其他人倒是都消停了,可是柳姑父的心里却是凉了半截。
传言?什么传言?
难道今天来的这些人里都是冲着那个传言来的?
“老爷不好了,出大事了,夫人掉水里了。”这时刘府的管家急冲冲的从后面赶过来,一见到柳姑父,便连忙弯腰禀报。
“什么?夫人怎么样了?有没有事?”此时柳姑父也顾不上忠顺王和其他人在侧了,若是妻子真的出了什么事,不说闺女们此次选秀不能进宫,还要守上三年孝,就是他也要替妻子守一年孝。
管家见自家老爷问起,眼睛扫了一圈的客人,咬了咬牙道,“今儿来赴宴的男客混进了二门,夫人带着姑娘们正准备穿过荷花池,那人便从荷花池后面的假山里钻了出来。
夫人和姑娘们受到了惊吓,混乱的时候夫人和那位客人一起掉进了池子里。现在已经救起了,夫人受到了惊吓,那位男客仿佛也伤着了。
我嘞个去,还好摇钱树没事。
此时柳姑父也顾不得装清高了,听到忠顺王的提议,柳姑父想着只要送出去一个闺女,既成了忠顺王爷的老丈人,又可以将剩下的闺女都弄进宫去,这是一笔好买卖,稳赚不赔。
反正他就是靠闺女发的家,左不过再送出去一个罢了。想了想他的发家史,他才发现这一次送出去的人,身份是最高的。
果然应了那句话,好事多磨呀。
于是直接同意了忠顺王爷的提议,之后便想要打发一番今天来看姑娘,哦不,是来拜寿的众多男宾们。
这些男宾见到忠顺王来了,本就不敢如刚刚那搬无所顾忌,此时又见他将话说开了,倒也不好再多逗留,一一个惋惜的离开了。
连杯酒都没有喝上,白瞎了那份寿礼了。
柳姑父决定送闺女去忠顺王府,这才有底气打发了京城众位纨绔,官职,选秀,竟然连顿酒席都不用,就都有了着落。实在是太意外了。
幸好那柳湘莲不识货。
哼,既然他不给面子,就休怪他不讲亲戚情面了。
一边想着,一边准备回头就吩咐管家,以后柳湘莲便是来了,也不许他进门。
他刘家可没有这么大谱的亲戚。
柳姑姑掉池子里了,还好身边的丫头下人都是从广州那边带过来的,颇识水性,竟只在最初的慌乱之后,便将人救了起来。
只是那位引起骚乱的男客人,却没有那么好运气了,一直等到府里的男仆过来,才将他救了起来。
不过他比别人幸运,别人只喝了一杯茶便赔了寿礼被打发走了。他至少还多喝了一池子水,才被人抬到前院,看了大夫没有大碍后,打发走的。
忠顺王想了想,刘家出了这样的事情,他也是应该离开的。可是刘家姑娘的传言他听了实在是心痒痒,他就怕回头这刘家挑个最不漂亮的给他送来,让他吃亏,于是也不管柳姑父的脸色,厚着脸皮跟了进去。
喝,刘家姑娘果然跟传言所说的一样,都够美,都够艳,还美的各有千秋。
忠顺王问清楚了他相中的那个刘家姑娘叫什么名字后,便满意的离开了。
等到了下晌,王府的长史官便来了刘府。
......
刘家的事情,被传得很香艳,一直关注刘家这事的探春听得很是心满意足。倒是柳湘莲那里有些个不明所以。
“我前儿让人送了些补品过去,竟然被刘家的管家拦在了外面。还说叫我以后甭过去了。说的好像我多愿意去似的。”虽说这个姑姑他并不怎么上心,可是听说掉池子里了,于情于理他都得送份礼压压惊。却不成想被人撵了出去。
幸好上门的是下人,要是他的话,岂不丢人。
探春挑眉,很不在意,“估计是刘家发现认错侄子了吧。”人家都攀上王爷府了,哪里还愿意在你这个四品武官身上耗心神。
尤其是你跟耗了那么久,你是一点实事都没给人办。
人家‘心寒’呢!
柳湘莲听了,还似模似样的点了点头,“我估计也是这样。”
探春摇头轻笑,也觉得柳姑姑一家的事情估计再与他们没干系了。
说完这个话题,柳湘莲又将他那里做的成亲准备都一一汇报了出来。探春也撇开别人的事情,用心在自己的事情上。
之后时间匆匆易过,一直到了十月份。
婚礼的前一天,探春一抬抬的嫁妆绕了半个长安县抬进了柳家在长安县的宅子里。
可惜嫁妆抬过去后没多久,众人都在用酒席时,京城却传来了噩耗。
太上皇两脚一蹬,驾鹤西去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
根据《户婚律》上所记载:‘居父母及夫丧而嫁娶, 徒三年, 各离之。’
《职制律》里也有规定:‘丧制未终, 释服从吉, 若忘哀作乐, 徒三年。’
在原著中, 不信阴私,天王老子都不怕的凤姐儿, 在收拾尤二姐的时候, 都可以想到让人告贾琏国孝家孝停妻再娶。从这里就可以见到这守孝制度的普及程度了。
不说人人皆知, 但也差不多了。
守孝作为中国古代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 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的。
它不但是发自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