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卷阅读108
    木地坐起来,瘸瘸拐拐地挪到了门口。

    狱卒见他醒来,自顾自已经发到了好几间之外,浑身是伤的扇贩子软坐在地上,用手指拨了拨碗里的饺子,也不吃,就怔怔地发起了呆。

    时候过得真快,这就——冬至了。

    辰时未过,白见君忽然来了,带着三个被绳子捆着、嘴里塞着的人。

    那三人是两男一女,当中的女人怒目圆瞪,李意阑没认出人,倒先闻出了她身上的脂粉味,是那天在春意阁的阶梯上,押着扇贩子来勾自己下巴的那位夫人。

    武断一点可以说这些人是扇贩子的同党,只是李意阑不明白,白一是在哪里抓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  比人心,山未险——出自张可久《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第61章 摸索

    那三人衣衫破烂带血,想必是不久前才脱出一场恶战。

    再看白见君的服饰纹丝不乱,要不是换过了衣服,就是有帮手,再要么就是实力拔高太多,对上这三人还能应付自如。

    李意阑倾向于一和三,他跟白见君打过招呼,接着看向被捉的人明知故问:“前辈,这三位,是什么人?”

    他知道这女人和扇贩子有关,但是白见君那时还没出现,应该不清楚当中的关节,李意阑并不是怀疑他,只是好奇白见君是凭什么本事抓的人。

    白见君将牵人的绳子递给了衙役,然后看着他说:“藏在城里的生面孔,鬼鬼祟祟,会武功,应该是你们要抓的人。”

    李意阑瞥了那女人一眼,应道:“差不离,有劳前辈,请坐下说话。”

    众人各自去找椅子,知辛本来准备出去找石匠,可李意阑走开之前拉了他一下,指了指左边最当前的椅子,意思是请他坐那里,知辛不好驳他的面子,只好打消了回避的念头。

    几个眨眼的功夫后众人坐定,那三人冷漠地站在中间,跟牢里那四个一样,似乎也都是铁打的脊梁骨。

    江秋萍看见这号子人就头痛,自发在心里将李意阑的“差不离”改成了“肯定是”。

    李意阑适时将话题续上了:“这三人是在哪里被捉的?前辈又是怎么发现他们的行踪的?”

    白见君坐到了右边的座首上说:“和那扇贩子一样,是我门中人从乡邻口中打听出来的。”

    “天行街里有一户人家,几个月以前到京师省亲,家中的锁匙就交给叔伯在照看,前几日全城搜捕时那叔伯还去开过大门,家中确实空无一人。”

    “直到昨天下午,那户隔壁的女主人找上了同样住在那条街上的一位蘸蜡师傅,问他定下了两支半斤的刻符香烛。”

    “刻符的香烛有讲究,需要现雕,蘸蜡的听说她不仅要驱鬼符,催的还挺急,问过之后得知这户人家最近诸事不顺,男女宿梦难醒,常常梦见家中鬼影飘忽,醒来后精神不济,像是鬼压床。不过那夫妇二人都不太信鬼神,就一直拖着没管。”

    王敬元心说这种事情就该来找他,保证法事到灾祸消,永绝后患,不过他善于会察言观色,直觉白见君惹不起,就压根没敢打岔。

    众人就听得白见君继续道:“昨天下午,男人上树去摘冬枣,在树杈上看见了一枚青苔泥痕的脚印,被吓得掉下来摔折了腿,女人这才坐不住,跑去找了个神婆,神婆要香烛,闹鬼的事就传到了烛坊。”

    李意阑听到这里也就明白了:“然后那蘸烛师傅,正好又是快哉门的人,对吗?”

    白见君“嗯”了一声,看向那三人说:“这几个人确实挺狡猾的,他们藏在省亲那户人家的柴房里,碰上搜查就翻墙躲到隔壁那户已经被搜过的人家里,等官差走了之后再翻回去。”

    江秋萍思索道:“所以那棵枣树上的脚印,是他们在阴雨天,也就是初九初十那几日,翻墙时不小心留下的痕迹,而主人夫妇所谓的鬼压床也不是什么鬼神作祟,而是中了迷药?”

    白见君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布包,递给李意阑的时候发出了金铁碰撞的细响,他说:“也许吧,我问了,他们不吭气儿,你们自己审,这是我跟他们交手的时候他们使用的暗器,你看有没有用。”

    “还有,他们被抓得仓促,那柴房里有可能还藏着一些东西,也有可能没有,我让人守住了,你们派人去搜一搜吧。”

    这人雷厉风行又成果显著,合作起来简直让人通体舒泰,李意阑真心感激,双手接过布包,站起郑重地朝白见君鞠了一躬:“多谢前辈。”

    白见君一脸淡然地受了这个大礼,觉得这年轻人不差,本事不小、架子不大,他反正是挺待见。

    李意阑道完谢又坐回去,一条一条地下起指令来,他让吴金将新人犯先押到牢里去,江秋萍先带着知辛去翻城中的籍账薄,忙完了再去牢里听审。

    张潮带着人去天行街搜柴房,寄声和王敬元去将那位户主的叔伯请回来一问。而他自己负责招待白见君,给这位前辈重复一遍白骨起立的拼凑经过。

    大家各自领命,火速散了开去。

    ——

    二十日,巳时初,江陵库部。

    一大早钱理就轻车简服,只带了一个侍卫等在了库部衙署外,置郎中闻讯匆匆赶来,恭敬地将他接进了衙门。

    钱理也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就要查那枚丢失的矢服,主管武库的置郎中哭丧着脸,抱怨时间太短,来不及彻查。

    这是京中大员们惯用的伎俩,三拖四请、不办正事,生怕得罪任何一个派系,以至于屁大点事情都办不动。

    钱理并不想得罪他,只是这些人一个比一个谨小慎微,结果只会绝了他的活路,钱理背水一战,也顾不得来年官运还能不能亨通,两眼一闭干脆釜底抽薪,谁不配合就拖水下水。

    此刻置郎中一席得体的官腔堵得他查不出去,钱理也不恼火,捋着下颌上稀疏的胡须,欲抑先扬地笑道:“我也不愿意为难你,不止是你,还有著作郎朱大人、守藏司的司主事、三司的盐铁使,都是老夫共事多年的同僚,平时抬头不见低头的,能以和为贵自然最好。”

    “只是如今我这项上人头上悬着屠刀,每日提心吊胆,先不托大说要破案,只盼着起码能有点儿进展,好向上头交代,钱理不是彻彻底底的无能之辈。”

    他这话将自己贬得太低,听得置郎中简直汗颜,是谁无能一目了然,对方的官衔比他大,他不敢静默,只能苦不堪言地跳出来给钱理戴高帽子,借此表达寺卿大人刚刚那句话是如何的自谦,而自己又是多么的敬仰。

    钱理差点被夸成包龙图转世,不过区区几句马屁打动不了他,他摇头笑着,将底牌不太客气地推了出来:“郎中大人的盛赞,老夫委实当不起,既然你实在没有头绪,我也就不再相逼,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