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12节
    “巴贝奇先生,从做工上看,一枚齿轮的成本应该不低吧?”
    巴贝奇从小麦手里取回齿轮,上下颠了颠,叹息道:
    “没错,118这个齿数无法被360度整除,因此精度要求极高,甚至可以说没有真正的技术上限。”
    “目前平均下来,一枚齿轮的成本需要0.2英镑左右。”
    基尔霍夫张了张嘴,咂舌道:
    “真贵啊……”
    早先提及过。
    这年头一枚英镑的购买力大约等同于后世的900块钱,0.2英镑差不多就是一百八小两百好说了。
    而后世一枚160齿外径162mm的齿轮,售价也就30块钱上下,成本还要更低。
    造成这种巨额支出的原因主要和如今的锻造工艺有关,所谓平均的制造成本,有相当部分都是模组的支出。
    原始模组需要的工艺繁杂不说,缺乏大型压力设备的情况下,哪怕你锻造出了合适的模组也用不了多久。
    如此反反复复,开支自然就大了。
    这也难怪巴贝奇会连创业失败——克莱门特跳反固然是主因,但这些设备的支出也同样是个无法忽视的大坑。
    例如巴贝奇到死都没完工的差分机2号,需要的齿轮数量足足有4300多个。
    哪怕整个过程没有任何工损,光齿轮的投入也要接近900英镑。
    随后小麦又向巴贝奇请教了其他一些问题,心中大致有了底,便对巴贝奇说道:
    “所以巴贝奇先生,在你的设计中,数据的存储……或者说交接,其实才是成本最大的环节?”
    巴贝奇点了点头,又看了眼身边的阿达,叹道:
    “没错,比起阿达的算法编写,数据存储无疑要简单不少——它只要有足够的齿轮就行了。”
    “但另一方面,它却是投入最大的项目,并且稍一出错就会前功尽弃。”
    小麦静静听完巴贝奇的话,轻快的打了个响指,对巴贝奇说道: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巴贝奇先生,我现在可以肯定,萧炎管一定能帮上您的忙!”
    说完。
    他便引动巴贝奇来到桌边,从中拿起了一根真空管。
    准确来说。
    是一根填充有水银的真空管。
    接着小麦捏着管口末端,将它放到眼前,对巴贝奇说道:
    “巴贝奇先生,您应该知道,声波在水银中的传播速度要比电信号在导线中的传播速度慢,对吧?”
    巴贝奇点了点头。
    比起徐云此前测算的光速,1850年的科技水平早就将声波研究了个透——即使在原本历史中也是如此。
    此时的科学界不但知道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各有不同,还掌握了它们的具体数值。
    例如空气中的速度比较慢,大约是一秒340米。
    固体和液体中则比较快。
    例如在铜棒中的传播速度是一秒3750米,水银是每秒1450米左右。
    但再快的声波,比起电信号的传播速度都依旧要慢上十万八千倍。
    眼见巴贝奇沟通无碍,小麦又继续解释道:
    “既然如此,有个想法……”
    “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这根装有水银的萧炎管外部接上闭合导线,然后将多个萧炎管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接着以内外信息传播的时间差为原理,加上其他一些小手段,从而替代齿轮,达到信息存储的效果呢?”
    巴贝奇越听眼睛瞪得越大,而一旁徐云的表情则是……
    ^_^。
    摆烂.jpg。
    怎么说呢……
    从小麦之前说出那番话后。
    徐云差不多就对现在的情景有了心理准备。
    毕竟小麦的思路,明显就是奔着水银延迟线存储器去的。
    没错。
    水银延迟线存储器。
    照前头所说。
    如果将计算机史视作一位小说主角,那么存储器的发展史,则无疑是一位标准的女主——还是第 二 章就登场的那种。
    除了最开始高卢人帕斯卡发明的“加法器”不需要存储之外(因为直接把答案写下来就行了),其余所有计算机的发展时期,都离不开存储器这玩意儿。
    历史上最早的数据存储介质叫做打孔卡,又称穿孔卡。
    它是一块能存储数据的纸板,用是否在预定位置打孔来记录数字、字母、特殊符号等字符。
    打卡孔最早出现于1725年,由高卢人布乔发明。
    一开始它被用在了贮存纺织机工作过程控制的信息上,接着就歪楼了:
    这玩意儿曾经一度被作为统计奴隶人数的存储设备,大概要到1900年前后才会回到正轨——这里不建议嘲笑,因为统计对象除了黑奴外还包括了华人劳工。
    到了1928年,ibm推出了一款规格为190x84mm的打卡孔,用长方形孔提高存储密度。
    这张打卡孔可以存储80列x12行数据,相当于120字节。
    打卡孔之后则是指令带,这东西有些类似高中实验室里的打点计时器,算是机械化存储技术时代的标志。
    而打卡孔和之后,便步入了近代计算机真正的存储发展阶段。
    首先出现的存储设备有个还挺好听的名字,叫做磁鼓。
    最早的磁鼓看上去跟按摩棒差不多,运作的时候会嗡嗡直响,有些时候还会喷水——它的转动速度很快,往往需要加水充作水冷。
    而磁鼓之后。
    登场的便是水银延迟线存储器了。
    水银延迟线存储器的原理和小麦说的差不多,核心就是一个:
    声波和电信号的传播时间差。
    当然了。
    这里说的是电信号,而非电子。
    电子在金属导线中的运动速度是非常非常慢的,有些情况甚至可能一秒钟才移动给几厘米。
    电信号的速度其实就是场的速度,具体要看材料的介电常数
    一般来说,铜线的电信号差不多就是一秒二十三万公里左右。
    声波和电信号的传递时间差巨大,这就让水银延迟存储技术的出现有了理论基础:
    它的一端是电声转换装置,把电信号转换为声波在水银中传播。
    由于传播速度比较慢,所以声波信号传播到另一端差不多要一到数秒的时间。
    另一端则是声-电转换装置,将收到的声波信号再次装换为电信号,再再将处理过的信号再次输入到电-声转换一端。
    这样形成闭环,就可以把信号存储在水银管中了。
    在原本历史中。
    人类第一台通用自动计算机univac-1使用的便是这个技术,时间差大约是960ms左右。
    这个思路无疑要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不过要比徐云想想的极端情况还是要好一些的——小麦毕竟只是个挂壁,还没拿到gm的版本开发权。
    至于水银延迟存储技术再往后嘛……
    便是威廉管、磁芯以及如今的磁盘了。
    至于再未来的趋势,则是徐云此前得到过的dna存储技术。
    视线再回归现实。
    小麦的这个想法很快引起了众人注意,包括阿达和黎曼在内,诸多大老们再次聚集到了桌边。
    巴贝奇是现场手工能力最强的一人,因此在激动的同时,也很快想到了实操环节的问题:
    “麦克斯韦同学,你的想法虽然很好,不过我们要如何保证时间差尽可能延长呢?”
    “如果只是一根几厘米十几厘米的试管,那么声波和电信号可以说几乎不存在时间差——至少不存在足够存储数据的时间差。”
    阿达亦是点了点头。
    十几厘米的试管,声波基本上嗖一下的就会秒到,固然和电信号之间依旧存在时间差,但显然无法被利用。
    不过小麦显然对此早有腹稿,只见他很是自信的朝巴贝奇一笑:
    “巴贝奇先生,这个问题我其实也曾经想过。”
    “首先呢,我们可以扩大萧炎管的长度,它的材质只是透明玻璃,大量生产的情况下,十厘米和一米的成本差别其实不算很大。”
    “另外便是,我们可以加上一些其他的小设备,比如……”
    “罗峰先生在检验电磁波时,发明的那个检波器。”
    巴贝奇眨了眨眼,不明所以的问道:
    “检波器?”
    小麦点点头,从抽屉里取出了一个十厘米左右的小东西——此物赫然便是徐云此前发明的铁屑检波器。
    聪明的同学应该都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