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6章
    “你放心,我心中有数。私情再重,又岂能重得过江山和祖宗基业?”
    福禄半信半疑地看着他。
    容慎继续道:“而且,如果说我只是同他虚与委蛇,半点真心没有动过,那是假话,你也不会信的。但我心里清楚得很,当初我能同他往来,就是因着我的身份。如果我没了皇位,那他恐怕连看都懒得看我一眼。即便只是为了这个,我也一定要将这皇位坐到底的。”
    听到这话,福禄心中信了七分,终于松了口气:“陛下圣明。”
    谁料话音刚落,一个宫人便进来通传道:“陛下,方才有宫人来报,太尉似乎正往这边来呢。”
    眼睁睁看着容慎面露喜色,迫不及待站起身的福禄:“……”
    陛下!这就是您方才信誓旦旦的“心中有数”吗?
    第66章
    贺兰修确实是朝着含章殿来了。
    只不过容慎一看见他, 面上的神情就立刻转为了淡漠。
    因为贺兰修身后,竟还跟着一位太后身边的心腹女官。
    容慎面露不虞道:“太尉,曲女史, 你们今日怎么有空来朕的含章殿?”
    贺兰修没有答话, 倒是曲女史笑着行了一礼,而后道:“回陛下, 是太后有些事情想同陛下商议, 但近来竟微感风寒,担忧亲自过来会过了病气给陛下, 左思右想,到底觉得过来不妥。因此特地请太尉大人代为转达,奴婢也只是前来听上一听, 稍后再将陛下和太尉商议的结果报与太后听。”
    容慎心中一跳, 面上却不动声色道:“究竟是什么事, 要劳烦两位这般大动森*晚*整*理干戈, 拨冗前来?”
    曲女史的目光在殿内的宫人身上转了一圈, 却无一人会意地退下, 只好挑明道:“此事重大,还请陛下屏退闲杂人等, 与太尉大人私下商议。”
    容慎身后的福禄立刻投来了警惕的眼神, 容慎也犹豫道:“曲女史也知道,朕的身体一向……时不时就犯些小毛病, 身边离不得人的。”
    曲女史还要再说些什么, 贺兰修就不耐烦道:“臣还有公务在身,此事还是尽快议定的好。既然陛下离不得人服侍, 那留个小太监就是了。”
    曲女史眸光一闪,应道:“太尉大人说的是。”
    说着便指向福禄:“你留下吧, 其他人都先下去,去门边守着,未经宣诏,不许任何人进来打扰。”
    直到除福禄以外的所有宫人都退下了,贺兰修才直入主题道:“陛下,太后想同您协商的事情,乃是陛下的冠礼,以及之后亲政的一应事宜。”
    这下,任容慎再如何强作镇定,也忍不住猛地仰起了脸。
    亲政!
    是他疯了,还是太后疯了?
    这个词,自他即位以来,堪称日思夜想,心心念念。
    可太后又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地让出权柄?又怎么可能坐视他顺利亲政,从此绝了让楚王继承大统的心思?
    曲女史却笑意盈盈地在一旁听着,没有丝毫异议的样子。
    容慎心知此事没那么简单,谨慎道:“太后的意思是什么呢?”
    贺兰修面无表情地转述道:“太后的意思是,天子加冠,自然是天大的喜事。而若能喜上加喜,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容慎茫然地重复了一遍:“喜上加喜?”
    贺兰修深吸了一口气,才道:“臣有一外甥女,与陛下年纪相当,才貌也可堪充为天子嫔御。陛下若能在举行冠礼的同时大婚立后,太后自然会欣慰至极。此后陛下亲政,太后也尽可以放心了。”
    容慎心中一凛:“大……大婚?”
    见贺兰修沉默不语,曲女史连忙笑道:“陛下既然要亲政,那后宫便必是要有人主持的。皇后乃一国之母,若是中宫后位一直空缺,亦会令陛下的威望有损。”
    “太后的这位侄孙女,陛下大约也曾见过,上次秋猎之时,她还跟随太尉一起出游了的。这位小姐出身望族,又在边关长大,既有高门贵女的知礼,又有将门虎女的威仪,再加之容貌倾城,实在是与陛下再相配不过的。”
    容慎愣了愣,见贺兰修脸上的表情愈发冷寒若冰,立刻道:“多谢太后厚爱。只是朕这副不争气的身子,实在不好耽搁了太后疼爱的晚辈。”
    曲女史脸上的笑容淡了些:“陛下莫不是觉得,太后的侄孙女不配后位?”
    容慎心思急转,好容易找出一条理由来:“为了赈济雪灾一事,国库本就吃紧,冠礼都办得艰难,哪里还有银钱主持大婚?”
    “此事倒也好办,太后已想过了。太后是想给侄孙女寻个好归宿,也是想给陛下选一位贤妻。既然是为陛下排忧解难的,那自然不能令陛下为难。先将其册为贵妃,待到日后国库充盈,再晋升为皇后也不迟。”
    容慎苦笑一声:“太后思虑得倒是周全。”
    “那陛下的意思是,答应了?”
    容慎摇摇头:“请太后恕我不能答应。”
    “陛下可是想清楚了?”这回说话的竟是贺兰修,“左右此处没有旁人,臣就不跟陛下拐弯抹角了。陛下若不立后,太后便不会轻易还政于陛下。自古以来,皇帝亲政之后,却依然有太后听政甚至摄政的,似乎也并非没有先例。”
    “……朕想清楚了。”
    贺兰修当即转头看向曲女史:“女史听清了?回去还请禀报太后,说臣已经尽力劝过,陛下却执意不从,因此这并非是臣不肯尽心的缘故。事已至此,臣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这便先行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