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章
    曲笙看着面前的糕点,也是方才的神情,并无一丝波澜。她既不贪吃,也不爱玩,很少有吸引到她的东西。
    曲霆见状,一脸挫败的侧身让开,只剩下老二家最为年长的曲鸣了。
    曲鸣将礼盒递过去,曲笙在拆开后,眼前意外的一亮。曲鸣送她的是一把精美的短匕首。只是匕首出窍之时,曲笙似乎有些失望。
    “待你长大一些,鸣哥哥亲自帮你把这把匕首开刃。”曲鸣温声道。
    曲笙听到曲鸣的话,抬头看了他一眼。据说曲鸣最是得故去的大哥疼爱,也最是像大哥的。曲笙望着他出神了一瞬,终是未曾谋面之人,半点想象都无。曲笙垂下眸子,点了点小脑袋。
    “都过来用膳吧。”曲继年看着兄妹几人感情要好,心里也是欣慰。
    几名小辈闻言全都望过去,恭敬点头后,走到了膳桌前落座。
    曲笙一岁多点时便已经开始自己用膳,无需奶娘来帮她,这会儿专为她准备的小玉筷拿在手里,丝毫不费力。
    曲继年似乎很是满意自己的女儿被养成这般,虽是苦了些,但到底是他东南一方侯爵,正毅侯的女儿。
    食不语,一顿晚膳下来,膳桌上除了开始曲继年言语了几声嘱咐,几乎未有声音。
    这会撤了膳桌,众人在茶厅内坐着,似乎心事重重。
    “皇后特意定下了赏菊宴,嫂嫂和笙儿还是要过去走个过场的。”曲家老三率先打破了屋内的寂静。
    众人闻言,脸色更加阴晦起来。这天家的赏菊宴会,来的太早了些,想要让那些早开的菊花凑成一宴,怕是要费不少的功夫。
    “去还是要去的。”曲继年呷了一口茶水,眸光晦暗不明。
    曲笙的母亲金云斐听到避免不了,脸色更是担忧了起来,少顷喃喃道:“若是皇后当场将笙儿指给太子,岂不是没有回头的路了。”
    当年也只是天子私下里的一句话,并没有公开。若是公然道出要太子与曲笙定下婚事,那便是板上钉钉无法更改的事了。
    “侯爷……”金云斐看向自己的夫君,她带着曲笙来,从还未出发便开始担忧,她最后的希望,就是自己的夫君能够干涉此事,打消天子的意图。
    翌日。
    曲笙还是随着金云斐去了宫中,因是女眷,没有直接觐见天子,被宫内的内监官带去了皇后的宫殿。
    众人似乎都知晓这场赏菊宴是专门为正毅侯府的大娘子准备的。赏菊宴摆在了皇后的宫殿,因规模不大,也只是请来了一些京中臣子王侯贵妇。够不着的,也就忽略了。
    金云斐带着曲笙,从那些还未盛开的菊花间穿过。曲笙跟在身后,步伐轻缓,若非有人将她前后夹着,这会恐有要跑去别处的迹象。金云斐察觉她落后,停下了脚步,回头低声嘱咐道:“笙儿,待会要记得行礼。”
    曲笙闻言,神情似懂非懂,旁边的内监官讨好似的笑道:“笙小姐生的乖巧,定是懂礼的。”
    金云斐闻言,脸上忽漏出些许尴尬之色,只是笑笑,牵着曲笙的小手,继续往前走去。
    皇后的主殿并非宫中最奢华之处,但其奢靡却已然盖过了东南之地的正毅侯府。
    “传正毅侯,曲金氏母女上殿。”殿内的掌事太监,在得到通禀后,高声传达皇后话语。
    曲笙余光打量了周围一眼,很快便低下了头。随着金云斐迈步进殿的一瞬,曲笙突然挣开了被牵着的手指,朝着最近的琉璃盏摆件奔去,吓的金云斐忙跑过去将她拉住了。
    曲笙目光一直定在琉璃盏上,而此时大殿内无数双眼睛落在了她们母女身上。
    金云斐脸上露出些许尴尬紧张之色,拉着被迫斜着迈步的曲笙,朝着殿前走去。
    殿上的人,雍容华贵,身穿凤袍仪态绰约,目光温和的看着殿内往前走着的母女二人。
    金云斐首次进宫面见皇后,行了跪拜之礼:“正毅侯曲金氏,携小女拜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起来吧。”殿上的人声色温和,低头看着殿下的人,目光却在旁边的小人儿身上。
    曲笙自母亲行跪拜礼,松了她的手,她便有些像是脱了缰的野马般,四处张望。
    金云斐叩首完成,余光便瞧见了杵在一旁,目光紧紧的盯着旁边为贵妇人准备的膳食的曲笙。金云斐心下大惊一瞬,忙微微侧身想要拉着曲笙行礼。
    “笙儿。”金云斐声若蚊蚋的语气里满是焦急。
    殿上的人,与殿两侧小膳桌后的人,全都瞧着这一幕,有些脸色替金云斐担忧,有些却像是事不关己只等着看好戏。
    “不妨——”
    “喝奶!”
    大殿上稚嫩又突兀的声音,打断了皇后的话语。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殿前失仪虽不是天子,但却也是皇宫内尊贵无比的人。
    “笙儿听话,一会回府喝好吗?”八月中的天,金云斐的脸上有了细汗,声音更是焦急低弱。
    曲笙像是没有听见般,再次委屈的嚷道:“笙儿要喝奶!”
    金云斐闻言,脸上有了恼恨自己的孩子不争气神情,可当着皇后的面,却又不过敢呵斥,只得转身叩拜,道:“皇后娘娘赎罪,小女年幼,不懂规矩,还望皇后娘娘宽宥,从轻处罚。”
    她没说饶恕,只说从轻处罚,即便皇后想要治罪,这么小孩子又怎么治罪呢,况且她的父亲还是撑起朝廷半边天的正毅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