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50章
    整个大明的精英人才,资本财富,都在大城市虹吸效应之下,向着南京城汇聚!
    甚至夸张一点说,现在的南京城在虹吸全世界也是不为过的。
    众所周知的是,在这个时代,由于大明在东西方贸易中,于商品方面的垄断地位,全世界每年黄金白银产量的将近一半,都流入到了大明。
    而整个大明的财富又在向着南京汇聚,四舍五入一下,可不就是南京在虹吸全世界吗?
    所以说,可见现在的南京究竟有多繁华!
    大量的人口汇聚,使得南京的人口容量到达了上限。
    推动了南京城房价的飙升,朱宏煜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南京城的扩建事宜,并做一做万恶的房地产生意了。
    在底层百姓看来,房地产是万恶之源,房子最好白菜价。
    但要是换个角度来看,这玩意真的是收割财富的不二利器。
    毕竟,正经收税哪里有卖地来钱快?
    “启禀陛下,现如今南京城的人口容量已经到了极限,很多百姓甚至都已经开始露宿街头,无家可归。”
    “朝廷或许是时候扩建南京城了!”
    大明朝廷建设部部长霍荣方来到朱宏煜面前,向朱宏煜汇报道。
    朱宏煜手中翻看着建设部提交上来的南京城扩建计划报告,沉吟一阵之后,朱宏煜开口询问道。
    “南京城的扩建迫在眉睫,但扩建最大的阻碍便是南京城的城墙。”
    南京城墙方圆一百多里,连山接岳,将整个南京城包围在其中。
    在为南京提供了强大的城防的同时,也是极大的限制了南京的城市发展。
    现在南京城要扩建,首先要面临的问题,便是南京城的城墙了。
    城墙该不该拆掉,建设部那边拿不定主意!
    不拆吧,城墙实在碍事!
    拆了吧,南京城是大明首都,天子居所,没有城墙万一出了什么意外,谁能付得起这个责任?
    所以,在提交给皇帝的计划书中,建设部十分明智的没有提南京城墙怎么办。
    就是想要皇帝自己来拿这个主意!
    霍荣方听到朱宏煜的话,瞬间正襟危坐,等待皇帝的后续。
    朱宏煜又沉吟一阵,开口说道。
    “既然现在南京的城墙已经成为了南京城发展的最大阻碍,那便拆除掉吧!”
    霍荣方闻言,开口追问道。
    “陛下,在南京城扩建工作完成之后,不知是否要重建南京城墙?”。
    第七百七十八章南京不需要城防
    霍荣方还没有想到南京城墙拆掉之后就不建了。
    他的想法只是城墙暂时拆除,等南京的扩建工程完工之后,朝廷再去重修南京城墙。
    朱宏煜沉吟一阵之后,开口说道。
    “南京城墙在拆除之后,便不用再修建了!”
    “有修建南京城墙所浪费的人力物力,不如多修一些铁路。”
    “按照现如今大明的发展速度,南京城的扩建工作将会是一个长期工程工程。”
    “拆了城墙再修好,又能使用多长时间呢?说不定过几年南京城又得扩建。”
    “城墙便干脆彻底拆除吧!”
    “南京,不需要城墙!”
    朱宏煜的这句话,一方面是在说现在的明军足够强大,不可能被人打到南京城下。
    所以,南京不需要城墙!
    但另一方面却是在说,等敌人大军压境,打到南京城下的时候,南京也就不需要城墙了。
    因为,一但时局演变到那种地步,再坚固的城墙,也只是摆设!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据朱宏煜所知,南京城好像就从来没有守住过。
    当年朱棣靖难,南京无了!
    明末弘光年间,满清主力渡江南下,南京无了!
    后来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东征,南京无了!
    满清剿灭平天国收复金陵,太平天国的天京保卫战战败,南京照旧无了!
    还有就是日寇侵华,南京无了!
    我兔百万雄师过大江,南京又他娘的无了!
    所以,南京要什么城防?
    一座从来都没有守住过的城池,要城墙有用吗?
    当然了,嘉靖年间,被几十个倭寇杀至南京城下的那一次,南京算是守住了!
    但是,那次来犯的一共就特么几十个倭寇啊。
    但凡南京城内的百万百姓都还有口气,南京就不可能失陷好吗?
    霍荣方闻言,一脸的震惊之色,忍不住开口说道。
    “陛下,南京毕竟是大明京城,若是没有城防的话,怕是不……”
    朱宏煜摆手说道。
    “朕说的是永久拆除城墙,但并不代表南京就不要城防了。”
    “命五军都督在南京城四周勘探地形,寻找几个要害之地,准备修建几座要塞,当做南京的卫星城。”
    “以这些卫星城来保卫南京的安全!”
    朱宏煜知道,从长远来看,城墙肯定是要拆除的。
    不光是因为城墙的存在阻碍了城市的发展,更是因为随着火器的发展,城墙所能提供的城防价值已经开始大打折扣。
    甚至随着开花弹的普及,西式棱堡也快要落伍了。
    明军用无数次切实的战绩证明,棱堡而已,并没有想象中的难打!
    目前来看,也就是以钢筋水泥为材料的要塞式建筑,才是将来的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