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我来!
她转身之前, 最后望一眼燕长庭远去的方向,她就这么一个孙子, 曾经经历无数战事的魏太妃, 更深知燕长庭此去的极度凶险,但她没有阻止,因为她更深知, 想要力挽狂澜就必须得这么做, 作为一个统帅, 燕长庭的决断快准狠,亦无比的正确。
这样的能耐,这样的心性!魏太妃深呼吸两口气,倘若在这么艰难凶险的境况下这次他真的能成功援救鄱阳军和旸王,那么,她就可以真正将魏氏和青山军全部、放心地交给他了。
自宝库遇伤回来之后,虽治好了,但她到底有了年纪又亏过底子,伤愈好体感身体是有些不如从前了,先前倒春寒她染了风寒,拖拖拉拉半月才好。
魏太妃不得不承认,自己是老了。
但幸好她还有个孙子。
魏太妃心里沉甸甸压着担忧并不比沈箐少,但她没有表现出太多,唯独能从紧紧抿住的唇看出一二,这老太太目光有一种狼的凶狠锐利,这是无数次沙场鲜血洗礼才磨砺得出来的,光阴荏苒,未曾减退半分,她转身就带着沈箐飞奔下去了,两人开始紧急布置城防。
她有很多的临战技巧,守城防御的关窍点,这些都是兵书上没有的,需要经历过长时间的战争才能摸索出来,所以才会有千金易得一将难求的说法,魏太妃虽然疾言厉色,但她手把手都教会了沈箐。
沈箐这才知道,原来布置个城防,还有这么多的变化和技巧。
高泸城池不算十分大,但背水临山面平原,进可攻退可守,紧扼南北咽喉,是一个颇具战争意义的点,尤其对于岑岭而言。
这高泸刺史是个怂蛋,兵临城下抵抗没撑半天就交换条件开城了,青山军进入高泸挺顺利的,而高泸百姓提心吊胆之下,却发现这叛军和他们想的不大一样,没有烧杀抢掠没扰民更没有有侵占一丝一毫民财,纪律严明待城内百姓都很克制有礼,他们甚至比之前张刺史日子还好过,因为青山军宣布月税暂停,待重新统计后再按新法缴纳。
不少人去看过公示,这新法比原张刺史那杂七杂八名目的捐税还要少一大截。
所以总体来说,高泸民间对这叛军并没有很多的排斥情绪,更多是观望,军方要请民夫做工,钱日结,贫苦百姓没有和钱过不去的,非常踊跃,很快就招募到足够多的民夫。
沈箐手里还拿着那三封信,她把它们都先扔到一边去了,锁好匣子她飞速跑出去,现在也顾不上太多了,先把防御工事建筑以最快速度弄好先!
在全体军民共同努力之下,这防御布置两三天就弄好了,只不过他们原来预料可能会趁机攻城的朝廷王师却一直都并没有出现。
众人心里却一沉。
这并不是个好消息啊!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朝廷全力以赴,将所有兵力都全部投入鄱阳军和七王联军伏击包围当中去了。
如今朝廷先后共计七十万兵力投入战场,四十万皋京援军,原来剩下二十万左右的第一批朝廷王师,还有数万紧急召集的东南个州兵郡兵。
后者战斗力和人数都逊色于前者,忽略不计,但中央军也足足有将近六十万!
增援鄱阳军的凶险程度攀升至顶峰。
九死一生。
燕长庭他们究竟怎么样了?
军报一度因战况中断了,这回,连魏太妃都坐不住了,她霍地跳起来,抓住哨兵小伙的肩膀:入阵了?入阵后怎么样了?
急死个人了啊!
鄱阳军。
凌英此刻,确实已经陷入绝境之中。
旸王一连三封密信,朝廷四十万增援已抵,战局瞬息万变,权衡过后,他迅速调整了计划,将目标地自淼阳调整至雁城。
正正好踏入了寇太师精心设计的埋骨地。
凌英也不是个庸才,他半途敏锐发现不对劲,紧急外撤,可惜奉命前来围剿鄱阳军的主帅亦是一个极其了得的人物,樊国公赵介,这位开国前最后一场南北大战立下赫赫功勋的老将,经验丰富异常老辣,朝廷兵力倍于鄱阳军,他又准备充裕,鄱阳军几度突围皆失败,最终不得不被堵进了虎口之中。
燕长庭赶到之前,鄱阳军已经陷入绝境,急行军赶路,军士有带几天干粮,水尽力节约,也能撑个几天,可也仅仅只有几天,凌英率鄱阳军浴血奋战,可惜困于地势,节节败退,被堵死紧缩在虎口之内,敌军再来一次全力大冲锋,只怕就是破军兵败的身死之时!
一种难以言喻的悲愤,心腹大将虞程虎目含泪:小主子,末将等护着您杀出去
出什么出?!
凌英一身浴血,妖艳凌厉的面庞干涸血迹和尘土斑斑,连续几天鏖战的透支让他双目充血,但他的脊梁还是挺直的,我与将士们共存亡!!!
这并不是从前,先前老鄱阳王兵败身死,他率残兵突围,那是因为还能聚拢残军他还有资本东山再起,可此事可一不可再,一旦全军覆没,已再无重来可能!
凌英岂愿苟且偷生,他声音很哑,有一种极疲充血的砂砾磨砺感,鄱阳军生,我生!鄱阳军死,我与汝等共死
他厉声高喝,疲惫的将士们精神一振,同生共死!同生共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