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页
    莫丞揉了揉他的脑袋问道。
    “好啊好啊,不仅下饭,还能吃面。”
    肖乐没有意见。
    只挑了两根嫩笋,剩下的就烧着凉拌,肖乐跟着莫丞去灶房做饭了,罗名修做完题时,正好吃饭。
    “香!”
    “这山里的笋子,就是比在城里得到的好吃。”
    “那是肯定的,不过你们是在那片山农的?”
    刘业北问道。
    “大山沟那边,队长不是说开出来,等秋天的时候种蚕豆吗?好些人都去挖笋子了。”
    吴知青回着。
    “那咱们下午再去弄点回来,晒干冬天吃也行,做成泡笋也不错。”
    “成。”
    到底没有全体发出,罗名修和肖乐还有刘业北一块儿去的,莫丞在家做凳子。
    这家里的凳子开裂了,只能做柴火,正好吴知青拖了几根竹子回来,就坐竹凳子。
    凉快又轻巧,反正夏天就快到了。
    到了大山沟后,发现村里好些人都来了,罗名修拉着肖乐,示意他往东边看。
    “那个老人,就是唐爷爷。”
    肖乐惊讶地打量了对方几下,“这么大把年纪了,还来挖笋子?”
    “不止呢,那边的婆婆,就是唐奶奶。”
    罗名修又示意他往右手边看去。
    好家伙,灵活得不像个老人,还从旁边婶子的背篓里顺走了一根嫩笋。
    那婶子脸皮薄,没和她过多理论,提着锄头和背篓便去了另外一边。
    “名修,你们过这边来!”
    刘业北找到好竹窝,冲他们喊道。
    “干活儿干活儿,”肖乐乐滋滋地奔过去。
    挖好笋子后也没有直接回知青所,而是先去小河边清洗干净,只带嫩笋回家,外壳不要了。
    小路上走过的村民们,见他们三这么讲究,还在那调侃呢。
    “小知青们!这笋壳晒干了可以做引火柴的,可别浪费了。”
    “是啊,拿回去晒干,冬天的时候便利得很呢。”
    肖乐年纪最小,也最喜欢和村民开玩笑,闻言应下,把剥下来的竹笋壳全叠放在一块儿,待会儿好拿些。
    “哟哟,肖小知青也太听话了些。”
    “说人家做什么,瞧瞧肖知青脸都红了。”
    “长得可真俊啊。”
    “是啊是啊。”
    听着旁人的赞叹声,刘业北对肖乐说,“我们知青所的新门面,可不得好看些。”
    “明明罗哥才是,我还嫩呢,不做门面。”
    肖乐用野草把竹壳捆上,提着就跟上他们。
    “我不想做门面,压力大,”罗名修轻笑。
    “那就让吴知青做去,他可想做了,”肖乐也笑。
    一路上说说笑笑,很快便回了知青所,又是忙碌的一下午。
    第二天早上吃面的时候,肖乐去破罐子那扯了几根葱和蒜,加上昨天莫丞做的咸菜肉沫笋,吃得大伙儿心满意足的。
    五月是最清闲的时候,莫丞和刘业北干脆在每天看完书后,便带着肖乐和罗名修漫山遍野地逛。
    回来时不是拿着山货,就是拿着花草。
    知青所的院子被布置得十分好看,就连他们住的房间也布置了一番,清雅得很。
    这天晚上大伙儿在院子里坐着说话,吴知青说起自己的感情生活,“要结婚,就得那户口牵过来,不然就不同意咱们。”
    “前面的老知青都是这么做的,那你怎么想的呢?”
    刘业北问。
    吴知青叹了口气,“我真不知道,私心还是想回城的,带着她一起回去,只要户口在城里,以后孩子念书也好,但....”
    眼下不把户口牵过来,亲事都过不了。
    肖乐和莫丞就在旁边静静听着,其实吴知青把事儿说出来也不是为了让他们提什么建议,只是单纯的提提。
    憋在心里也难受,还不如说出来,知青所的人嘴都紧,不会出去胡说八道。
    此时他们只需要做好听众就是了。
    罗名修也清楚,所以没怎么说话。
    转眼便是七月,天一下就热起来了,大伙儿也开始陆陆续续忙碌起来,收玉米咯。
    他们小组还是四个人,罗名修和肖乐负责摘玉米,莫丞和唐利华负责背玉米回村大坝那边去晒。
    这年头能种粮食的地方都种上了,那可不是一两天就能收完的,傍晚大伙儿去河里洗澡,莫丞和刘业北都带着各自的爱人去了别处洗。
    等回知青所后,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做饭,不过这时候大家都会一起帮忙,吃饭快点儿,也好些回房间休息。
    “这几天天气都不错,只要一直这么好下去,咱们的玉米就能晒干脱粒交税分粮了!”
    “只希望老天爷不要说变脸就变脸。”
    正听着村民说话的肖乐,感觉有啥落在自己额头上,抬起头还不能他反应过来,副队长就大叫着,“下雨了!赶紧把背篓里的背回去!”
    肖乐也不再忙活,和罗名修一起背上自己半篓玉米,赶紧和莫丞他们会合,把玉米倒给他们,自己则是找地方躲雨。
    现在还早,雨肯定下不了多久,他们避一避雨,等会儿还要继续干活儿。
    “真是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吴知青离他们近的很,也过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