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5页
    算了。
    他都要走了,懒得跟他计较了。
    霍启年终于唠叨完了。
    他看着苏允白,深深吐了口气,像是要把忧虑都倒出来似的:“我走了。”
    苏允白点点头,“一路平安。”
    霍启年深深看了苏允白一眼,转身朝外走。
    走出去两步远,他忽然又转身,不顾身后三辆车里还坐着等、甚至可能就在看他们的人,直接伸手抱住苏允白,抱得死紧。
    苏允白被勒得一口气好悬没喘上来。
    霍启年的下巴压着苏允白的肩,道:“现在这种时候,我如果说我满脑子都是你,恨不能把你揣在口袋里带走,你是不是该觉得我是个变态恋爱脑了?
    “你肯定会这么觉得。你说不定现在就在心里骂我,不过是看在我马上要走的份上才不跟我计较……”
    霍启年说到这里,短促地笑了下。
    气音吹到苏允白耳廓上,痒得她整个人差点没蜷缩起来。
    她没忍住直往外躲。
    霍启年似是注意到了,微微侧了侧脑袋,把头埋在苏允白脖子里,深深地吸了口气。
    温暖的馨香入鼻,霍启年长叹一声:“随便你骂。”他语气里带着浓浓的懊丧和不甘心,“但我不想撒谎……我是真舍不得。
    “我也不甘心!明明……明明我已经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了。”
    他又开始“不掩本色”了:“允白,你是知道我的,我就是个卑鄙小人。在那些技术问题上,你刚帮过我,但我不想‘知恩图报’——以身相许这样的我倒是可以……
    “我虽然要回去了,但那并不代表我就此放手了……
    “你不许找别人,尤其是那个搞生物制药的沈威廉——我一直没跟你说,我看他不爽很久了。
    “我知道我霸道蛮横不讲理,你随便骂我,我不介意。但……你等等我,好不好?
    “你等我!我很快就回来找你!”
    第98章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依……
    霍启年没能很快回来找苏允白, 不是他不愿意,而是局势变化实在太快了。
    中国的疫情初步得到控制时,美国的疫情迎来了大爆发, 并且发展得十分迅猛,堪称举世侧目。
    R大的春假过后, 学校宣布接下来的所有课程都将变成线上课程,苏允白因此开始了居家办公的生活。
    她刚关心完朋友们, 马上又被朋友们关心了。毕竟美国这边的疫情数据, 看上去实在太过骇人了。
    苏允白的好友群聊活跃程度因此直线上升。她们一起分享国内外的各种消息, 也谈论各类因疫情而出现的问题和现象……
    当然, 她们也谈论霍启年。
    还是徐瑾之先起的头。
    徐瑾之对霍启年, 一贯就没有什么好印象。
    一开始听到霍启年放弃霍氏集团总裁的身份,追着苏允白出了国的消息, 徐瑾之第一反应就是不信。在她看来,霍启年利益熏心, 不算计人就不错了,哪有可能为了别人而放弃自己的利益?——哪怕只是暂时性地放弃。
    等到确认消息为真后, 徐瑾之又开始觉得霍启年心思深沉, 老谋深算。
    后来霍启年回了国,徐瑾之第一反应是他坚持不下去了,放弃了苏允白。
    徐瑾之气得直骂人。在这件事上, 她始终站在苏允白这边, 并且难讨好得明明白白——霍启年追苏允白出了国, 是心怀不轨;霍启年又忽然回国了,是做事不够持之以恒,忏悔的姿态不够足。
    总之,一切都是霍启年的错。
    当然了, 徐瑾之是个很有分寸的人。自从苏允白跟霍启年离婚后,她就鲜少在苏允白面前提他了。她哪怕心里骂霍启年骂得要死,还是没在苏允白面前说及。倒不是给霍启年留面子,而是她不想替霍启年在苏允白面前刷存在感。
    这是她们那个小群里所有人的共识。
    但疫情来临后,这个共识渐渐变了样。倒也不是有意为之,而是一说起A市本地相关的新闻,几乎绕不过霍氏。
    不过最先起头的人的确是徐瑾之。她转发了一个霍氏捐款抗疫的消息,意味不明地点评:“啧,要么是霍氏呢,财大气粗。”
    再然后,听闻霍氏调整了旗下的物流运输业,优先服务疫情,徐瑾之又“刻薄”地含沙射影:“猜猜霍氏能从中挣多少钱?”
    再后来,霍氏智能医疗大放异彩,霍氏投资的好几个研究所先后出了成果,霍氏旗下的建筑公司参与投标基础建设……
    一桩桩,一件件。
    相关的大大小小的消息实在太多了,群里的几个人并没有每一件事都提及,苏允白也没有无聊到真去将好友们闲聊时说的每一句话都清晰地记下来,但她还是渐渐发现,有些事似乎不知不觉中就发生了变化。
    某一天早上,苏允白翻看群聊的消息,看见徐瑾之说了这么一句话:“虽然还是对霍某人的某些行为颇有微词,但不得不说,至少在这个疫情里,霍某人的确是在做实事。”
    随附的是一个新闻链接,称某家企业以次充好,大发疫情财,行为令人不齿云云。
    这家企业,还真不是什么小作坊。
    这条新闻激起了群里的讨论。论完新闻本身,话题渐渐转移到了霍启年身上。
    “你们还别说,疫情来了,到处都在失业,但霍氏好像加大了提供就业岗位的力度——不只要那些高精尖人才,劳动密集型的也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