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0页
    “滚。”黑泽秀明冷冷道,“我不想再说一次。”
    “好、好的。”西园和结结巴巴地应了一声,同手同脚地走了几步,被门框绊了一下,跌跌撞撞地离开了视线。
    [呜……我好喜欢他骂我,他骂我的样子真帅。]
    黑泽秀明没管西园和,等了几秒,确定不会有人突然进来之后立刻冲到门边,关门锁门一气呵成。
    他转身走到浴缸边,打开放水的开关,水龙头呼噜呼噜响了几次,带着巨大的空腔声吐出几股铁锈色的脏水,过了几秒,水流开始变得清澈。
    这是长时间没有使用的证明。
    黑泽秀明关上水龙头,蹲下身查看浴缸周边。
    这个浴室非常不对劲,它的布局和米花町5-01号次卧的浴室一模一样。
    米花町5-01是琴酒买下的房子,而次卧是他的房间。
    可这个用来留学的房子和琴酒应该没有半点关系。
    按照马德拉和里包恩的说法,哥哥只是帮他办好了出国需要的手续,之后就再也没插手这件事。
    哥哥的想法其实非常好猜,这种控制欲极强的人放松自己的控制欲只有一种可能——
    让18岁的黑泽秀明认为,不依靠兄长就无法生存。
    但黑泽秀明买到了一个拎包入住的房子,所有的东西全部配齐,厨房里连家庭烤箱和榨汁机都一应俱全。
    这房子装修精致,如果三个月前的黑泽秀明想要一个米花町一模一样的“家”来减缓对在陌生环境下生活的恐惧,那么没什么其他地方都和米花町的房子毫无联系,只有这个浴室一模一样?
    因为这个浴室改造过了!
    黑泽秀明拿起放在一边的旧毛巾充当抹布擦干净浴缸边上的灰尘,防水胶的颜色果然比厨房看到的要新。
    这意味着这个浴缸挪动过位置,不会错,确实改造过了。
    黑泽秀明将毛巾扔进垃圾桶。
    为什么他要改造这个浴室?
    难道是为了方便自杀?
    哈,开什么玩笑。
    一定有别的目的!
    不要着急,仔细想想。
    “我是黑泽秀明,现在是4月。”
    黑泽秀明靠在浴缸的边缘喃喃道,“我是一个23岁的青年,决定于4月末自杀。自杀前大约3个月,我将浴室改成了家里的模样。为什么?难道3个月以前我就想要自杀了吗?”
    “不,这跟遗书对不上。”
    黑泽秀明微微闭起眼,从记忆宫殿的架子上抽取了一个没有封口的档案袋。
    “黑泽秀明”的遗书赫然在内。
    他拿起那封遗书,做出低头拿笔的姿势,“根据遗书内容,我写的时候应该十分不舍。”
    “因为我不是自愿离开的,FBI怀疑了我和哥哥的关系,想要利用我调查哥哥,所以我不得已自杀。”
    “可FBI不可能怀疑了整整三个月都没有任何动作。”
    “所以,遗书上所写的被FBI怀疑是虚假信息,那么改造浴室的原因绝不是用于自杀时温馨一点。”
    黑泽秀明顿了顿,看向遗书上斑驳的泪痕,“我写遗书的时候真的哭了吗?”
    遗书只存在他记忆中,原件早已销毁,上面的水渍是不是泪痕早已不能追溯。
    不!
    等一下!
    这不是眼泪!
    按照写字的高度,眼泪滴落时候应该会有滴溅状的毛刺边缘,但这个泪痕只是圆圆的一点。
    这竟然是一份伪造的遗书!
    “我为什么会伪造遗书?”
    黑泽秀明的心脏急速跳动起来,它撞击胸膛的声音大地惊人。
    真相似乎触手可及。
    “我为什么要伪造遗书?”
    “我穿上西装,将可能是伪造的警察证件放进兜里,冷静地在桌前伪装了一份遗书。”
    黑泽秀明深吸一口气,模拟着几个月前的“自己”。
    “我伪造完遗书之后,将遗书包裹在干燥的方巾里以免弄湿。”
    -
    如果自杀是真实的,那么正确的行为逻辑应该是直接把遗书放在浴缸边上,或者将已经被泪迹晕开的遗书扔掉,再写一份清晰完整的用毛巾包好。
    用毛巾包裹一个已经看不清字迹的遗书,只能说明上面的字迹不是重点,上面弄脏字迹的泪痕才是!
    -
    黑泽秀明敛目,继续自言自语道:“遗书是假的,那么自杀也是假的。”
    “所以拥有医学硕士学位的我才会‘错估’了安眠药的剂量,吃下了‘过量’的安眠药。”
    黑泽秀明滚了滚喉结。
    自杀是假的,遗书是假的,浴室是假的。
    “我”要骗谁?
    “我要骗我自己。”他缓缓直起身,在彻底站起来的一刻,完全代入了自杀前的那个黑泽秀明。
    “我了解我自己。所以能判断出我看到证据之后会做出什么样的推断。”
    “首先,我将伪造的遗书放在手边。上面压着爱枪。”
    “这可以让我在失去记忆后判断出这次自杀情非得已。因为枪是哥哥送的,几乎没有使用痕迹,有很强的纪念意义和象征意义,我爱惜的要命,甚至连自杀时都没有选择用这把枪快捷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些骤然入眼的第一场景可以加强我醒后对于现状的错误判断。”
    “让我坚信‘自杀’这件事,从而不对自己的记忆产生怀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