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沣瞧着她伸头缩脑的样子,心里发笑,“行止怎如个小毛贼一样?”
“嘘嘘嘘,”寻月棠拌着麻酱碗,“别出声,莫让林大哥瞧见才好。这个呀是是千层肚,拌着红汤与麻酱最最好吃。拢共就这么一盘,是我今日去牛乳作坊里头学艺时,那个坊主人给我的,说是前儿官府杀了头病牛。若让林大哥看见,还能抢得过他?”
对于谢沣在吃食方面让着林勰这件事,寻月棠是领会透了,尤其是现下到了故地,不可避免的,又想到自己当年贴钱报恩开小灶,最终全掉地下的惨痛经历。
也就多少有点“防勰之\'口\',甚于防川”的意思了。
“千层肚,就是要像吃面一样吃,才爽快,才酣畅,三哥你快试试。”
谢沣闻言照做,拿筷子夹起一大串千层肚,见裹着红油与麻酱的千层肚淋漓出碗,入口又脆又嫩,是麻酱的芝麻香、是红汤的底料香,隐隐还带着一点麻,粘稠与滑润交缠一处,长着许多毛毛刺刺的肚丝就将这香味牢牢裹住又入味其里,果真是酣爽非常。
见谢沣人吃得眼睛都眯缝了起来,寻月棠趁机邀功:“三哥,我对你好不好呀?”
谢沣挑起一筷子千层肚喂给她,“好。”
“那你要不要给我一点奖励啊?”寻月棠双手捧着下巴问。
“嗯?”
寻月棠好心提醒:“比如,再让我喝杯酒之类的......”
谢沣还没来得回话,就听见不远处的林勰大喝一声:“谢鸣苍,你吃独食!”
怎么两个祖宗一块来劲了,谢沣扶住了太阳穴,觉得头实在疼。
作者有话说:
第68章 烧烤
寻月棠一开始想得很简单, 就是在登州找到一家可以制作出得用乳粉的作坊,而后将其作为自己奶茶原料的供应商。
学手艺,那是捎带手的事儿, 为的是个以防万一,万一在凉州碰到鲜牛乳又不好储存, 就可以自己将其加工了去。
但是在登州忙活了几日, 通过与牛乳坊主与李伯的交谈,格局可以说是一下子就打开了——她不单是与牛乳坊主定好了契,学好了手艺, 还又经过李伯的介绍, 购了几十亩田、买了几十头牛。
她虽然买得急,但那人欠了赌债也卖得急, 所以价格也算合适。
如此一来, 就形成了半条后世所言的“产业链”:可以拿出一部分田地来种植耕牛吃喝所用的作物, 余下的仍种植稻米, 反正佃农都是随田而来, 不需额外招工;水牛可做翻耕之用, 产下的牛乳又运送至乳坊中, 加工成乳粉运往凉州, 解决她来登州时所要解决的问题。
购完田地与耕牛后,寻月棠又与坊主商议, 修订了二人的合作契书,将几十头耕牛挂到了乳坊里。
如此一来, 她就既是最大客户又做第二个东家, 生意往来出不去自己这个“寻”字, 与坊主共负盈亏的同时, 也少一分恶性竞争的风险。
只是这收购、安置一趟流程走下来, 便过去了十日有余,超了她预想的时间许多。本还以为这样会耽误谢沣的回程,倒不料谢沣比她用时还更久些。
签好第二份契书是在一个午后,她回府,却听闻谢沣仍在书塾处忙碌,晌食都未回来用。
夜间无人发觉时,谢沣总弃了自己的枕被去与她宿在一处,大多数时候都是只道句“三哥你来了”、“嗯,快些睡吧”,但偶尔二人不那么累,也会多说上几句。
寻月棠会说自己自己的“入股”进展。
谢沣很少提及山上的事情,只是半吃醋地说过一句,“张根生他们说都很念你”,但却会说起书塾的情况,比他预想的和接到的情况都更棘手些。
虽说张冲来料理这事儿尽心尽力,但是毕竟他本人未读过书塾,大面儿上的事情如先生住处、月银、桌椅、用具等问题都能解决,但涉及到课程设置之类,他就完全插不上话。
读书人本就是眼高于顶的,张冲与学生家长又一味地供着先生们,就造成了当下教书先生各自为政的局面,各个班的课程进度完全不一致,教什么、怎么教全是先生一个人说了算。
若是开蒙,这样做也无可厚非,反正书目总逃不出《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这几样,但如今收的这些孩子都是为了科考,自有一套循序渐进的学说理论体系,再这样随心所欲地教学就欠妥了。
谢沣到的这几日,与先生们合议了多次,正在细细理教学的内容与进度。
寻月棠到的时候正赶上上课,谢沣便没有与人合议,而是一个人待在个房间里,身边书案上摞了厚厚一沓线装书,他本人一手执笔、一手翻书,正下笔飞快地在纸上写着什么。
今日他穿了件缥碧色的飞花布棉袍,发顶束得是一顶素银冠,额上束着自己做给他的那副嵌银抹额。这样的打扮倒与书塾搭了个十成十,不像是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州牧大人,倒像是个筹备春闱的公子哥儿了。
寻月棠悄悄扒开一点窗缝,像个蹭课的村间小童一样从缝里瞧。
谢沣听见窗屉声响,一转头就看见寻月棠正在窗缝处伸头缩脑,本还拧着的眉一下子舒展了开来,向她招手道,“盘儿,快进来。”
“写了这么些东西,”寻月棠进门,看着谢沣写的一沓厚厚手稿,又凑近仔细瞧瞧,得出结论——
“看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