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正在讨论间,听到又一个买了报纸出来的人喊道:“还剩下不到20份了,要买的可得快点。”
围着的人群呼啦一声散开,老老实实继续排好队伍,排到前面的心里一阵暗喜自己的份,排到20名以后的,就只能唉声叹气地离去了。
今天是大黎周报发行的第一天,钟荧也跟着围观或排队的人群,观察第一天的售卖情况。
以目前的识字率,以及没有任何预热的情况下,一上午卖完将近500份,这个成绩相当不错了。
而且刚才许多人都没买上,或许可以考虑加印,再印500份出来,当天卖不完也没关系,慢慢卖就行,上面有皇帝及当朝列位大儒的文章,有的是人愿意买回去收藏。
没有切掉弹窗,她继续跟着这群买了报纸就在门口开始看的人,想听听他们的评价。
“竟然还有张承望老先生的文章!天下哪个读书人不仰慕张老先生,如今只需十文钱,就让我等能够拜读他老人家的文章,何等幸事!”
“你们看这首咏梅,竟是太子殿下的诗!从前只知道殿下爱民如子,至贤至明,今日才得知,文采竟也这般好!”
“快看最后一页,上面说,从今日起广收稿件,任何人都可以给报社投稿,不限身份,不限题材,哪怕是话本小说都可以,若是被选中了,还能拿一笔稿费,费用根据名气大小与读者的受欢迎程度来决定。”
“更重要的是,不论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都不会因言获罪!”
这是个出名的好机会!几乎所有人都在心里这么想着。
十年寒窗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飞黄腾达,为了碎银几两,为了一朝成名天下知。
现在有个绝佳的机会摆在他们面前,没有人能忍得住不心动的。
人群很快又散去,看他们个个眼神闪烁若有所思的模样,估计全都回去扒拉以往写过的文章,或者重新写稿子去了。
虽然没有听到一个明确的评价好还是不好,答案已经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钟荧又将镜头切到周宸烨处,看到某处宫殿内,他正拿着一份报纸给周显看。
耐心等他们说完,她才说道:“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其实做得已经很好了,但它依然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
周宸烨一怔:“还有什么问题?”
“成本问题。”钟荧道,“殿下,难道你没发现吗,印刷的字体太大,就意味着每张纸能印的字大大减少,在不删减内容的前提下,只能增加纸张,虽然现在看不出来什么,但等以后发行的数量大幅提升,这些支出就成为报社的一大难题了,就算殿下没想着赚钱,总不能一直依赖朝廷贴钱办。”
二人听得连连点头,周显问道:“那你说,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
钟荧微微一笑:“硬笔书法了解一下。”
这也正是她提出办报纸的目的之一,若是一上来就说要在民间推广硬笔书法,定会遇到重重阻碍,但若是拿成本说事,就很容易说得动能做出决定的这两个人了。
看到太子牵头的报社用这种小字印刷,受到启发的民众也会跟着尝试,时间久了,也就知道硬笔的好处和便利。
当下识字率低,全民文盲的困境,除了知识垄断,书本贵,读书贵以外,消耗的大头笔墨纸砚也是一笔十分昂贵的费用,普通人家里根本不可能承担得起。
但若是换了可以大批量制作便宜好用的炭笔等,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读书贵的问题。
毕竟只有教育,才是一国的根本,也是走向壮大的希望。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这样,只需要起个头,剩下的就能自己领悟了,周家父子几人无一不是聪明过头的人。
周宸烨思忖少许,道:“你说得不错,若是能将印刷的字体缩小,不仅能少费纸张,排版看着也会更美观,我回头让人去试试,先印一份出来看看效果如何。”
钟荧微笑:“相信我,不会有问题的。”
…
第二期报纸在万众瞩目的期待下,如约发行了,前后刚好差了六天的时间。
这一份依旧是原来的印刷,想来要写好硬笔书法,还得多锻炼几天,没那么快有结果。
看到第二期仍旧很受读书人的欢迎,钟荧也暂且放下这事不再关注。
今天是31号,还有几个小时就跨年,可以父母都不在杭城,这个元旦她只能一个人度过。
微信里有人发来消息,她点开一看,是江元亭。
“过节不回家?”
钟荧回道:“江老师怎么知道我没回去?”
江元亭很快回复:“听到刚刚什么东西落地的声音了。”
“字典刚掉地上发出的声音。爸妈在外地,回来还要一个礼拜,我一个人在哪过都是一样,懒得回去了。不过江老师也没回去吗?”
虽然做了小半年邻居,但两人平时都挺忙,有时候碰上了闲聊几句,大部分时候是她做了饭,对方过来蹭饭,说的也大多都是学校的事,很默契地不去问对方的家庭等私生活,所以江元亭是哪人,父母干什么的,有没有兄弟姐妹,她是一概不知。
“真巧,我也是一个人,回不回去都一样。”
钟荧在床上翻了个身,将手机举至面部上方,微微笑着手指不停按手机:“那正好,我跟江老师两个孤家寡人刚好凑一起了,一会我做好吃的,江老师过来吃吧,也算是跨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