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处理好了没,豆腐要搁进去了,放久了不新鲜。”声音里的喜意明眼人都能听得出来。
“好了,你帮我递进来。”苏杭在厨房里朝院中的老妻喊道。他的小囡囡最爱喝他煮的鱼汤了,可不能让她觉得外公手艺下降了。
“也不知道囡囡什么时候到能到。”陈淑兰进了厨房,叹着气,话语里露出的想念无不抓人。
孩子昨儿告诉他们,假期她要回来时,乐得他们两个老家伙整宿都没睡,甚至希望睁眼就到天明了。
“应该快了,等下就能见了!”苏杭笑着安慰,手里的动作并没有停。
老夫妻俩说话间,院子门口传来了喊声。
“陈婶子,是不是你家外孙女回来?”
小镇开来一辆光瞧着就价值不菲的豪车,看它的样子还准备停在苏家门口。左邻右舍一拍手立马就想起来了,准是老苏家那据说被有钱生父接回去的外孙女回来了!
囡囡?
陈淑兰手里的菜篓子“砰”一声掉在了地上,和苏杭转身出了院门。
夕阳的光影里,明眸皓齿的小姑娘从车上下来,看起来瘦了一点,不过精神却是好的。
“外公外婆,饭做好了吗?我都饿了。”小姑娘如往常那般非常自然地上前挽住了陈淑兰的胳膊。和从前无数次那般,好像她们从未分开过,她只是刚放学回来。
“好了,就等你了。”陈淑兰强忍住泪意,抬起长满厚茧的手摸了摸外孙女的小脸蛋,欢喜地握着她的手不愿意放开。
“外公煮了你最爱喝的鱼汤,走吧,我们先进去。”苏杭也牵住了外孙女的小手,带着她往家的方向走。
“哇,那我有口福了,我超级想念外公的鱼汤。”苏瓷步伐轻快,脸上的笑意一直没有断过,熟门熟路推开了房门,来到了饭厅。
一家三口的日子像是回到了往常,都默契地没有提起分开的时日。
苏杭把菜从灶上端了出来,苏瓷则是和陈淑兰一起摆着餐具。
饭桌上,陈淑兰一个劲儿地给她的乖囡囡夹菜,嘴里还不停念叨。
“又瘦了,平时啊肯定没好好吃饭,尽在忽悠我和你外公!”
“多吃点,板栗烧鸡也是你爱吃的。”苏杭把一勺鸡块盛在了外孙女碗中。
苏瓷有些哭笑不得,看着堆积如山的小碗,皱皱鼻子,朝陈淑兰撒娇。
“外婆吃不完了,当您的外孙女是小猪吗?吃这么多!”
“我还盼着你是小猪,好养活!”陈淑兰无奈地点点小姑娘的鼻子,吃得少的毛病一直都没能改过来,让她多吃点就像喝药一样困难。
说起喝药,陈淑兰的神色慢慢染上了担心。
“囡囡,你的身体……”
苏杭闻言也同样满目忧色地看向了小姑娘。
苏瓷眨了眨眼睛,语气活泼愉快,面上丝毫不作伪。
“好多了,放心。霍家有钱,找了上京好多名医,医生说我的病等到做了手术就好了。”握住外婆苍老的手,苏瓷话语里的真诚任谁听了都不得不信。
“谢天谢地,那就好。”陈淑兰听了外孙女的话,一直悬在心头的利剑总算是落到地上了,眼睛有泪光。
从瓷瓷出生到现在,她盼了那么久。她是相信霍家的,那个家族有钱有势,不像他们那么没用,连手术的钱都凑不够。
“好了,先吃饭别饿着囡囡,有什么话待会儿说。”苏杭看见老妻的模样也是心酸,但是孩子还在这儿呢,他不能让小囡囡也跟着担心。
苏家小小的客厅里,电视热闹闹地开着,温暖的灯光照耀着这方小天地。
陈淑兰看着桌面上各种荣誉证书笑得见牙不见眼,毛衣也干脆不织了丢在沙发上。一边翻阅着证书一边絮絮叨叨。
“我就说我们囡囡从小就聪明,明儿我就去店里找些相框什么的,裱起来挂在客厅!”陈淑兰欢喜的不知如何是好,由此可见,外孙女在上京确实过得好,没有骗她。看来她和老苏的选择是对的,脱离了云华镇的环境,慢慢治好身体,她的小囡囡果真如她盼望的那般,渐渐和正常人一样平安健康地生活了。
苏杭戴着老花镜仔细摸了摸联赛奖牌,虽不像陈淑兰那么激动,可眼底的喜色不减半分。他是镇里的小学老师,外孙女从小到大都是他的骄傲,学习天赋高,学什么都毫不费力,一点就通。
可惜……
不过现在好了,囡囡能够生出学习的心,说明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囡囡这是你的朋友吗?”陈淑兰指着照片上笑靥如花的女孩们问道。
苏瓷歪腻在外婆身边,听到问话,小脸凑了过去,笑着和外婆介绍。
“她们是我在学校的同学。”
听着外孙女甜甜糯糯和她介绍她的朋友,陈淑兰心里酸涩的同时也有些欣慰。从瓷瓷上学开始,这么多年来她还从未听说过瓷瓷有什么要好的同学朋友。
亲手养大的孩子她还是了解几分的,之前一直都暗暗担心,孩子性子太独总归不是好事。
现在看来什么都往好的方向变化了。
“外婆不用裱起来,以后可以在树荫下聊天时,拿给黄婶看。”苏瓷自然而然拉过陈淑兰的手,口吻寻常。
黄婶?
陈淑兰听着一愣。
那事还是发生在苏瓷上初一的时候,镇尾处一户姓黄的人家,某天家里妇人拉着她儿子上门,说什么苏瓷跟他儿子同桌干扰了她儿子读书。末了,那妇人还在门口冷嘲热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