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自我介绍后,这名竞聘者把精心准备的方案投在大屏上,迅速进入正题,“新能源产业成为大势所趋,……”
在近半小时的讲解中,这名VP从全球产业政策分析、中国产业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再围绕神俊汽业的全产业链布局、公司核心优势、财务指标、公司发展前景等四大维度,作出了详实的分析,并结合估值模型,给出了投资策略:“神俊是国产新能源的TOP,一直被包括KR在内的各大机构看好,去年估值已经达到了20亿美元。”
“鉴于他们近5年的财务指标和强劲的行业前景,按照类比企业PE市盈率,套用模型,每股估值可以达到270元。所以,我给出的投资方案是Pre50投6、7%的期权池。”
几位业务老总纷纷在心里盘算了一下:按照每股270元的单价,神俊此轮融资的估值的确能达到50亿美元,而以鸿升的实力,投资6亿美元,换7%的股权,这个估值方案很合理。
而他们也听出来,这位竞聘者采用的是投资机构估值时最常用的“乘数估值法”,简单说就是找到一家和神俊汽业相似的上市公司,或者未上市但已经过多轮融资的同类公司,计算出他们的PE市盈率,再乘以神俊现阶段的股价,得出一个估值,再根据这个估值与企业谈判,给多少钱换多少股权。
“你选的类比企业是新特?”坐在周奚左手边的投资部副总率先发问。
男VP答是,并进一步解释,“考虑到新特和神俊的差距,我将市盈率做了折算,按照十分之一,也就是30倍计算。”
新特是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翘楚,凭借绝对领先的生产研发能力,早已被全球资本捧到风头无两,超高的市盈率别说同类企业,恐怕所有行业里都很难再找出第二家。这名VP按照十分一折算,合情合理。
其余考官又围绕他投资策略里的几个点做了提问,他均有条不紊的作答,看得出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
待大家都问了一圈后,莫恒青看向一直沉默的周奚,“周总,您这边有问题吗?”
周奚指尖夹着一支笔,看向面试者,“神俊目前第一大持股机构是谁?”
“KR是什么时候给出的投资?”
“2006年,A轮,Pre1B投6、10%的期权池。”男VP稍顿补充道,“这也是2005年KR资本创立后,宁神投出的第一笔亿元投资项目。”
周奚听出他话里的崇拜之情,推断又是一个和齐琪一样,视宁延为偶像的人。
“最近一期呢?”她接着问。
“去年,E轮,Pre10B投2、10%的期权池。”
不是业务出身的莫恒青暗赞这位VP功课扎实,数据张口既来,对答如流。而场上其他业务老总们却渐渐听出了“门道”,尤其是正在运行这个项目的副总,额上布了一层汗。
在最新一次融资中,最早杀入的KR给出了10亿美元的估值,并投出了2亿,换了10%不到的股份,依旧牢坐神俊汽业第一大投资人,让包括他在内的其余投资者都以为KR对神俊依旧是长期持有的打算。
但是,周奚刚才的提问却像一盆冷水泼醒了他——早在10年前,KR就拿到了神俊10%的期权池,而十年期间,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增资扩股,这原始的10%早就被放大到无数倍。
去年的E轮融资中,KR用2亿换来的10%就是放大后的,按神俊现有的PE市盈率倒推,这10%约等于十年前的1%。
说明什么?
说明KR早就在布局退出神俊汽业,虽然都是10%,但实质上从最初一轮实打实的10%到现在放大后的10%,他们已神不知鬼不觉地减持掉原始股权的9个百分点。
由于KR在各类项目中的强劲势力表现,业内渐渐对它们投出的项目有神话之势,甚至有些投资人会开玩笑的说,“KR都能投的项目,闭眼入就对了。”
以至于,许多乙方企业还会拿“KR和我们谈过”做为抬高身价的噱头。
这名男VP业务能力还算扎实,咂摸片刻也悟出了周奚这两个提问的深意,顿时心情沉重起来。
周奚把笔头敲在桌面上,对他说,“你的估值逻辑和pre方案都没有问题,但有一点我需要提醒你,不要神话、迷信任何人和机构。”
“作为一名投资人,你做出任何投资决策应该是基于自己的判断和分析,而不是把脑子交给别人。”
更何况是交给善于谋算和用眼镜遮挡野心的老狐狸。
神俊启动新一轮融资在即,他这次飞林市,外人一看,以为是大金主又去送钱,怕是要想尽办法能搭上这趟赚钱的快车。
殊不知,人家是做好局,等着肥羊入圈。
这个项目还没立项报投决会,周奚也是刚才莫恒青给她看题库时才知晓下面有副总意向这个项目,并快速阅记了相关材料数据。
不过,作为神俊第一大持股机构,眼看新一轮融资在际,哪些机构有意向参投下一轮,KR比谁都清楚。
早上两人提到神俊时,宁延只字未提这事。不知是自信有她在,鸿升进不了狐狸嘴,还是鸿升也是他想咬的肥羊之一?
(提示:下章还未替换)
??第19章 (全新)
面试一结束, 那位意向神俊汽业的副总立刻满带愧色地对周奚说,“周总,是我大意疏忽, 居然没有分析出KR有退出的意向, 只看到基本面, 就想冲进去, 我回去就把这个项目撤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