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1页
    对此石夏天是一样的想法,一听唐青婉说她要是跳级,明年暑假大概率不能一出去就是两个月了,对着三四年级老师递过来的试卷,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转身一把搂住自己的班主任。
    “我还是喜欢留在原来的班级里。”
    虽然她在班上是年龄最小的,可体型和同学们差不多,加上一直是第一名,班上的同学都挺听她的话,俨然有大姐图的架势。
    如果同学再大两岁的话,石夏天觉得哪怕她智商赶得上,身高也赶不上,她不想做班级里的小豆丁。
    最后高年级的老师空手而回,石夏天成了二一班的小学生。
    韩时也顺利升上了一年级。
    “那甜甜你等等我,我也门门考一百,明年跳级和你一个班好不好?”
    石夏天听了转移话题道:“你还是先把十以内的加减法算明白再说其他的吧。”
    听施逸说,施媛也去学校报道了,上学结婚同时进行,婚宴日期已经定下来了,下个月的国庆节。
    唐青婉打电话去了姥爷高丰田的诊所,从他口中得知唐清悦同施媛考上的居然是同一所院校,还在赵靖远陪同下也去报道了。
    搞不明白这些人的脑回路,唐青婉同施逸说了一声便抛之脑后了,毕竟她要忙的事很多。
    此时申大药学院也迎来了新一届的学子。
    这是恢复高考过后的第三次高考,今年招生的比例比去年略微上提了一些,考生以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体,郑策也有了一些调整,许多高校招生时规定考生年龄在二十五周岁以后。
    所以今年开学来申城报道的学生年龄层次相对集中一些。
    像高考那几天一样,石泉生依然召集青城街一些积极商贩运了大量茶水、文具等到青城街附近的各大高校免费对新入校的学子发放。
    很快,青城成了申城人耳熟能详的存在,特别是中青年,许多已经只知青城不知燕园了。
    第68章
    自恢复高考后, 一两年时间,各地中学都陆续开设了高三复读班。
    如今所有大中小学都开学了,闫安没有去沈燕安排好的高中报道, 沈燕去了一次红旗一村回来后也没再提起。
    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沈燕和孩子暂时没有回大院,就在永安村住下来, 这边离申大尽,石泉生和唐青婉都那么忙,就一天假期实在没有必要跑回去折腾一趟。
    施媛和赵靖远已经过了大多数礼节,虽然赵靖远仅仅出现过一次, 可赵家准备的各种礼节都是重上加重, 在施媛看来还就是诚意,她一点都没有抱怨。
    韩丽如今也是春风得意, 穿着一身簇新的衣服来到沈燕几人现在住的永安村。
    韩丽想让施媛在红旗一村出嫁, 总归要沈燕同意。
    红旗一村那套房子虽然比不上大院的别墅,却也是申城少有的大户型,施媛一个外地农村姑娘能从那里面出嫁自然有面子。
    “沈霞昨天带着闫安离开了, 还是我帮着一起整理的行李。沈霞房里的东西都带走了,包括床上的被子、墙上的摆钟,她说都是她自己买的,闫安倒是就带了一些比较新的衣服、鞋袜。”
    听了韩丽的话, 沈燕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上次就把话说绝了, 沈霞会带着闫安离开,沈燕并不吃惊。
    闫安已经成年了, 闫希曜手上也不缺钱, 既然他选择父亲并要和她划清界限, 沈燕也不强求。
    当初说要卖掉红旗一村的房子多少也是气话,闫安走了,还有闫全,买那房子虽然钱是韩久江出的,可韩睿也的的确确从闫家手上拿到了不少东西,房子留给闫全也无可厚非。
    沈燕靠在椅背上问韩丽道:“你确定要将施媛嫁到那个赵家去?”
    说这话的时候,沈燕还在心里嘀咕了一声,这事韩睿做得不得力,赵家很明显尾巴一大把,他让人抓了这么久,居然都只是毛毛雨,没伤到赵家筋骨。
    韩丽坐了下来,拍着自己的腿,抑制不住欢喜地说道:
    “挺好的,赵家可看重媛媛了。至于靖远前头那个孩子,不重要,亲家母说了,唐家那女的整天哭哭啼啼的,身上带衰,连带着那个孩子也不受待见了,要不是唐家那女的不要,赵家都打算送回唐家了。”
    然后压低声音道:“赵家说了,以后家产大头肯定都是媛媛生的孩子的。”
    沈燕冷笑:“就一国营厂厂长,孩子没一个出息的,万一哪天做厂长的下岗了,你有没有想过,赵家那一大家子以什么为生,别到时候要施媛养着。”
    韩丽不太敢反驳沈燕的话,只好讪讪笑了笑。
    施逸这时进来了,她刚刚从唐青婉那里得知施媛居然和唐青婉姐姐在同一所学校,并且赵靖远几次去学校陪同。
    听韩女士话里的意思她应该不知道这事,施媛没回去说过。
    施逸此时也不想说了,她有一种预感,哪怕她说出来,韩女士也不太当一回事,毕竟马上要举行婚礼的施媛看着赵靖远与唐清悦同进同出都像没事人一样。
    韩丽想借用红旗一村的房子嫁女,沈燕也没说什么,不过等施媛出嫁以后,红旗一村也不能继续给她一个人住着了,沈燕问起来韩丽的打算。
    这些年韩丽照顾闫全和闫安,沈燕一直有开工资给她和沈霞。
    韩丽不想回老家去,毕竟她三个孩子都在申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