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瑞明看着他,说到底,让他走仕途一事是他们这些人定的,虽然默认不会有人弃仕途而不顾,但万一呢?
“不是专攻儒家,而是让你以儒家为主。”
“虽然争鸣书院的情况有所不同,但离开争鸣书院后,你依然要面对以儒家为主的朝堂,不论是你还是其他人,他们所学都是以儒家为主的。”
姜瑞明看着外面,有的时候在这里待久了,他都快忘记外面的样子了。但不行,不管是他还是一众学子,如果他们想走仕途,那么就决不能太过偏离。
“不过你学的的确比旁人多,你的天赋可以让你比旁人多学一些东西。如果你想走仕途的话,这对你来说并无坏处。”
“仕途,那也有不走仕途的吗?”祝文乐问道。
“自然是有的,有些人只在一边的天资出众,而且对仕途不感兴趣,他们就不再兼顾儒家,而是专注自家。你呢?你想要走仕途吗?”
“对于你而言,我们的要求更高,此仕途非彼仕途。”在说这话的时候,姜瑞明的口气并不一样,仕途和仕途也是不一样的。
祝文乐之前从未想过这么多,毕竟他走仕途的决心,早就被周先生种下了。
他喜欢机关,甚至能想出不少绝妙的组合,但大多数时候,他都只是一个提出想法的人。
他很少一直待在一处研究东西,从一次次失败到成功,这样的经历他几乎没有。
起先是因为他要读书,他得读书,之后是他没有体力精力做这些,唯一能做的,就是坐在匠房里,看着匠人做。
这样的方式,他没想过改变,但现在,他要想一想了。
“老师,我想考虑一下。”祝文乐说道。
姜瑞明颔首,这件事情是要好好考虑,不管祝文乐选择什么,他都不会去阻止他,就算他天资出众,但他们也不是硬逼着他选择的老师。
老师口中的“仕途”和先生口中的“仕途”是不一样的。祝文乐能感知到,老师的仕途更艰难,是让他参与朝堂之争,为百姓、为天下,成为一代名臣。
而周先生的则是让他偏安一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至于能不能青史留名,他不在乎,或者说不敢想。
别说先生了,祝文乐自己也不敢想,他总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
最后几天,他依然在认真读书,但也尝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得到一个想法后,自己去实践、去完善这个想法。
虽然他的理论知识足够,但他的实践经验是欠缺的,所以失败占了大多数,每每失败,他就更改自己的图纸,继续实验。
发觉自己无法独立完成后,祝文乐也不放弃,而是邀请师兄们加入。
几个月后,一众人看着眼前这个机械,心中涌起一股股喜悦之情。
而这时候,家里也来了书信,原来是祝文乐制作的农具上达天听,陛下赏赐了不少东西下来,不过因为他在外求学,所以由家人代为接收。
不过一些得用的,祝家人托了郑舅舅送过去。
看着这些东西,祝文乐心里有了些想法。
第144章 锦鲤文中的秀才
前世他还是鬼魂的时候, 他看到过那些朝堂争斗,那些明争暗斗,其实有心的话, 他也能参与进去,可惜他没这份心。
最适合他的应该是偏安一隅,但是他又想为百姓多做点事情。这么算来, 嗯,他可以把目标放的大一点, 从知县变成知府,或者直接进入工部, 也不是不行、吧?
知道祝文乐的想法后,争鸣书院一众人:……
“这不是挺好的, 多有自知之明的孩子,我看你们就死心吧,就我们书院,有野心的人不会来的。”机关堂的侍讲说道。
“我这不是想着万一呢,争鸣书院至今百余年, 最高的官就是大学士,还是个虚职。别说首辅了, 连个阁老都没有,说出去, 唉。”
其余人也叹气,但学生心意已定, 他们也不好太过逼迫,随他便好。
“我说, 你们的要求也太高了, 平常书院, 能有几个中进士就够了,高点的状元探花,你们倒好,直接要阁臣!”墨院的院长无力吐糟,这些人也不知怎么在想什么。
尊礼堂的主讲谢鸿想了想,也说道:“的确,阁臣虽然无定数,但做官没有几十年是无法到达的,还要简在帝心,实在太为难学生了。”
“吾等尽所能助学生获得知识,其余的,也是力不从心。”
说是这样说,但是对于祝文乐这些有天赋的人,他们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周清元跟祝文乐一样,也是有天赋的,而且他对于仕途之路更为坚定,不像祝文乐、严奇志他们,还学个其它。
他心无旁骛地吸收着儒家的知识,不过想起尹家妹妹,他会帮忙抄几本医书带给她,既然尹家妹妹想走医道,他也该尊重才是。
-
尹素云接过那些书,把自己做的药包拿出来,山上蚊虫多,这些正好能用上。
“又拿到医书了?”吴大夫笑着看向自己的女弟子。
没错,在发现尹素云的从医之心坚定后,他就收下了这个弟子,虽然是女子,但也可以专门学妇人科,虽然这一科的大夫不多。
本来还在犯愁呢,他虽然每一科都知道点,但一些妇人之病,他所知甚少,只能教导她基本的脉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