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4页
    秦瑾瑶冲着赵晚宁微微颔首,而后便拉起了厉寄云的手,低声聊了几句。见厉寄云与自己亲切,秦瑾瑶十分欢喜,正要安排串座,便见众人依旧围着不散,她才想起来问道:“你们怎么都不进去?”
    崔书宁这才凑到秦瑾瑶身边,小心翼翼道:“瑾瑶,摄政王来了。”
    “他怎么来了?”秦瑾瑶一怔。
    “我听说夫子赵钦曾是他的老师之一,他不时就要来看看夫子。”赵晚宁接话道。“她们几个都说害怕摄政王,都不敢进去,但我觉得没什么,摄政王大人从来不冲女孩发脾气的。”
    “晚宁啊,你来得晚你不知道,上回在清雅斋门外,摄政王大大发雷霆,痛骂那些公子的样子,简直让人闻风丧胆。再说了,你父亲在朝为官,难道他的那些事没给你讲过?据说他发起火来,连陛下都不敢吭声呢。”
    “那,那也是他的本事啊。若得了这样的人为夫婿,日日护在自己前头,不是好事吗?”赵晚宁越说脸越红,眼里也绽放出光彩来。
    “可他从来都不护着谁。”厉盈盈蹙眉道。“这一点就比温公子差多了,温公子一向都是和和气气,温温柔柔的。可顾……”
    厉盈盈想直呼他的大名,但想想又不敢,改了说辞道:“可摄政王什么时候把咱们放在眼里过。我也承认,他的确神姿天颜,但恐怕心里有问题,天天又打又杀,不见血不痛快的人,若是嫁给这样的人,简直是把脑袋搁在刀尖上。”
    赵晚宁被她说得有些不乐意,但一想到自己今日初来乍到,虽说有几个熟识的人里头,可也不好与人家争辩,只是糯糯道:“摄政王大人多好呀,哪有你们说的那么吓人。”
    秦瑾瑶不知为何,从看见赵晚宁绯红的脸颊起,心里就有些不快。许是因为上次赵晚宁故意跟自己过不去,所以至今对她都没有好感。
    这会,秦月瑶也到了,见到赵晚宁,她顿时眼前一亮。之前秦月瑶一直与韩云薇等人交好,但自从韩云薇与秦瑾瑶熟识后,似乎对自己就不那么热络了。而赵晚宁经常去临安公主府做客,与秦月瑶却越走越近。
    瞧着二人手拉手聊天,几位贵女们彼此看看,心中都有了数。
    这会,太阳渐渐升高,几位贵女再也站不住,恰好听见赵钦的小书童出来传话。“几位姑娘,夫子说让你们先自行温习功课,稍候要考《中庸》。”
    “呀,又要考试!”孟锦悦苦道。
    厉盈盈吐了舌头,“《中庸》我学得还算不错。”
    “走吧。”崔书宁笑道。
    几人往静书斋走去,却并没有在路上遇上顾修延。崔书宁问了书童才知道,原来摄政王与夫子已经去后院找书。
    赵晚宁才撂下书箱,听见书童传话,便有些按捺不住,晃了晃秦月瑶的袖子道:“月瑶,我第一次来着,你陪我出去转转吧。反正夫子要过一会才来。”
    第32章
    秦月瑶一直惦记着寒漠国金发碧眼的小皇子,赵晚宁这么一张罗,却与她一拍即合了。“我也有些胸闷,咱们出去走走吧。”
    “若是撞上摄政王,可别怪我没提醒过你们,那可不是你们能惹得起的人物。”厉盈盈坐得距离二人比较近,听见二人的对话便插了一句嘴。她也是好意,想着昨儿吃了秦月瑶一块点心,这才愿意出言提醒她。
    可秦月瑶有了伴,便不像昨儿那么热络,反倒有些不屑道:“咱们都是小姑娘,即便摄政王大人发脾气又能把咱们怎么样。再说清雅斋那么多公子,难道还不能帮咱们说话。”
    秦月瑶对自己的容貌很有自信。赵晚宁倒是委婉一些,看着厉盈盈笑道:“不瞒厉姑娘,我与摄政王殿下是有过一面之缘的,当时摄政王殿下还对我笑过,我想,他应该不舍得教训我。”
    这倒是出乎厉盈盈的意料。她撇了撇嘴,没与二人再争辩下去。
    从静书斋出来,穿过小花园便是清雅斋。而夫子的院子也要从清雅斋穿过去。此刻,清雅斋的门口正站在三三两两的公子,他们聚在一处说笑,打闹,便成了静书斋没有的风景。
    正如静书斋的少女们很少来清雅斋,清雅斋的公子们也从不穿过这片花园。虽说大厉民风开化,但清贵人家端庄自持,如此互犯界限终究不妥。当然,这并不妨碍公子们以静书斋的少女为谈资。
    此刻,他们便在谈论静书斋的女子们。说起崔书宁,他们便说书香气十足,又说厉盈盈,众人道此女泼辣厉害,直到说起孟锦悦,几位公子才赞了一句容色姣好。
    不知谁提起秦瑾瑶,几位公子都说不认识。
    “昨儿下马车时我瞧了一眼,怕是你们都没见过的佳人,说句容色倾城也不为过。”
    “是左都御史秦府?他家的嫡女我是见过的,并不出挑啊。”
    “不是何夫人生的那一位,听说是秦家原配所生。”
    “若是有幸,定要去拜会一番才好。守得如此佳人在侧,啧啧,实在可惜,实在可惜。”
    这些话原封不动地传进秦月瑶的耳朵里,她气得脸色都有些发紫。“什么就并不出挑,这些人是瞎子吗?还说什么秦瑾瑶容色倾城,她不就是长得像她死去的娘么,有什么好看的……”
    “月瑶。”赵晚宁也没想到自己能遇上这群公子在这说闲话,说得偏偏还是秦家二瑶。她同秦月瑶一样,也不喜欢秦瑾瑶,但她被宣安侯夫人斥责过一次,便不敢再宣之于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