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3页
    海生怒了:“小姐,你做不了主的话,麻烦让你们单位能做得了主的来跟我谈,音乐是艺术,怎么现在搞得全是铜臭味!”
    营销部的小姐姐很无奈,朝旁边的毕逢君疯狂打手势,毕逢君挑眉,指了指楼上,小姐姐心领神会,继续对着电话说:“海先生您好,这样吧,我帮您转接到我们工作室负责人邵总那里,您直接跟她谈好吗?”
    没等海生反应,电话被转接了。
    *
    邵曦接到电话时正在办公室里看书,今天她下午只有一堂课,回来后就直接在办公室里看作协和几个小说期刊推荐过来的作品。
    听到内线电话的铃声,她顺手接了起来,电话那端,海生总算还是知道这边是个“总”口气没有先前那么倨傲,客客气气地自我介绍了一番后,自认为非常礼貌的要求从声闻工作室“借”《烟火弄堂》的主题曲“烟”在自己的栏目播放。
    “邵总,您在这行干了也有好几年了,对我们‘热门音乐点播’栏目总有所耳闻吧?我们栏目的互动性非常强,由我们推荐的单曲基本都能进入每周金典排行榜前十,是个非常优秀的歌曲推广平台,你们的曲子在我们栏目的点播率非常高……”
    他说得很快,主持人的功底不是白练的,语速快,但吐词清晰,保证听者能以最快的速度接收到自己透露的信息,但又来不及分析其中的重要性,以此来迅速抓住对方的迷茫的瞬间引导其跟着自己的思路走……
    然而当他飞快地说完这首歌能在自己的节目中获得多少关注度之后,对方却并没有同过去自己遇到的那些音乐人一样表示欣喜,而是疑惑的来了一句——
    “哦……你是打算买单曲播放权吗?直接找我们营销部的同事就可以了哦!”
    “?!!”海生挂了电话,他觉得这个工作室的人都有点毛病。
    *
    听众点不到歌,自然要催,催久了没有免不了要报怨,后台接听多了,节目策划知道了,自然就要问海生怎么一回事。
    听海生这么一说,就骂:“买啊!一首单曲而已,咱们电台还买不起怎么地?用得着你这么抠?!”
    海生习惯了被音乐人捧着,求着,被骂了心里不爽,嘀咕着说:“以前哪需要我们买?不是一个个都送过来求着咱们放的吗……”
    策划皱眉:“最近台里搞的版权法学习班你没去听吗?国家现在开始重视版权了,音乐作品也属于知识产权,人家给你是人家乐意,那叫赠予,人家要收钱,那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合理合法,你有什么好叫的啦?人家音乐人不要吃饭的啊?喝西北风给你做词做曲唱歌听?搞笑伐?”
    海生被教育了一番,转天老老实实去曲库采购员那儿填申购单,向声闻配音工作室买了一年的播放权。
    买下来之后,海生一看这价格,气得鼻子都歪了,跑去找王凯旋吐槽:“这声闻工作室的人有毛病啊!我去好说歹说都不给,非要让我们买播放权,结果去买了,你猜一首歌一年的播放权才多少钱?才五百块!呵!至于伐?就为了这五百块?装什么装!”
    王凯旋看看他,说:“五百块不是钱啊?你去排档吃碗一块钱的小馄饨不给钱试试?看看老板打不打你。”
    海生噎住,想了想,点点头:“你这么一说,好像有点道理……”
    *
    声闻工作室里,邵曦开开心心地在给作曲和演唱的两名配音发奖金,五百块的播放费,工作室提成50,剩下的四百五里,作词、作曲、歌手各得一百五。
    作词石蕾的那份钱由邵曦转交,而作曲跟歌手两个人拿着红色的奖金包,心情激动,一百五说说也不是多大的一笔钱,但是却格外鼓舞人心,这个槽是跳对了呀!
    而其他四组则羡慕之余,也开始考虑自己的广播剧是不是也跟着学一学人家……由此开始了音乐、声效、语言多种艺术形态的混合型广播剧的形成和发展雏形。
    至于五组的其他人则深觉与有荣焉,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在这里,自己的特长能得到发挥,会被认可,不再是跟在电视台时那样,进了译制部就等于一辈子都是配音再难往上爬,充其量再上一层,当个配音导演。
    可配音导演又只有那么一两个,普通配音演员想也不要想……工资是固定的,也仅是够生活温饱而已,总之就是——没有奔头。
    而现在,他们似乎看到了更多的可能!
    声闻的工作环境好,收入高,未来的发展空间大!五组的人们很快向译制组的前同事们透露了这个消息。
    等到电视台这边上层发现不对劲时,译制部的人都快跑光了!
    然而即使如此,电视台的配音工作却是一点儿也没耽误,原来影片采购部的工作人员根本闹不清译制部跟声闻工作室的配音有什么差别,需要配音的片子照常向译制组发。
    译制部这边呢,一来人越走越多,人心惶惶,根本没心思顾及配音工作,二来反正以前也经常跟声闻合作,于是译制部这边的人索性就直接把工作全部交给了声闻这边做,反正译制部的人差不多都在五组了,哦现在不叫五组了,叫声闻综合组……
    然而这么做,对于电视台来说就相当没面子了,堂堂国营媒体企业,竟然被个个体户小作坊挖空了一整个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