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6页
    丁玉玲想了想说:“我想学做厨师!我奶奶说了,民以食为天,会做饭的女人一辈子不吃苦!”
    邵曦愣了愣,这个答案令她有点意外,不过还是同意了,并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邵冬归,请他帮忙给丁玉玲安排入学。
    这个要求对如今的邵先生为说早已不是什么难事,因此,邵曦开学回学校的同时,丁玉玲如愿进入了新东华厨艺学校。
    *
    考虑到现在工作室的事越来越多,邵曦跟父母沟通后还是决定不再住校了,毕竟从泽岳楼骑自行车到海戏仅仅只需要不到半小时的时间。
    邵曦回到507跟相处了一个学期的舍友们道了别,靠窗的床位让给了苏唯念,已经跟苏唯念化敌为友的卢倩对此表示完全不在意。
    几个姑娘互相留了联系方式,算是暂别……
    然后她们就又在课堂上相见了,一时间原本还有那么点儿离愁别绪的被这一搞,四个人都笑作一团,矫情什么呀!明明每天都能见到嘛!
    毛鑫宇也退了宿舍,住回泽岳楼,他是因为答应了张媗要帮着照顾木偶剧团,住在学校宿舍不方便他随时出行,所以便索性不住了。
    两人住回泽岳楼,后不久,邵曦接到了石蕾的电话。
    *
    石蕾是来约邵曦去她家交稿的。
    《风声》电影在筹拍,石蕾欣喜之余,创作欲爆发,花两年时间潜心创作,现在终于拿出了成果。
    约的时间是邵曦放学后,邵曦如约到了石蕾的新家。
    石蕾如今已经不再住在丈夫老李单位分配的职工宿舍里,而是在市中心的一处豪华小区买了一套高层套房居住。
    邵曦到的时候,开门的是个陌生的小姑娘,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显然是这个家里的小保姆。
    听说打石蕾,小姑娘笑着迎她进门说:“石老师在厨房,您请进!”
    邵曦进门后打量了一下,这是她第一次来到石蕾的新家,上次谈拍电影的事后,邵曦感觉到石蕾的先生老李对自己不太友善,显然是觉得自己买了《风声》全版权,占了大便宜后,她就有些刻意减少了与石蕾的接触。
    不过今天这个时间,却并没有见老李在,邵曦稍稍安心之余,又有些奇怪,老李是普通工人,上下班时间很固定,这个时候不在家吃晚饭是很奇怪的。
    于是邵曦坐下时随口问了一声:“老李今天加班吗?”
    小保姆愣了一下:“你……说谁?”
    邵曦也愣了,正想继续问,石蕾端着一盘菜出来,淡淡笑着说:“哦,小杨是刚刚来的,她不知道老李的。”她放下菜,说,“我和老李离婚了。”
    邵曦惊讶地看着石蕾,离婚了?!为什么?!明明他们的生活已经变好了呀!
    上辈子石蕾不但有丈夫,还有个孩子,她的作品大多数都是由她的丈夫经营,夫妻俩一主外一主内合作得很不错啊!
    怎么这一次竟然……离婚了?!而且他们的孩子竟然也就这么蝴蝶掉了?!
    大概是看到邵曦惊讶的表情,石蕾轻叹了一声,笑了一下,招呼邵曦坐:“有些人,可以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我这个人其实挺自私,也挺贪心,你让我看到了自己可以攀登的高峰,所以我就把阻止我远行的人逐出了我的生活。”
    这番文艺的话并没有令邵曦得以解惑。
    “可是……为什么?你们明明已经这么有钱了……”
    石蕾笑着摇头:“不,婚姻里有很多事,不是钱可以解决的。”她淡淡地说,“我想要创作,创作时不想被打扰也无法顾及家务,我想请保姆,可是他说我是在借此逃避家务,耽于享乐;我说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生养一个孩子,我爱创作,我的作品就是我的孩子;
    原本他答应了的,可是后来,他反悔了,他一定要一个孩子,而我给不了他,他想要的生活我不能给,我想要的生活,他也不能给,所以他去找了别的女人,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再继续维持这段婚姻了。”
    邵曦有些惊讶,但也理解了,她不知道上辈子生了孩子的石蕾是不是被迫或是哄骗的,也不知道最终她跟老李是否达成了和解,但是那必然都包含了她的妥协。
    这样的石蕾看起来才是属于她自己的,倒也挺好。
    吃了一顿便饭,石蕾从书房取出一叠厚厚的稿纸递给邵曦说:“拿去看看,我写了两年,我觉得它比《风声》更好看。”
    邵曦接过来,看着稿纸的第一页写着:《烟火弄堂》
    邵曦愣了一下,上辈子的石蕾在《风声》之后,写了两本关于知青的小说,内容都相当的伟光正,圈内口碑不错,但是并没有超越《风声》,之后甚至没有影视化,这是她少数没有影视化的作品。
    评论圈的人们认为是石蕾在这一时期困于舒适圈,不思进取,只想炒冷饭,结果却只是消耗了《风声》的热度,无法留下更深的痕迹。
    这之后,石蕾怀孕生孩子,淡出了作者圈一段时间,直到九十年代末,2000年初期才重新回归,她的运气非常好,回归时正赶上数码时代的开端,网络文学也正萌芽,她的小说《烟火弄堂》在那时成书,这部十几万字的网络小说在后来动辄几百上千万字的大部头网文面前甚至算不上一个零头,但是却替她赢得了无数荣誉。
    这部小说先后被以话剧,电影,电视剧等各种形式展现,在后来被喻为海市九十年代普通百性人生观、价值观的缩影,甚至被社会学家拿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