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太多了。”苏招娣还是皱眉。
她是想给徐小玉多些彩礼,也想尽量的给他们置办齐全,可是,杨红星的手笔,有些超乎她的想像。
这个败家的玩意儿!
“就是你自己的钱,也不能这么花,你还没孩子呢,不趁着现在能赚多攒点儿,以后怎么办?”苏招娣越想,越觉得杨红星太大手大脚了,板着脸说道。
“嗯嗯嗯,这不是特殊嘛。”杨红星听得出苏招娣的语气里的好意,也就由着她唠叨,反正,也唠叨不了多久了。
“做饭。”苏招娣看出杨红星敷衍,说了几句就主动停了下来,板着脸出去了。
此时,天已经很黑了。
杨红星出去才发现,外面的大人都已经散了,院中只剩下一群孩子,他们不知何时回家搬了小马扎,围着收音机正听着里面的故事。
顾弘民做为小主人,坐在一边维持秩序。
成全和王实几个帮着顾弘军在屋里收拾。
这会儿已经太晚,苏招娣也没有多做什么,只盛了几碗二合面,做了清汤面。
王实三人这几天都在这儿吃饭,不过,他们每天过来也不是空着手的,都带了他们自己的口粮。
正吃饭,外面又响起了动静。
杨红星看了一眼,却见不少人竟搬着凳子坐在了院子外面,有些人还端着饭碗,这让她想起,以前听长辈们说起家里买第一个电视时,乡亲们端着碗来看电视的盛况。
苏招娣看着,倒是没有说什么。
这个收音机,可是全大队甚至全公社第一个。
大家来捧场,也算是提前给他们家添人气。
只是,她做为一个寡丨妇,也不好太掺和这些,吃过饭,收拾了一下,就把外面交给了顾弘军他们,自己则拉着杨红星回屋整理。
新房还没弄好,这些东西只能先放到这边。
买回的喜糖、瓜果、小食都要分开装起来。
暖水壶、搪瓷盆、搪瓷缸、水果盆……甚至是痰盂,都要先清洗干净放好。
被套床单枕头还得先清洗一遍,然后套上被子,叠放整齐。
杨红星还买了不少的喜字剪纸。
所有东西都要放上或是贴上双喜。
这一忙,就忙了好几天。
白天队里要上工,再加上,成全直接把收音机藏了起来,来听收音机的人倒是没有,可到了晚上,姚大队长和几个村里的高龄老人过来,收音机就只能拿出来。
先放姚大队长关心的新闻,再放老人们喜欢的样板戏,再来半小时的歌曲,最后才是小孩子们的专场:听故事。
很快,就到了正日子的前夕。
苏招娣让杨红星又进了一趟县城,带回了办席用的东西,其中,还单点四样东西,说是顾弘军去接亲要带的。
离娘肉一刀,带二根肋骨,以示女儿虽离开娘出嫁了,但仍然和母亲骨肉相连。
带根的大葱四棵,意在生活充裕,孩子聪明,牢靠。
杨红星一一照办。
城里买不到的,她全用微小店解决。
等她中午回来,新屋已经一切妥当。
屋里弄了天花板,地上铺了青砖,刷了清漆的家具油光发亮,窗户换了新玻璃,各种小东西也依次摆放整齐。
两铺四盖的被子也套上了被套,整齐的叠在一侧。
铺开的则是一套大红的四件套,都是纯棉的布料。
再好些的布料,杨红星也不敢拿出来。
屋里屋外,贴满了红双喜,门框上还加了对联,收音机、缝纫机这些,全部盖上了红布,放上了双喜剪纸,当然,堂屋里少不了一副伟人画像,摆上一本红丨宝书。
这些细节,杨红星也不懂,她只是听说过有这么一回事,便早早准备了一份,以防万一。
当晚,一家人忙到很晚才睡。
次日,天还没亮,大家就起来了。
苏招娣早早烧好了热水,偷着往里面加了银角子、茶米,让顾弘军洗了个澡。
六点多,许方白和许顾来了。
两人没有开车,而是骑了自行车。
姚大队长也把家里的自行车借给了成全,还去亲戚家借了一辆回来。
许方白、许顾、成全、王实、小森和另一个小弟,再加上顾弘民,七个人四辆车,跟着顾弘军出发接亲。
苏招娣没想大办,便只请了顾家没出五服的亲戚,以及姚大队长、队里干部们和十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来吃席。
饶是如此,也开了七八桌。
何翠珍这次倒是积极得很,早早带着儿媳妇们来帮忙。
中午,大家就简单的吃了喜面。
正席是晚上。
杨红星被推出来当了主厨。
好在,菜比较简单,每桌八个人,六菜一汤一甜品,再加一面一喜包,凑了个十全十美。
这也就是因为她能搞到好东西,换成了别家,也就是新郎新娘双方铺盖一合,带几口箱子,一家人吃个饭,就算是结了婚。
顾弘军他们到了镇上,徐家人已经提前来到这边,在招待所住了一晚上。
徐小玉换上顾弘军带去的新衣裳,背着一个大大的包裹,坐上了他的自行车,一行人先去登记,领了结婚证,拍了几张照片,然后拿着结婚证去供销社买了好些喜糖。
徐家那边的人也不多,也就杨红妙和徐医生夫妻俩,同样也是两辆自行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