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的。此时起疫,也与去岁亏了身体,今春又太劳累有关。你送了粮,这些时日再让百姓们多注意一点就好了。”顾长安安慰道。
正说着话,运粮队渐渐停了下来。
衙役走去敲了敲门:“家中可有人?送粮的来了!”
过了一会儿,才有一个苍老的声音说:“来了。”
木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里面的老太太探了个头出来:“谢谢军爷。”
她头上系着黑色的头带,动作有些颤颤巍巍地伸手。
“哎,老太太,我还是给你搬家去吧。”那衙役连忙说。
“哎,好的。谢谢军爷。”她慢慢让开门,让衙役驮着东西进去。
“王老太,您这些时日可还好?”况钟走上前,朗声问道。
老太太眯了眯眼,直到走进了她才瞧见眼前人是谁,她快走两步抓住况钟的手:“况知府,况知府!多谢您啊,我老太太哪里都好,都要多谢您啊!”
“你要是有不舒服的,就让你孙儿去找隔壁的送你去那前面的庄子。”况钟大声和她说,“那庄子里这些时日都有大夫也有药,不收费的,不舒服就要去!”
“好,好。”王老太连声说,“您进屋坐,进屋坐。”
那屋子不大,像一间厢房。总共也只有一个拉通的大房间并一个极小的耳房。
进了门里就是厅堂,左边用布隔开的是老太太的屋子,右边则应当是她孩儿的。有个极瘦小的小孩在那右边的屋子里探头探脑。
见到况钟,他眼睛一亮,脆生生地喊了声:“况知府好。”
况钟将他招来手边,递给他一个薄皮馅儿饼:“你和奶奶最近好吗?”
小孩子点点头:“还好的,就是容易饿。”
“但我也长大了。”那小孩子继续说,“等这病过去了,我就去城中给人跑跑腿,也能养活奶奶了。”
“奶奶不要你养活。”王老太气道,“奶奶还走得动,还能养你!”
“王老太别气,还在也是一番孝心。”况钟连忙道,“若是去药堂给人做药童,也是不错的。能识字念书,便是日后不想行医,也是个好前程。”
他这般说,王老太就笑着点头:“是咧是咧。伢子,你要记得况知府,要多谢谢况知府。奶奶还能活着,都多亏了况知府。”
“为官一方,这都是我该做的。”况钟笑道。
见衙役们将这次的炭火与粮食都在耳房堆好了,况钟就站起身道:“王老太,我们先走啦。”
王老太连忙要送。
她人早就被生活压得佝偻。走起路来脚下也不够稳当。但她依然执意要送况钟出门。
小美短藏在白七的袖中,看着眼前这一切。
它轻轻喵了一声。
有一粒小小的金光从袖口飞出,落在王老太的额心。
王老太浑身一震,她脚步止了,况钟趁机快步出了门。
大门关上,王老太站在不远处,只觉得屋子里暖和了许多。
她几步走到门口,拉开门,也只能见到况钟一行人远去的模糊身影。
“况知府是个好人啊。伢子,今晚可以吃个饱饭啦。”
第161章 【二更】我只是他一个人的小猫罢了。
离了王老太家中, 况钟脸上的笑就收了起来。
他叹息了一声:“这王老太命不太好。她家是流民。早前的时候逃难过来的。”
逃难嘛,日子总归是不好过的。小儿子一家失散了,媳妇儿半路没挺过去, 人也没了。老大带着寡母与幼子, 好不容易到了苏州府落地生根。
开好了荒田,筑起了宅子。日子见好, 还有希望送日渐长成的儿子去学堂读文识字。突然就天降大雪。
“她大儿子就是去岁冬没的。为了抢秋收的粮食, 一脚踩空跌到地里,被雪埋了。”况钟的声音缓缓,带着一些泥土气的悲凉,“发现的时候人都硬了。”
“就剩这么个路都走不稳的老太太和一个不成丁的孙儿。”他脸上没了笑,连叹息都很轻。
作为一府的父母官,他又能做些什么呢?
竭尽全力, 也未必能让所有人都吃饱穿暖。
可还得去做。不做的话便一点希望都看不见了。
“顾郎君, 幸好你弄来了红薯。”况钟说着, 冲顾长安笑了起来,“今年只要能种下红薯, 等熬到秋收, 日子定然就能好过许多。”
“她家没了劳力, 又能怎么活?”白七低声问他。
“她家邻居是一路逃难来的,也算有些良心。愿意照顾着。她儿子留下的荒田,我做主也租赁给邻居家了。等到秋收邻居会给王老太租子。”况钟说道, “只要能熬过去就好了。”
小美短甩了甩尾巴。
它不喜欢这个回答。
况钟也在苦笑:“若她儿子尚在,又何苦要这般熬呢?也是一同逃难的邻居有良心。不然王老太家这种情况, 在村子里是最吃苦受累的。”
他也是苦过的人。知家贫之苦, 更知年幼丧母之痛。村里那些弯弯绕绕他都心中有数。
只是不熬又能有何办法?
“只能衙门里送点钱粮, 再等她孙儿长成, 日子也就好了。”
小美短眨了眨眼。
它突然问:“我哥哥也这样吗?”
“什么?”
“哥哥没了,哥哥的爸爸妈妈,也会被欺负吗?会吃不饱饭,要……熬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