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这般,齐敏不怀好意的道:“再喝点,多去撒几泡,万一再能碰到鹿茸啥的,咱们这趟可是发财了。”
李青文白了他一眼,放下碗筷,这天气如厕是真的很痛苦。
其中一个矮个子的,吃着吃着突然哭起来,“我爹娘一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多肉……”
一句话,许多人面色不由得沉重下来。
他们里面不少人跟李家日子差不多,紧巴巴的,这趟出来,顿顿有肉,吃的嘴巴流油,满足之余,自然就想起节衣缩食的过去以及遥远故乡的亲人。
他们这里有家里的顶梁柱,有的还没成亲,爹娘尚在,身在几千里之外,压抑在心中的思想之情此时便喷薄出来,不少人红了眼睛。
李茂群也很动容,他一丁点都不想家,而是觉得这趟走来真的辛苦,但也长了不少见识,还有就是——这里好像也没有传闻中那么不好,冷是真的冷,也有许多新奇的东西。
江淙静静的看着火堆,不知道在想什么。
李青文扯了扯他的袖子,“哥,你也想家了?”
江淙点头,从洪州出发到现在已经好几个月,虽然从前当差也鲜少在家,但那时候不论走多远都能回去,现在不一样,有可能埋骨边城,再也没法回家看一眼。
李青文也知道这个时候安慰没啥用,道:“要不写封家书吧,我给你捎回去,到时候你家回信,我再给你拿来。”
江淙一愣,一时不知道该为能写信回去高兴,还是为李青文还要再来而开心。
他还没说话,老孙凑过来了,“仔儿啊,这事我得厚着脸皮给你说说,你要给你哥捎信,能不能顺便也给我家送一封,我家离他家很近……”
更多的人围过来,七嘴八舌的道:“给我也送一封行不,我们离的也不远!”
看大家伙都挺激动的,李青文连忙道:“行啊,没事,都一起。”
蒋立平乐陶陶的道:“哎,咱们都是沾江淙的光啊。”
李青瑞道:“咱们也算是一起出生入死过了,送封家书又不是多大的事。”
因着这么一茬,刚才的思乡的悲伤氛围稍微淡了些,大家开始琢磨给家里信都写啥。
只有马永江闷闷不乐的,嘟囔道:“回又回不去,写信有啥用。”
旁边有人道:“你可以不写,这样还能轻便点。”
“我为啥不写!”马永江立刻道:“我爹娘不知道多想我,我得告诉他们我平安的到了地方,而且在这里吃好的喝好的。”
蒋立平蹲在李青文的身边没走,兴致勃勃的问道:“仔儿,你和你大哥从前去过洪州,在我们那呆了多久啊?”
不知道为啥,现在这些人都随着李青瑞他们叫李青文。
这事李青文还真记不太清了,李青瑞替他回道:“路上去了不少时日,在那呆了一个月有余,回去的路上碰到山匪,被江淙救了。他当时看我们实在挺苦,还要留银子做盘缠,我爹不肯要,他就悄悄塞给仔儿了。”
李青文可一点都不记得这茬了,“啊”了一声,看向江淙,“哥你还给我钱了!”
江淙拨弄着炭火,道:“没多少,就千八百文,我们当差吃住驿站,身上没甚钱。”
“一千六百三十一个铜板。”李青瑞可记得清清楚楚,道:“把那皮袋子塞的满满当当,走了好远了,我还纳闷,一开始那袋子还是扁的,咋到仔儿手里就是圆鼓鼓的……后来铜板从里面掉出来,我们才发觉。”
李青瑞同弟弟道:“仔儿,就是西屋窗台上的皮袋子,你从前还挺喜欢的,抓着都不乐意撒手。”
“原来是那个啊。”李青文了然。
“洪州好啊,山上都是绿的,野草都比我们那茂盛,树啊,花啊什么的都没见过。”李青瑞感慨道:“水还多,这一条河,那一滩水,不像我们那,下场雨都难。”
听人夸赞家乡,大家伙都高兴,嘴上还是谦虚道:“水多也不尽是好事,发洪水也很吓人,那个时候百姓和田都遭殃,比干旱强不了啥。”
“洪州水土养人啊,江淙你们个顶个都是好样的……”
“并州也出汉子……”
大家在相互吹捧中度过了一个高兴的夜晚。
第二天,李青文起的最早,天还不亮就被尿憋醒了,他火急火燎的穿衣服,江淙也跟着起来了。
经过漫长的冷风洗礼后,李青文发誓,以后再也不喝这么多汤!
虽然知道白灵芝没有想的那么贵重,但李茂群还是忍不住爬了一棵又一棵的树,最后大家要往里走了,他才依依不舍的下来。
入了林中,不敢走太深,所有人分成三波,向不同的方向寻去,李青文跟着江淙和大哥他们去了东边。
这个方向不止有白桦树,还有别的,倒伏的树木和枯树很多,树干上有密密麻麻的云芝,李茂群立刻举着铲子就上手,李青卓撑着口袋往里装。
江淙看着雪地上的小爪印,扶了扶帽子,道:“这附近有不少松鼠。”
李青文对带毛的东西都很感兴趣,立刻开始跟着江淙找松鼠。
俩人追踪了半天,没见到松鼠的影子,倒是找到好几个松鼠窝,江淙眯着眼往树上看了看,带上口袋就爬了上去。
这窝离地面不高,他上去后单手抓着树枝,另外一只手伸进洞里,抓着里面的东西就往袋子里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