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靼如今解决了温饱问题,不一定还有作战的士气,只要给他三个月的时间准备,他就能一举击败鞑靼。
这样的言论一出,群臣一惊,而庆帝心中也不太相信谢舒所言,可在这种时候,一个态度坚定的人更让人觉得信赖。
而庆帝虽然衰迈了,志气消退了很多,但也见不得能够接受被人侮辱。
最后庆帝还是同意了谢舒的提议,庆帝一面派人叫吕朔再细细商量谈判的细节,不能答应鞑靼的要求,一面则悄悄密召谢舒,还有今年新任的两位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商讨此事。
当天,商议完毕后,庆帝让谢舒主持这一切,至于其他两位尚书一点异议也没有,不约而同地将主导的位置让给了谢舒。
谈判又一次谈判......
鞑靼让步了几次,也察觉到庆朝的敷衍态度,于是给出最后的期限。
可吕朔也早已感觉到了庆帝态度的转变,现在所有的压力都来到了他这边。
在知道是谢舒所为后,吕朔对谢舒的忌惮和恨意已到了新的巅峰,他怎么也想不到,一条毒蛇潜伏在他的身边,他竟然不曾发现。
而现在吕朔更为担心的是,即便他以后真的回到了京城,但日后他还能像以前一样执掌大权吗?
他听说,他离开京城后,谢舒已经代替了他的位置,庆帝的寿表还有诗词都是由谢舒来写,他在朝中的人也都相继依附谢舒了。
他之前遭人弹劾,庆帝只是将奏折留中,等他回京之后呢?
而邵祯有着同样的顾虑,他和谢舒早已结下不解之仇,现在又更无望帝位,那么还不如一不做二不休......
另一边的京城,太子也坐立不安。
庆帝迟迟不给他确定的答复,反复无常的态度让太子这边的人一次又一次的希望落空。
而太子心中更为惶恐的是这次鞑靼意外得知的消息其实是他手下的人泄漏。
如果吕朔和邵祯顺利回京,将是一场腥风血雨。
如今能够面圣的又只有谢舒,也许谢舒知道父皇的心意,但谢舒始终不曾回复。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太子终于在身边人的劝说中下定了决心。
父皇啊父皇,这是你逼我的。
这一晚,庆帝从龙床上被人从梦中摇醒,耳边传来卫卿童慌乱的呼喊,陛下,紫禁城被围住了!
庆帝大惊失色,赶紧叫人护驾,来的是刘强和一众内监。
庆帝才知道他的太子竟打算要逼宫,这对年迈的庆帝来说,实在是一个刺激。
庆帝看着窗外的灯火越来越近,心中越发颓然起来。
此时还有谁来得及阻挡呢?
京都护卫军驻扎在城外,太子既然早有准备,一定会封锁全城,而三皇子邵祯率领的精兵还远在河西,来不及回来。
好在刘强率领的内监拼死抵住宫门,不至于让溃败来得这么快。
时间过得是那么的漫长,天依旧没亮,庆帝一边做好体面的准备,拿出传国玉玺,一边心中还是生出盼望。
他想,这一晚上总有人能发觉不对吧!
三更的时候,内宫的城门被人推倒了。
但来的不止有太子的人,还有带领京都护卫军的谢舒。
这三个月谢舒改进的军备有了不少的成效,他新建的神机营每人都分发了火器,远不是普通军队可以抵挡的。
太子的宫变失败了,不等庆帝发落,他已畏罪自杀。
看着太子的尸体,庆帝一病不起,心中到底是怎样的痛悔已不得而知,但庆帝并没有因为太子的死去打算罢手。
一定要彻查!彻查!
庆帝让谢舒依旧封锁全城,守住京城九门以及南北要害,没有得到他的旨意前,谁都不准进出,宫外一条消息也不能传出去。
到底是谁教唆的太子呢?都要付出代价。
这场宫禁整整持续了七日,在封闭的京城里,大臣们如同笼中待宰的羔羊。
但每个人都清楚了,此时决定他们命运的不是在病中意识不清的庆帝,而是谢舒。
远在千里之外,正在密谋如何夺得皇位的邵祯也得知了太子逼宫的事情。
邵祯先是愤怒,接着大喜。
天赐良机啊,他正好可以借着清君侧的大旗回京了。
但吕朔却心有顾虑。
在吕朔看来,太子是一个仁厚到懦弱的人,他能下定决心逼宫,到底是到了怎样的绝境?
可庆帝还未做出要将皇位传给邵祯的决定,是谁在背后推动了这一切,还是说,这只是一个假消息?
但吕朔的劝说已无法熄灭邵祯的心火。
邵祯决意要带着大军回京,在路途中的时候,京城一直封禁的消息传来,一切都得到了证实。
邵祯让大军加快行军速度,他要尽早赶回京城。
终于离京城只有百里了,邵祯让人驻扎在外,想探听更多的消息。
庆帝这几日因病昏昏沉沉,此时,听到谢舒有事禀报,还是强打着精神坐起。
却不料听到了一个晴天霹雳的噩耗,谢舒说,三皇子邵祯没有上报,便私自带着大军回京,已兵临城下了。
岂有此事?
庆帝心中觉得里面还有些内情,可这个时候,由不得任何的差错,连太子为了皇位都能逼宫,那么三皇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