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5页
    清见主持瞥了恒真僧人一眼,又顺着恒真僧人的目光去看净涪,到底没看出什么问题来,便暗自往恒真僧人那边递话道,祖师?
    他虽没多说,可单单这一个称呼,便已足够恒真僧人回神并领悟清见主持的意思了。
    恒真僧人好不容易才将目光从净涪那边转开,但他对上清见主持眼睛的时候,还是禁不住烦躁恼恨。
    世界之子。
    到底已经达成了共识,这等程度的情报,恒真僧人不可能压下,还是得跟清见主持说一声。
    清见主持有些不明白,又去细看净涪,还是只看得见他眉心印堂处那几乎已经凝成实质的金婆罗花,再没有其他的发现。
    恒真僧人强压下心底的种种杂念,暗自传音,将自己所知道的关于世界之子的信息与清见主持细说了一遍。
    清见主持也禁不住倒抽了一口冷气。
    祖师的意思是......他暗自传音过去,问道,净涪还是备受世界眷顾与宠爱的世界之子?
    一个完全执掌禅宗法统的世界之子?!
    真要是这样,那景浩界佛门中,就必定会有禅宗一脉的一席之地。那他们天静寺......
    恒真僧人的脸色仍然很难看,但他再看看清见主持,却还是安抚他道,别担心,世界之子也仅仅只是他一人而已,妙音寺根基薄弱,净涪是个聪明人,他不会做揠苗助长的事情。更何况,以他的资质和野心,又能在这个世界停留多久?
    清见主持听得这话,脸色才好看了一点。可在同时,他又更坚定了心思。
    今日这一场水陆道场结束之后,我们就该回去了。祖师,您出来也有一段时间了,不如先回寺里休息一阵吧?
    与其说请他回天静寺去休息,还不如说是请他回天静寺中再好好商议日后的行事,再让他助他一把,让他真正收拢住天静寺里的各脉力量。
    恒真僧人心知肚明,却没有拒绝。
    我也很久没有回天静寺了,也确实有些想念天静寺里的藏经阁......
    清见主持听得,脸色和缓了许多,又自与恒真僧人传话道,天静寺不回拒绝祖师。只是不知道祖师介不介意有人在旁边打扰?
    他们说话间,净涪那边已经走完了一套流程,真正地站在妙音寺这祖师堂中央。
    也就是净涪等三人站定的这一会儿,这祖师堂内外各处高低起伏的法音尽皆停下。一时之间,整一个妙音寺祖师堂安静得只有堂中油灯噼啪作响的声音。
    净涪立在中央,手上托着那一幅卷轴,眉心一朵金婆罗花凝实清晰。
    堂中所有人尽皆看着他,看着他眉心印堂处。
    但这会儿,其实真正站出来的却不该是净涪。
    净音看了看清源方丈,又看向清笃大和尚。
    净涪也偏了目光过去,望定站在身侧供案旁的清笃大和尚。
    清笃大和尚本正凝视着净涪眉心印堂处的那一朵金婆罗花出神,这一回被这些目光一看,当即回过神来。
    也幸好清笃大和尚确实灵敏,方才那一点小岔子没耽误去多少时间,仪式很顺利地继续下去。
    清笃大和尚出列,先转身对堂中供奉着的诸位祖师拜得一拜,才又转过身来,挺直胸膛,沉声唱起祝祭文。
    诸位同参,祖师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吾妙音寺一脉,每年......
    清笃大和尚先追溯了一遍妙音寺法脉,述说昔日妙音寺立寺修法的艰辛,再简述了一遍妙音寺的禅宗法理。
    这一篇祭文,听得妙音寺上下弟子眼眶发红,神情激荡,也听得一旁观礼的妙潭寺、妙定寺、妙理寺、妙空寺、妙安寺五寺方丈心潮涌动。
    在天静寺的镇压下,艰难的何止是妙音寺,他们也是一般的砥砺前行。如今听清笃大和尚这一篇追古思今的祝祭文,他们也不免回想起了最初。
    就连一旁的清见、净栋这些天静寺的佛修,也不免为之触动。
    当然,也仅仅只是触动而已。法脉传承之争,实在由不得他们轻忽。
    作者有话要说:  好了,各位亲们晚安。
    感谢在2019-11-15 23:59:05~2019-11-17 00:21:0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shu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Adler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9章
    妙音寺这祖师堂里满满当当的佛弟子,唯独恒真僧人,此刻脸色忽青忽红的,都不知是羞是恨。
    这篇祝祭文说完妙音寺历代先辈筚路蓝缕的传法过程,才将话头一转,提到净涪。
    ......及至当代,乃有弟子净涪出世,得世尊释迦牟尼亲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为妙音寺法脉传承根本经典,方真正立下妙音寺禅宗法脉传承根基。又至......弟子净涪于南海普陀山上听经说法,得遇法脉先辈阿难尊者,方知我禅宗初代祖师迦叶尊者之名......
    这篇祭文还将净涪得到迦叶尊者卷轴的事情简单地说了一遍。虽然这其中缘由早已在妙音寺上下来回传了即便,妙音寺中诸佛弟子无一不知,但此刻由清笃大和尚写在祝祭文中,又在妙音寺祖师堂中高声唱告于妙音寺诸位祖师时,妙音寺上下,哪怕是年岁最小的小沙弥,也仍然听得津津有味,与有荣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