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页
    当然,位置最好的汴河大街,南牌坊大街,朱雀大街及东西角楼街等摊位皆紧密而列,几无空位。
    沈怜雪原也想过,她此时道:“先在甜水巷口试试,若生意尚可,再挪不迟。”
    甜水巷住户繁多,且通汴河大街,往来行人络绎不绝,自是不错的选择。
    李丽颜见她平日里一声不吭,总是瑟缩胆怯,但心里还是有成算,便也松了口气。
    说着话,就回到了余七郎茶坊,李丽颜同沈怜雪道别,自去忙了。
    沈怜雪领着女儿,一路往家去。
    沈如意这才说:“娘,若是咱们开游摊,我要跟娘一起忙,我来吆喝生意。”
    她知道母亲不是故意这般瑟缩,她是打心底里害怕,自己也无法控制,她人小嘴笨,不知这样的病症要如何医治,只能自己努力让母亲觉得心安。
    游摊并不比在茶坊做茶娘子轻松,可最起码的,沈怜雪面前摆设的是灶炉铁锅,不用直接面对客人,能让她舒心。
    沈怜雪听到女儿的话,苍白的脸上闪过些许笑意。
    她低头看了看女儿,给她正了正双丫髻上的绢花,柔声说:“好,娘就靠团团吆喝生意了。”
    这一会儿的工夫,金乌已高悬天际,灿灿阳光照着热闹繁荣的汴京城,暖融融的阳光照在身上,耳边是络绎不绝的叫卖声。
    汴京的每一日都是这般。
    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这条河,这座城,养育了二十万户,养活了许多凡俗百姓。
    母女两个贴着人少的地方走,不多时就回到了甜水巷口。
    孙九娘在甜水巷口的屋楼一层有三间铺面,最靠近巷子口的那一间租给了炙烤脚店,这家人很是懒散,每日只午时才开张,整个早晨都是歇市的。
    不过他家的酱料味道好,烤肉又嫩又香,每日从午时开始要一直忙到三更,是整条巷子生意最好的脚店。
    沈怜雪没定炉子,她是想来这家店试一试。
    她们回来的时候,刘二娘炙烤铺子刚开门,一家人都坐在铺子里腌制烤肉,准备食材。
    这家店叫刘二娘炙烤,可真正经营的却是刘二娘的长子,刘二娘如今已是五十老妪,不怎么管铺面的事,只专心调制烤肉酱料。
    沈怜雪同刘家是认识的,因为熟悉,所以她不会有面对生人那般瑟缩,只依旧不太大方利落罢了。
    她站在门口,也不进去,只道:“二婶娘,我有些事想问。”
    刘二娘不管事,不意味她不是家主。
    刘二娘正麻利地切茄子,闻言抬起头,眯起眼睛看了沈怜雪一会儿,才放下手里的菜刀。
    “沈娘子,”刘二娘在围裙上擦手,慢悠悠来到门口,“何事?”
    她已经老了,因多年的操劳,脸上已经有了斑驳的痕迹,鬓发早就半百,却整齐束在靛蓝素色包巾里,看起来很是干净整洁。
    “二婶娘,我想问问,”沈怜雪深吸口气,努力让自己说的话声音平稳,“我想问问,您家的锅灶可否在五更到巳时租给我,我只租一个小的,木炭自备。”
    这生意到底能不能做起来还不一定,一个带推车的锅灶怎么也要一贯半钱,沈怜雪手里没这么多钱,只能租借。
    刘二娘倒是没想到,这个一声不吭的病弱小娘子居然也想要做买卖营生。
    她眯着略显浑浊的眼儿,上下打量沈怜雪,最后看向她牵着的小丫头。
    沈如意仰着头,努力鼓着那张小圆脸,冲刘二娘讨好地笑。
    孤儿寡母,生活不易。
    反正沈怜雪给钱,锅灶闲着也是闲着,刘二娘便也没怎么刁难,只说:“你自己取用,得按时还回来,若是坏了,你要出钱修。”
    沈怜雪点头:“好。”
    她在等刘二娘给个价。
    刘二娘也不废话,直接道:“一日租金二十文,按日结。”
    这是市价,沈怜雪就点头:“好,多谢婶娘。”
    如此说完,刘二娘就要回去铺子,沈怜雪又叫住她:“二婶娘,我还有个事。”
    刘二娘扭过头:“快说,我忙。”
    沈怜雪脸上略有些涨红,却还是道:“我知道每日清晨刘大哥和大嫂都要去甜水巷小码头取菜,能不能顺便帮我一起定菜取回,我多给五文。”
    炙烤店要用的肉蛋蔬菜不少,每日清晨,刘大郎夫妻两个都要去甜水巷前不远处的边和小码头取菜,沿着汴河的商铺,每日都是从货船上取货,省事又便捷。
    沈怜雪若是自己去采买蛋菜,费事费力不说,她也没有可以运送的独轮车,进价可能还更高,她这是豁出去自己的脸皮,硬跟着刘家蹭便宜价。
    这一次,刘二娘抬起眼皮,认真看向她。
    一贯话少腼腆的孤身女子,这两年住进甜水巷从不外出,她一个人养育女儿,很不容易,四周邻里好心的都有帮扶。
    但她却从不肯离开这里,甚至不同生人多说一句话。
    刘二娘以为她就要同冬日里的鲜花,逐渐枯萎在寒风里,却没想到,她不是春花,却是凌寒独自开的腊梅。
    她要做买卖,就把所有事情仔仔细细安排好,进最大努力,舍弃所的脸面,也想把摊子做起来。
    刘二娘那张严肃的都是皱纹的老脸上,难得勾起一抹微笑。
    她说:“你寻我媳妇去,她知道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