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若真是这样,此时没有消息倒是最好的消息了。
戚繁音哦了声,人木木的,半晌才自言自语说:“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李恪看了看天色,问她:“你是不是还没有吃饭?”
戚繁音摇摇头:“孩子丢了,王妃又病着,我什么胃口也没有。”
她的眼泪大颗大颗滚落下来,李恪瞧着心里极为不好受:“你别哭了,先吃些饭,待会儿我再带一拨人到城里去找他们、
戚繁音垂着眼,慢慢颔首:“好,你现在就去。”
李恪点点头,叫来侍女,让她们给戚繁音准备些清粥小菜,让她先垫垫肚子:“我先去了,你一定要好好吃饭,晚些时候他们回来了还要你料理。”
戚繁音心酸难忍,低头掖了掖泪道:“我明白的,天黑了你当心些。”
李恪朝她挤出一抹笑,点了数十护院,亲自牵了马上街去找、
他知道戚繁音这会儿很脆弱,需要人陪着宽心,但他更知道,比起留在宅子里陪她,她更希望他能把两个孩子找到,带到她面前。
李恪这一去便是整整一宿。
院子里到处点着灯笼,整个益王府亮如白昼,园子里的护卫还在点着等笼找人。
其实戚繁音心里也知道,人多半是不在园子里了,否则怎么会这会儿还没找到。所有的院落都找了,就连池塘都使人捞了好几遍,却是半点踪迹也无。
戚繁音站在空空的院子里,莫名觉得初夏的天冷得这样厉害,冷得自己浑身都在颤抖。
孩子们到底去了哪里?离了阿娘,会哭成什么样子?
戚繁音的悲伤不能让王妃看到,她晕了好几次,醒过来就痛哭。她自责得厉害,总觉得是自己疏于防范,才让孩子从眼皮子底下不见了。戚繁音道院里去看她,尽量装出平常的样子,温声说:“您早些歇着吧,已经通知各处了,有他们帮忙找人,想必要不了多久就有消息。你要养足精神,等孩子找到了,才有气力料理他们。”
王妃听了点头,让侍女扶着躺下,却不忘嘱咐她:“我不中用,这时候全赖你坐镇中枢,你赶紧也歇着吧,别累垮了,你再要一垮,我就愈发没有主张了。”
戚繁音道好:“我再等会儿,要是没有消息我也去睡了。”
从王妃院子里走出来,她脚下虚浮着,回到她在王府小住的院子里,坐在梳妆镜前也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青宜端来热水给她洗漱,看到她肚子坐在那里抹眼泪,心里便涌出莫大的酸楚来,细声安慰她说:“姑娘别哭了,小公子和姑娘吉人自有天相,定会没事的。”
戚繁音觉得身上太冷,摸到床上拥被坐着。她慢慢点头,但是说不担心,哪里能不担心。因着怀着他的时候吃过堕胎药的关系,他身子骨一直很弱,这也是为什么小时候没把他带在身边的原因,养在王府,有王妃仔细调养,他养得很好。若是带在身边,她未必能照料得这么细致周到。
再想想,这些年自己对他也不够尽心。一则是因为看到他,她总会想起顾衡,倒不是说他不好,而是他实在太好,好得即使分开,也让人长长久久地惦念,惦念多了心里容易生妄想;二则也是她真的太忙,经营一家书院,比掌一个大家还要难,耗费了她许多的精力。
她觉着自己作为一个母亲,实在太疏忽。疏忽得不知道孩子是怎么长大。
这么一通胡思乱想,越想越心焦,心焦之后便是长长久久的自责,自责自己是个不负责任的母亲。
“年年,你究竟去了什么地方?”她喃喃自语,忽然想到之前有人说益州城外有一座老君祠,问卦很灵。便生了心思想去求问一卦。
刚说了,青宜就把她摁回被子里了:“就算是要去老君祠问卦,也得天亮了再去好不好?你歇息下,明儿早上一早我叫你去。”
算是把人劝得不连夜去了,只刚坐下又生了别的主意:“把问神的器皿物什准备好,祭祀牺牲、法器,明儿一早我就沐浴焚香,到老君祠去请卦。”
青宜只好又急急忙忙张罗准备东西。
忙到半夜终于把东西备好,有了挂念,有了寄托,心里稍稍踏实了些。准备好一切,她人疲乏得厉害,歪在榻上阖了一会儿眼。
歪了没一会儿,她就醒了。她很少和年年一起过夜,记得上回他们一起睡还是去年冬天,李恪带两个孩子到书院去找她,那天下了大雪,晚上回王府不便,他们宿在书院。两个小家伙是那么开心,钻在被窝里一声声唤她“阿娘”,早上醒来,年年和她脸对着脸,她问他在看什么,小家伙捧着她的脸重重亲了一口:“阿娘真好看。”
他稚嫩的声音犹在耳畔,想到他们俩现在半点消息也没有,一时懵懵的,巨大的悲伤笼罩住了她,她抬起手,捂住脸庞。
虔诚沐浴焚香后,她便去查看侍女收拾的东西,一样样检查,待东西都收拾齐当了,就教人套了马车,准备去老君祠。
他们出发的时候天还没有亮,到了城门口果然看到兵马司的人还在严查过往车辆,她挑起车帘四下张望,心里空空发冷。护院到前头递牌子,兵马司的人见是益王府的人,便先勘验了身份,令人打开城门,放他们先行。
此时城门等的人发出牢骚,不满道:“我们都等了大半宿了,还不放我们出去,凭什么让他们先走?”
--